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研学携手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开展广告学专业产教融合访企拓岗活动 |
7月11日,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适应新时代行业发展需求,陕西研学旅行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与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联合开展的广告学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访企拓岗活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通过文化考察、技术分享、专业研讨及实践基地建设等环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了新平台。
陕西研学旅行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海旭、副总经理李艳武、人力资源主任... |
讲述20年文化建设故事 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展开幕 |
展出作品《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林波 摄
打造世界动漫舞台,建设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象山影视城,“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街区……7月15日,在浙江展览馆,一幅幅讲述浙江20年文化建设故事的艺术作品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当日,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览(... |
“艮其背·回眸汉字”书法展在北京举办 |
学术交流会暨展览开幕现场。 主办方供图
“文字、文明与书教——汉字与人文功夫的养成”学术交流会日前在京举办,“艮其背·回眸汉字”黄波汉字字根形意书法展也同期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金石甲骨学家黄波创作的90余幅字根作品及其他40余幅作品。黄波以甲骨文“艮”字为灵感,溯源字根本意,贯通字族,系统构建并展示“字根-字族”形意演化体系。
... |
两大艺术展“登陆”山东美术馆 尽显中国画多元魅力 |
在简约现代的展厅内,一侧是精微传神、“工写结合”的花鸟画,另一侧是粗犷野逸、“社火”主题鲜明的人物画……
7月15日,山东美术馆开启“工写之间——贾广健艺术展”“民间表现主义——王辅民艺术展”两大展览,展出贾广健、王辅民两位艺术家240余件精品佳作。观众穿梭其间,一览中国画多元魅力。
“本次展览重点呈现了我创作的工笔花鸟、没骨花卉、写意花... |
云南省博物馆暑期“上新” 470件文物展云南30余年考古成果 |
7月15日,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带字简牍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李嘉娴 摄
15日,云南省博物馆原创大展“从西南夷到益州郡——战国秦汉时期的云南”正式开展,约470件(套)文物展出,超过40%为首次公开,汇聚云南30余年来的重要考古成果。
本次展览展出文物中,珍贵文物超过300件,为云南省博物馆珍贵文物展出数量... |
从时间与记忆的视角分析蓝晒工艺的艺术实践 |
【摘 要】蓝晒工艺化学反应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其物质与光影的互动则是对记忆的重构表现,使这一传统工艺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焕发新活力。本文从时间与记忆角度剖析蓝晒工艺的艺术实践案例。
【关键词】蓝晒工艺;时间;记忆;艺术实践
时间流逝——化学反应的隐喻
蓝晒工艺又叫做铁氰酸盐(铁-普鲁士... |
木上梵音——惠安木雕与潮州木雕的文化传承 |
走进闽南与潮汕的古寺深院,总能与那些藏在梁枋斗拱间的木雕相遇。今年初夏,笔者实地探访了泉州、潮州、梅州等地的古建筑遗存。惠安木雕与潮州木雕,这两种承载着千年技艺的艺术形式,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在岁月里镌刻下信仰的图腾。
在泉州开元寺,惠安木雕以质朴而庄重的姿态,默默地诉说着佛国故事。在惠安木雕用刀技法方面,工匠们用细腻的平刀技法,将释迦牟尼成道的瞬间凝... |
翰墨润心田:一位群众文化服务者的日常纪实 |
书画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珍品,而是浸润大众生活的文化清泉。入职以来,笔者参与策划了8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见证了传统文化以鲜活姿态融入当代生活的全过程。笔者通过对这段经历的记录,完成了这篇报告文学作品。
展览为窗:打开书画艺术之门
策划书画艺术展览是开展文化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式。从确定展览主题,到征集与筛选作品,再到设计与布置展厅,...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摄影教师的教学革新之路 |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AI技术的发展深刻重塑了摄影的技术边界与美学范式。高校摄影教育作为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这种态势下,高校摄影教师只有积极正视并主动拥抱变革,才能切实满足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摄影教师;教学革新;提升路径
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