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逊:书法要扑捉古人的神韵 |
嘉宾: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职工美术研究会会员、红桥区老年大学客座教授:李颖逊。
简介:李颖逊,早岁时,受家叔影响入门颜书,后师从天津著名书法家黄寿昌,单体乾二公学习欧体与北魏,他在成名后又拜范润华门下主攻草书。50年笔耕不辍,在翰墨苑里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记者:您在前面提到写好字不一定能... |
周桂珍访谈录—结缘紫砂(下) |
问:顾景舟先生指导你们是一直到什么时候呢?
答:一直到他去世时。我和顾老的关系是亦师亦父。我们自己的女儿、儿子,就像他的孙子、孙女,就是这种关系。所以我们紫砂的师承关系是非常好的。我们也很珍视这种关系。
问:顾老指导您时给您印象最深的是哪方面?
答:他教我习艺中用他的话说是“给我的最多”。我觉得他的指导中让我最有感触的... |
周桂珍访谈录—结缘紫砂(上) |
周桂珍: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先后师从王寅春和顾景舟学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以造型简练、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
问:周老师,我想问一下:您是什么时候进宜兴紫砂厂的?
答:我是1958年进厂的。
问:之前是在紫砂中学学习吗?
答:对。
问:好像您这一辈很多都是从紫砂中学毕业的... |
周桂珍访谈录—宁求其神,不求其工(下) |
问:现在,紫砂工艺怎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呢?
答: 这个问题,要看历史作品,我觉得当今的应该还是有点变化得太快了。我们评价紫砂作品并不是一般地说把嘴、把放在一条直线上,标准得很,一点都不会歪,能拿出去的作品并不是说要标准到什么程度,而是它的“神气”会达到什么程度,这不是今天的一些“做家”能做到的。“神&rdqu... |
周桂珍访谈录—宁求其神,不求其工(上) |
问:作为一名女性的紫砂工艺大师,您觉得在从艺的过程中和男性的紫砂大师有没有什么区别啊?
答:怎么说呢?这不是说和男性有什么区别,在紫砂上这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问题就在于,你开始是跟哪个老师学的?你走的是哪个路子?有的他可能学了点花货,另外做点光素。像汪(寅仙)老师,花货擅长,光素她也能做。那么像我呢就是以光素、线条出名。以这个《韵竹提梁壶》举例,我做了一个椭圆形体,这个椭圆... |
周桂珍访谈录—我的丈夫高海庚(四) |
问:他搞的那个“名人名作”通过的时候有没有曲折呢?
答:“名人名作”地方上都是很同意的,“名人名作”就是因为有了香港的A、B、C三个价,他心里就酝酿着应该是有“名人名作”了。这样经济效益会更高,也更能体现优秀工艺的价值,否则我做得作品那么好,也是这个价。一个品种十... |
周桂珍访谈录—我的丈夫高海庚(三) |
问:高先生当初是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回来之后从事紫砂工作的吗?
答:完全是从事技术工作,进行紫砂产品的设计创作。
问:还自己做壶吗?
答:也做。动手相对少些。如果不当厂长,他能设计又会动手,他留下的作品应该更多。但是对他当紫砂厂领导这件事,大家这么认为,我也想:就是因为有了他,对紫砂事业的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我想以后可能再也没有这么一个机会,... |
周桂珍访谈录—我的丈夫高海庚(二) |
问:高先生原来是一位紫砂工艺高手,但他却从技术的岗位上转到了行政的岗位上,这对他的紫砂创作来说有没有一定的影响呢?
答:肯定是有啊!整个紫砂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做事是很用心的,那个时候我们厂里放紫砂壶的纸质包装盒,机器切下来那种小边,比名片大一点点,他口袋里一直装着,他到哪儿看到什么东西就在那纸片上记呀、画呀。他不是搞政治的人,他就是在那个硬纸片上画,... |
周桂珍访谈录—我的丈夫高海庚(一) |
“只要我当厂长,我不会让成型工人吃亏,要让其他人羡慕,都来做紫砂。”
——高海庚
“那时候,走路,也变成我一个人了,本来两个人走路,他走在我后面的,怎么一回头这个人没有了,从此以后就没有了,这么突然!”
—&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