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展讯
     
    季俊: 共鸣广场
    开幕时间:2025-09-13 16:00 季俊的创作一直基于过去和当前空间的体验,他以近乎无功利的游戏态度,用数字创建了一个基于视网膜的三维世界,或者,一个含有游牧激情的乌托邦式社群场域。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作品逐步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画面”美学:理性的内涵和无法被消费性,并且以近乎完全规则的、平滑的和没有个性的形象特点,体现出基于编程数码的画面规范。 本次项目展览的新作品,是从季俊搭建出来的乌托邦世界中,抽取出来的一个固定的广场空间。“广场”是宏大而空泛的叙事代名词,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社会总体情绪的一个集成词汇。它如此真实而又虚幻,个人也因之渺小或随之宏大,而这宏大就在广场的“共鸣”时刻——当“共鸣广场”来临,个体的宁静消弭其间,我们也由此陷入一个悖论:当我们拥有了无数选择,唯独不能选择“不选择”,这是乌托邦广场最大的危险。 在季俊的作品里,共鸣广场建成,危险深埋地下,唯有永恒的警惕、谦卑和自省,...
     
    祝洵: 搬进鸟的眼睛里
    开幕时间:2025-09-13 16:00 非绘画和非学院的背景,在客观上给祝洵带来了认识绘画上的松弛,使其可以从自身的原始体感出发,在常规学院式造型不甚准确的情况下,依赖主观的总结能力,让创作开始于物和造型的相似性秩序——就像巫术时期的先民,会用一种看得见的东西来解释看不懂的现象。所以在祝洵的画中,我们会看到像人的石榴、像眼睛的山,以及诸多似是而非、既是又是的象征性形象。 祝洵的最新作品以“鸟”的俯瞰视角,去掌握和概括人与自然。而这种视角折射的正是她自己的世界,她也由此进入到类似“鸟”的凹凸视野内,如放大镜般突出或放大细节,不漏看细微的变化和异常状况,并以切身的密切体验去感知和转化这个近在眼前又深埋内心的奇幻世界…… 如果说绘画是“观看”,祝洵的松弛,便可以让她的视角如任意门一样随意穿梭,打开一扇扇悬浮着的即开又合的感知之门。 关于艺术家 ...
     
    只此青山——王克举油画作品展
    学术主持:尚辉 策展人:马常春 展览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开幕酒会:2025.09.08 15:00(周一) 青山不语,却在时光里长久伫立 画笔有声,却在色彩中融入天地 9月8日,临沂枫美术馆将在山水之间迎来首次亮相。开馆首展特别推出——“只此青山——王克举油画作品展暨枫美术馆开馆展”。 王克举的画,凝望的是自然,触动的却是人心。在他的色彩里,有辽阔的山河,也有平凡的乡野;有坚毅的厚重,也有细腻的温柔。 王克举是位坚持到自然风景里去不断研究艺术史与艺术创作的画家。他的所有画作几乎都是在山峦旷野、乡村田园收笔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自然的艺术创造。他总是在自然里寻找心灵的镜子。因而,他在每一次面对山川、田野与森林时,都寻找着某种陌生的感动,也总是在这种陌生之中进...
     
    王小松:风化为卷
    当色彩挣脱画布的束缚,开始呼吸、沉淀、龟裂甚至随风飘散,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当青、黄、赤、白、黑这古老的矿物五色,不再是文化的象征,而化为触手可及的物质证据,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审视艺术与真实的关系?形式何以能超越视觉,成为容纳时间与感知的复合系统?王小松以“风化为卷”为名,邀请我们进入一个创作与消解并行的现场。在这里,每一寸褶皱都记录着时间的压力,每一片剥落的色粉都诉说着存在的痕迹。我们看到的,究竟是艺术的完成,还是它永恒未竟的生命过程? 1983年,王小松考入中央工美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书籍装帧系学习,1990年到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系学习,东西方高等学府的专业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在他大学求学期间,正逢85美术新潮兴起,那是中国艺术界思想活跃的时代,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下,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涌入中国,传统艺术意识受到冲击。 在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激荡中,王小松一直保持着对艺术敏感的感知力与对文化思潮的深度思...
     
