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苏萨娜·桑斯·希梅内斯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西班牙驻华使馆文化处将于2025年9月13日至10月19日呈现电影创作者与录像艺术家于德鹏的个展《出山》。艺术家通过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将电影化的叙事氛围与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相融合,探索身份在记忆与现实之间的游移与重构。他的摄影与影像创作以自然景观为主要载体,在东西方美学之间构建起跨文化的对话。
艺术家于德鹏及策展人苏萨娜·桑斯·希梅内斯将于9月13日莅临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幕现场,为公众进行导览。西班牙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胡安沐先生将出席开幕式。开幕当日,三影堂将邀请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董冰峰,与艺术家和策展人展开一场关于“影像地域性与流动性”的对谈。
展览前言
《出山》
于德鹏是⼀位融合东西方文化影响的电影创作者与录像艺术家,属于在西班⽛生活与创作的华裔艺术家一代。⾃2006年以来,他活跃在动态影像和摄影的创作领域,不断探索视觉语言的表达。他的作品曾在西班⽛马德⾥国家⼈类学博物馆、葡萄⽛⾥斯本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巴塞罗那圣莫尼卡艺术中心和马德⾥屠宰场艺术中心等知名机构展出。
在其摄影系列《怀旧》(2019–2022)和《雾》(2021)中,于德鹏通过记忆、⽩⽇梦和地域的空旷感,探讨⾝份的重构。这些摄影作品游走于艺术表现与客观纪实之间,他既使用了现代数码相机,也结合早期胶片相机拍摄的影像。受电影背景的影响,他的作品氛围中流露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导演电影风格的深邃与诗意,与其著名影⽚《怀旧》形成意境上的呼应。
作品《雾》中的迷雾也散发出传统中国⼭⽔画的韵味——这是于德鹏⾃幼学习的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雾不仅作为⼀种⼤⽓元素存在,更是⼀种诗意的象征,有时这种雾⽓甚⾄对观者来说是“隐形”的。它象征着我们个⼈和⽂化中与雾相关的多种感受:孤独、寒冷、失落与神秘……
于德鹏的风景摄影也为其动态影像项⽬提供了创作基底,如多通道装置作品《天圆地⽅》。该名称源⾃中国古代⽤以描述天地的宇宙观——这一观念上百年来影响着中国艺术对自然的表现。通过这件沉浸式影像装置,于德鹏将展览空间“转化”为⼀幅流动的⼭⽔画卷。作品虽取景于马德⾥北部的山峦溪涧,但艺术家的⽬光却始终追寻着故乡中国的记忆,并以传统中国⽂化审美为⽀柱。由此,一场意料之外的对话在中国和西班牙之间展开。
此次展览不仅标志着艺术家在西班⽛发展艺术事业后具有象征意义的回归,也深化了两国之间的文化纽带。
● 文_苏萨娜·桑斯·希梅内斯
艺术家:于德鹏,出⽣于中国,电影导演,跨界影像艺术家。⾃幼学习绘画,先后中国,欧洲学习电影与艺术,并通过在欧洲多个国家城市的学习与驻留研究,拓展了他的艺术与学术训练。他的艺术创作因其对环境可持续性问题的创新性探索⽽⼴受认可,作品常常汲取中国传统⽂化的灵感,营造出⿎励内省与对话的沉浸式体验。
在过去⼗年中,于德鹏的作品在国内外多个重要电影节与美术馆展览中展出,特别是在西班⽛,赢得了评论界和公众的⼀致好评。
策展人:苏萨娜·桑斯·希梅内斯(1981年⽣于马德⾥)拥有马德⾥康普顿斯⼤学(UCM)当代艺术史博⼠学位,并在北京清华⼤学获得艺术理论硕⼠学位。
她曾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工作,并于2010年获得ICO基⾦会奖学⾦,在北京⼤学学习中国文化,随后在该市展开了长达⼗年的职业发展。她曾任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化协调员,并于2013⾄ 2015年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CAFA)西班⽛艺术史客座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