 |
|
王加加:好好画 |
作品涵盖绘画、雕塑与装置,横跨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一至三层,以及楼梯间为场域的互动现场,展现艺术家近年的重要尝试与阶段性转向。
展览名“好好画”源自王加加尝试探索多种媒介和实验性手法之初父亲的一句“你为什么不能好好画?”被王加加反转为展名。艺术家以“家训”为引,折返于个人记忆与当下实践之间,既回望过往,也试图在新的语境中打开图像的可能性。
王加加把3D打印、金属、石材、树脂与现成物拼接进绘画的语域,雕塑作品在体量与质地上回应画面的线性张力,而不同媒介的碰撞让作品在视觉之外获得触感与声音的可能性。这样的跨媒介实践使得“好好画”也成为一次关于材料、工艺与日常行为的现场论述。
“楼梯间项目”的安排颇为特别:王加加将楼梯间布置为一间小型麻将馆,把艺术从白盒子引回城市的日常生活,将成都的城市性格提炼为一场关于互动与参与的现场实践——听见洗牌声与碰牌声,艺术与公共变得贴身而真实。
正如展览在空间中安排... |
 |
|
黄宇兴 2025 |
开幕时间:2025-09-16 16:00
策展人:杨鉴策展人:杨鉴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宣布,将于2025年9月16日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总部推出年度大展“黄宇兴2025”。本次展览是艺术家黄宇兴继2014年后首次在国内呈现的画廊个展,也是艺术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画廊个展。三十余件参展作品均为第一次亮相,其中不乏重要的巨幅创作与系列组画。此外,多个全新创作系列也借由本次展览首次发布。蜂巢北京总部将以四个展厅的规模,展示这个备受关注的大型个展。
作为中国最具讨论度与关注度的艺术家之一,2023年由上海龙美术馆主办、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协办的大型个展“穹宇之下:黄宇兴,系统性梳理了艺术家的创作脉络,首次较为完整地展示了黄宇兴的个人艺术史。尤其对应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艺术家身份以及独立个体,如何回应时代的诉求、完成自我表达与解放,充分凸显了艺术家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基于这个前提与背... |
 |
|
让她降落 |
策展人:富源、张震中
阿那亚艺术中心荣幸宣布将于2025年9月呈现由客座策展人富源和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策划的群展“让她降落”,以及韩国视觉研究乐队ikkibawiKrrr在中国的首场美术馆个展“谁忘了村庄”(Who Forgot the Village)。
群展“让她降落”将展出18位国内外艺术家的39件绘画、影像、雕塑、声音和装置作品,其中17件为全新委任创作。此外,展览还将特别呈现一批策展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搜集和整理的文献档案。
孟姜女传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逾两千年的演变中流传于中国各地,尤以秦皇岛为胜。“为爱远行,哭夫崩城”的孟姜女在民间口耳相传,并经由戏曲、唱本、民俗与仪式被不断演绎,承载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情感寄托,持续地参与对秩序与伦理的想象和建构。
此次展览邀请来自国内及亚洲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回应这一传说,尝试将孟姜女从经典化读法中解放出来,打开其开放、多义... |
 |
|
ikkibawiKrrr:谁忘了村庄 |
阿那亚艺术中心荣幸宣布将于2025年9月呈现由客座策展人富源和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策划的群展“让她降落”,以及韩国视觉研究乐队ikkibawiKrrr在中国的首场美术馆个展“谁忘了村庄”(Who Forgot the Village)。
ikkibawiKrrr的个展“谁忘了村庄”将展出阿那亚艺术中心与国立亚洲文化中心(光州)和 M+(香港)共同委任的同名影像作品《谁忘了村庄》(2025)及一系列全新的纸本和雕塑作品。
ikkibawiKrrr的名称由韩语中的苔藓(ikki)、岩石(bawi)和表示滚动的拟声词“krrr”组成。其实践如苔藓般由幽微处逐渐向环境中拓展,并使边界层变厚。这成为他们实践的关键——延伸至项目之外,并扩展生活与艺术的边界。