    只有花儿不会老——江宏伟作品展
    学术主持:李安源 策展人:李文钢 承办单位:南京雨花美术馆 协办单位:南京新曜艺术研究院、江苏聚贤堂艺术品有限公司 前 言 今年暑假,收到杭州画家潘汶汛寄来的画集,集中一篇《天落水》的长文,将她的审美经验与童年经历相勾连,真是又寂寞又美好的生命体验。阅读她的文字让我感慨,审美和知识真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审美是一种独立的本能,它关乎天真之眼的直觉及与生俱来的自然共情,而知识则是迟其一步的逻辑结论。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包括学院教育)中,人们往往先验地将二者混为一谈,以致很多画者误将知识视为审美的钥匙,从而沦为知识(传统)的奴隶而不自知,终其一生也未能开启自我审美系统。关于以上的认知,在画家江宏伟的新书《只有花儿不会老》中也同样得到了验证。 在当代画坛,江宏伟的绘画被公认为一种教科书式的独特审美个案。但以我和他的熟悉程度,...
     
    此中真意——杨晓刚作品展
    承办单位:京行艺术馆 策展人:刘明 展览指导:崔文涛 工作统筹:刘远、王琛璐 展览执行:谢路路、高枫竹 开幕时间:2025年9月10日周三上午10:18 前  言 晋人陶渊明留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隽永诗句,杨晓刚喜其意韵,常题写在小品画中。这位生于兹长于兹的70后中国画家,将学院写实的筋骨与传统写意的气韵熔铸一炉,尤其在人物画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此次展览,精选了不同于以往大尺幅主题性创作的六十多幅水墨小品人物画,以此观看他多年来内外求索的笔墨情怀,展现他以现代审美观照传统文化脉络的创作初心。 在这一方方小品画中,没有刻意打造的外在标签,唯有执中守一的温润气质与真实情感的自然流淌。画藏族同胞,母子间的脉脉温情透过清澈的眼神触动人心,厚重的笔触皴擦着高...
     
    肌质、负形和黎明
    策展人:陈泊帆 H Gallery、EveryArt荣幸联合呈献当代艺术家陈鸣瑀(Taylor Chyn)在H Gallery杭州空间的首展“肌质、负形和黎明”(Of Texture, Absence & First Light)。本次展览由陈泊帆担任策展人,将展出艺术家近年创作的多组当代首饰系列作品及绘画新作。此次展览作为Taylor Chyn在国内巡展的首站,将于2025年9月13日正式亮相杭州,并将于10月上旬登陆H Gallery上海空间。 Taylor Chyn通过作品定驻于界碑处,显现的是其中立的创作意图。正如“黎明”之时白昼与夜晚的并置,不偏不倚的存在于空白当中,因为不论是“白昼”亦或是“夜晚”,其形态皆是诉诸在其导向的“正形”当中,并在对立的语境里侵夺着符号权力。“黎明”的负形恰好将其置于中立的留白,在其中 “触觉”所引发的是关于存在的体感,而非价值或是权力的争论。一处银的斑驳,一耀石的凛光,在其中并非“...
     
    战火中的诗人:廖冰兄漫画中的抗战历史
    展厅:3楼8、9号展厅 廖冰兄(1915-2006)是出生于广州贫民家庭的漫画家,抗日战争中,他以笔为刃,投身抗战宣传,用生动的漫画作品控诉侵略者的罪行,刻画军民坚韧抗争的风貌。 为纪念廖冰兄诞辰110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廖冰兄的抗战主题作品,通过漫画回望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反映艺术家的爱国情怀。 作品主题涉及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伪装与谎言,呼唤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意识,激励军民抗战到底、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重要展品包括廖冰兄按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精神绘制的《抗战必胜连环图》。
     
    非·常文物:你可能不知道的史博典藏
    展厅:1楼 为庆祝建馆70周年,台北史博馆举办「非·常文物」特展,从「人与物的连结」出发,带领观众认识那些「不常见」却蕴藏特殊意涵的馆藏文物。 展览分为三个主题展区,「人与物的交会」简述史博馆的创馆历史,以捐赠物和特殊收藏为主要关注点,探索物件中的人际情感和交流;「回忆与纪录的定格」展出见证历史事件及人生重要时刻的物件,呈现群体到个人的人性意念与记忆;「真实与想象的建构」聚焦于名人形象及传说角色,探讨物件所承载的象征与想象。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末页

设计空间
时尚传媒
E.P雅莹品牌in小礼服打造优雅一派女人
俪思NE 引领女装时尚潮流风向标
MAXIGO玛诗可女装品牌成功入驻时尚126正品商城
北京国际车展开幕 创下多个历史之最
“疯”女郎抢镜的“生猛珠宝”
iPhone需要一个什么“包”
大S的减龄法 在脸上画格子祛皱
自驾游玩转兰卡威
“赛尔买家团”搅热2011上海CISMA展
专题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 详细>>
张大千
徐唯辛
石齐
方力均
陈文令
李少白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