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孙承民:艺术的教养
    2025年08月18日 從人之門 责任编辑:静愚 热度:0  

      艺术是以视觉、听觉为介质的精神享受,是人类灵魂深处流淌的清泉,由此人断不能辜负艺术的教养。这种教养如春雨般纯然天成,不带半分功利计较,往往以直觉直抵事物本质——看一幅画作时,不必拆解构图与笔触,心头涌上的悸动已让你与画中山川相融;听一段乐曲时,无需分析调式与节奏,热泪盈眶的瞬间便是与旋律背后的叹息相拥抱。

      蔡元培当年振臂高呼以美育替代宗教,正是看透了艺术那近乎神圣的抚慰力。你看美术馆里屏息凝视的人们,剧场中随着剧情起落的呼吸,书店里指尖划过纸页的轻响,都在诉说同一件事:艺术能让躁动的心沉静如深潭。这种超然物外的体验,实则是对生命本真的回望,让人在审美中重新触摸存在的意义。不同艺术家的人格如棱镜,折射出千般境界:八大山人的孤绝冷逸涤荡浮躁,贝多芬的炽烈雄浑唤醒勇气,徜徉其间,身心自然如被晨露洗涤,渐趋澄明。

      而如今的艺术,却常在商业与学术的夹缝中踉跄挣扎。除了那些必须的命题之作,太多创造者徘徊在商业的门庭外,眼神里少了对艺术的赤诚,多了对市场的谋划。书画买卖的标价比作品本身更为刺眼,展览成了社交场的聚会,音乐会的上座率比乐声更受关注。艺术的本质被悄悄异化,从心灵的镜子变成赚钱的工具,这让我想起作家哈金的叩问:中国人为什么写不出“伟大的中国小说”?那些世界性的作家,争分夺秒地在稿纸上耕耘,心里燃烧着创造不朽的火焰;而我们的创作者,却常止步于稿酬的数字、人脉的多寡,把艺术的星辰换成了眼前的六便士。

      若要追问“伟大的中国艺术”何在,难道真要在老祖宗的笔墨里翻找答案?宋画的空灵、元曲的苍凉、明清小说的市井烟火,固然是不朽的宝藏,可当下的艺术土壤里,为何难见这般直抵人心的力量?艺术的教养渐渐沦为艺术的经济账,创作者成了“手艺人”般的计件工,宗教般的虔诚被吆喝声淹没。当艺术品的讨论只剩下“值多少钱”,当策展人像小贩般兜售概念,艺术便失了精神的筋骨,只剩下讨价还价的皮囊,与外卖平台上的交易不过一步之遥。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或许是我们太急于在物质的浪潮里站稳脚跟,却忘了艺术本是灵魂的风帆。当美术馆的门票与商场的折扣被同等看待,当诗人的稿费比不上网红的流量分成,我们便在不知不觉中,把滋养心灵的甘泉变成了装点门面的摆设。于是,那些神驰向往的精神自由,那些田园诗般的放浪舞蹈,渐渐只能在古籍的字里行间寻觅。我们在《兰亭集序》里想象曲水流觞的雅趣,在《韩熙载夜宴图》里窥探丝竹管弦的闲情,却在现实中,把画展变成了打卡背景,把音乐会当成了社交谈资。

      可艺术从不是奢侈品,而是精神的必需品。它不该是拍卖行里的数字游戏,也不该是权贵手中的玩物。它是寒夜里的炉火,是荒漠中的绿洲,是让我们在追逐物质时不致迷失的安慰剂。当我们能在一幅画作前驻足良久,不为拍照只为心动波澜;能在一段乐曲声中静坐片刻,不为社交只为共鸣,艺术才能真正回到它该在的地方——成为我们精神的粮食,心灵的养料,情感的殿堂。到那时,我们或许才能懂得,艺术给予的不是感官的盛宴,而是灵魂的呼唤。它让我们在物质的高楼间,仍能看见远处的风景;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里,仍能听见心底的颂歌。这大概就是艺术最本真的意义:让野蛮生长出文明,让浮躁沉淀出从容,让每个行走在世间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灵魂的贵族——如坐春风,谦逊温和,潇洒从容。以绅士的风度,淑女的风韵,彰显文明与文化的丰厚风采。

      有人问艺术有什么用?答案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一个拥有艺术审美细胞的人,是具有艺术教养的人,艺术终究会升华陶冶你的情操。

      (文/孙承民,乙巳末伏于悦知堂)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6(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