ikkibawiKrrr为此次项目去到了首尔郊区的村庄,以及日本京都、中国延边和秦皇岛的朝鲜族村进行拍摄、创作。以这些和艺术家说着同一种语言的群体为起点,他们... |
 |
|
棱镜:托尼·布朗的未来之诗 |
开幕时间:2025-09-20 15:30-17:00
策展人:俞可
K空间荣幸地宣布:将于2025年9月20日至2025年11月23日举办托尼·布朗个展『棱镜:托尼·布朗的未来之诗』。本展览由俞可担任策展人,杨凯担任出品人。
|
 |
|
生成之境——王朝刚作品展 |
学术主持:庞茂琨
策展人:段少锋
出品人:杨肖蓉
开幕:2025.09.14 PM 3:00
策展札记
王朝刚:生成之境
王朝刚的绘画为我们提供了对世界的不同观看与理解角度:既有对磅礴山水的远望,也有对丛林万物的近观,更有对花鸟虫鱼的近距离微观凝视。在表达不同的自然之境时,艺术家仿佛拥有“七十二变”的视野:他时而如翱翔于大地之上的雄鹰,以敏锐的视觉捕捉山水的瞬息,飞瀑奔涌向前,遒劲有力,焕发出澎湃的生命色彩;时而如穿梭于林梢与云深处的云雀,窥见幽秘林泉中蕴藏的丰盛信息;时而又如驻足花枝的夜莺,沉醉于绽放的生命气息与浓郁色彩之中。观看王朝刚的画作,犹如一场生命的奇遇——顺大河奔流,飞瀑直下,深入丛林,最终归于人间烟火。从天地宏大的生命力,到丛林世界的生机,再到生活空间中一束花的微光,艺术家在无形中引领观众完成了一次从... |
 |
|
心象叠影——罗小珊、沈春妮双个展 |
开幕时间:2025.9.10 15:00
承办单位:杭州上城区美术家协会
前 言
当两位创作者的目光在同一空间交汇,艺术便开启了一场跨越个体的无声对话。罗小珊与沈春妮相遇是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园里——罗小珊入学一年级时,沈春妮已是三年级的学姐,共同的美院求学经历,为她们的艺术轨迹埋下了同源的伏笔。
沈春妮的作品以工笔见长,她以细腻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人物与景致的精微之妙。她的画面中,每一道线条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灵动而不失严谨;每一片色彩都细腻如丝,却又透着现代感的光泽。罗小珊则更强调笔墨的运用,她的作品在写意的挥洒中,展现出中国画的传统韵味。她用笔果断而灵动,以写意的方式捕捉人物的神韵与情感,笔墨之间尽显写意的洒脱与真挚。
尽管她们的艺术风格各有侧重,但都坚信工笔与写意不应彼此割裂,而应互相交融。沈春妮在工笔的细腻中融入了写意的灵动,使... |
 |
|
鱼之乐——周京新水墨写鱼作品专题展 |
前 言
水之为物,至柔至刚,墨之为象,至简至深。鱼游其间,得大自在。
周京新先生笔下的游鱼,非止于形似,更臻于神遇。墨韵流淌间,庄子与惠子濠梁之上的千古之辩,已然化作笔底波澜。此次"鱼之乐"水墨写鱼作品专题展于南通现代美术馆展出,别具深意——这里不仅是先生的祖籍故里,更是其艺术精神的文化原乡。先生与南通现代美术馆渊源殊深,他既是馆长的授业恩师,更以遒劲笔力为美术馆题写馆名,墨韵书香间延续着师道传承的艺术佳话。
先生笔底写鱼,深得中国水墨写意精神之三昧。其笔法看似恣意挥洒,实则法度谨严,每一抹淡墨的晕染,每一道枯笔的飞白,皆经过千锤百炼而后得。画家以书入画,笔尖的提按转折宛若游龙,在宣纸上留下生命的轨迹。浓淡干湿焦,五色之墨在他手中幻化出无限层次,清水与墨色的交融碰撞,恰似鱼儿在水中自在穿梭时搅动的缕缕清波,更与南通这座江海之城的水韵气质遥相呼应。
更为难得者,是先生突破... |
 |
|
水图——车建全个展 |
东京画廊+BTAP(北京)将于2025年9月13日-11月1日举办艺术家车建全个展——《水图》。
展览以两组扎根于地理与历史的影像作品《亭》与《水图》为核心,通过水的万千姿态,串联起庐山与金门两地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并以此向南宋画家马远笔下的经典《水图》致敬。展览以沉静的影像语言,探索水作为时间载体与历史见证者的深邃意涵,引发观众对自然、人文与记忆的思考。通过水的凝视,回望那些地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流转,在广袤地图上,勾勒出一个微小坐标背后广阔的想象空间。水,是画面的主角,也是时间无声的见证者。
《亭》系列始于2003年,持续记录庐山如琴湖心一座被云雾环绕的亭子。此地不仅是白居易晚年隐居的梦想之地,湖底更沉睡着东晋大林寺的遗迹——这座曾在中国佛教史举足轻重的古刹,如今仅存于水波的倒影与文献的只字片语中。艺术家以镜头捕捉湖水微澜下的时光沉积,将文人诗意与古今现场交织成一部“水的史诗”。
《水图》系列则面朝厦金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