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翰墨润心田:一位群众文化服务者的日常纪实
    2025年07月16日 大河美术报 责任编辑:静愚 热度:0  

        书画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珍品,而是浸润大众生活的文化清泉。入职以来,笔者参与策划了8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见证了传统文化以鲜活姿态融入当代生活的全过程。笔者通过对这段经历的记录,完成了这篇报告文学作品。

        展览为窗:打开书画艺术之门

        策划书画艺术展览是开展文化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式。从确定展览主题,到征集与筛选作品,再到设计与布置展厅,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我们对这份工作的热忱。

        我们在举办书画艺术展览时,需要深入挖掘展览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书画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以2023年底策划的“暖——楚卫红水墨作品展”为例,在举办这个展览的过程中,我们专程拜访了楚卫红老师及其画家友人,聆听其创作故事,深刻感受到其作品温暖质朴、生动传神的特质。令人惊叹的是,这位毫无绘画基础的退休职工,竟能创作出如此独具特色、充满趣味的书画作品。我们将这些动人故事整理成文字资料,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涵。

        在全国名家写生作品展上,一位老者在一幅描绘邢台旧城风貌的画作前驻足许久,动情地说:“我家以前就住在这儿,看着真亲切。”这一幕让我深切领悟到群众文化服务不仅需要向大众呈现艺术之美,还肩负着守护集体记忆、延续文化根脉的使命。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我们以艺术为网,打捞那些渐行渐远的市井生活图景,将消逝中的生活史诗转化为可感知的温度,让共同的文化基因在代际传递中永葆生机。

        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对如何面向群众开展文化服务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体悟。因此,在举办书画艺术展览的过程中,我们会策划推出漆扇制作、版画体验等一系列书画互动项目,并配套开展专题研学活动。在专业老师的现场指导下,观众可沉浸式参与创作实践,切身感受传统书画艺术的魅力。这些体验环节的设计,使展览突破了静态展示的局限,真正搭建起艺术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桥梁。

        公益讲座:播撒文化知识火种

        书画讲座作为一种教育和学术交流的形式,在普及艺术知识、拓宽观众视野、激发观众兴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我们持续邀请书画界名家来邢台市开展专题讲座,为群众提供更多了解学习书画艺术的机会。每场讲座筹备阶段,我们都会与专家反复打磨内容框架,使分享的内容通俗易懂。从图书馆报告厅到单位会议室,不同规格的场地都见证过我们传播艺术的努力。邀请专家举办公益讲座的方式,使书画艺术的种子在更多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太行岩彩创作培训班,邀请书画艺术名家作为主讲教师,向学员讲授太行岩彩材质的分类、画作的表现技法、创作理念和画作鉴赏等课程。在实践环节,学员们通过调配不同粒径的矿物颜料,创作山水、花鸟等题材的小品,感受矿物颜料在画布上形成的独特肌理。经过系统培训,多数学员已掌握独立创作能力,部分优秀作品更是入选国家级美术展览。

        为了丰富讲座形式,我们特别推出“现场教学讲座”模式。在举办书画艺术展览期间,邀请主讲教师结合展品进行实时讲解,让观众既了解到画家的构图技巧和笔墨运用,又感受到画作中蕴含的文人情怀,活动深受观众的喜爱。记得有位年轻观众在活动后,同我交流时感慨道:“以前看画就是看个热闹,听完讲解后,才发现每一幅画都有这么多故事,以后看画都有新角度了!”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仅让大家收获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书画艺术的热爱。

        采风写生:扎根生活汲取灵感

        艺术要贴近生活、反映时代风貌。为此,我们多次组织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前往山川田野、古镇村落等地开展采风写生活动。

        对于外出采风写生,大家都满怀热忱地要将眼前的美景凝于笔端。有位画家一边描绘着石砖墙的线条,一边念叨着:“薄雾笼罩下的山脉、古村落若隐若现,太有韵味了。” 当地村民见我们执笔描绘家乡风貌,纷纷驻足分享村落往事,这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注入丰沛的人文底蕴。

        我们在了解到村民对书画艺术有浓厚兴趣后,便顺势开展现场教学,从基础笔法开始启蒙,让高雅艺术在乡野土壤中自然生长。淳朴的村民常为写生团队端来清茶、腾出荫凉,艺术家们则用画笔回报这份温情——将农家小院的炊烟、田间劳作的剪影化作水墨丹青相赠。这些饱含泥土气息的画作,被村民们自发装点在民宿白墙、农家乐门廊,成为最具生命力的乡村艺术景观。

        画册出版:凝聚成果传承文化

        举办画展与出版画册如同双生花,相辅相成,共同绽放艺术的魅力。在筹备画展之初,我们便启动书画艺术主题画册的出版计划,致力于使未能亲临画展的观众也能通过画册感受书画艺术展览作品的风采。

        由于每次展出的作品都非常多,需要对相关作品进行筛选。在此期间,我们要考量作品的艺术价值,让其契合画展的主题与风格。排版设计时,我们会对作品进行分类整理,邀请专业老师撰写评论,为画册增添学术性和可读性。在校对印刷时,我们逐字逐句核对文字,检查每一幅作品的色彩还原度,确保画册的图文呈现达到出版级精度标准。

        画展现场,我们专门设置了画册发放点,将其免费发放给参与活动的群众及相关合作机构。当看到这些画册成为美术课堂的辅助教材、文化交流的礼品时,我们愈发坚定了做好画册出版工作的信念与决心。

        展览策划、讲座培训、采风创作、画册出版……这些看似重复而平凡的日常工作,恰是筑牢文化服务根基的砖石。未来,我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传播书画魅力,照亮更多人心中的美学角落。

        (作者单位:邢台市艺术研究所)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1(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