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谁说中国艺术不写实
    2025年05月21日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静愚 热度:0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百戏俑

      秦 1999年陕西省咸阳市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出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看展记】

        春秋时期,竞技类杂技项目逐渐形成,包括技击、爬杆、扛鼎、丸剑、旋盘等,合称“百戏”,成为当时统治阶层的娱乐活动之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的相关艺人迁入咸阳城。1999年,考古人员在秦始皇主陵东南角发现百戏俑坑,说明嬴政在戎马之外,还想在黄泉拥有文化娱乐活动。但站在这些百戏俑前,观众可能会有点恍惚:不是说西方艺术写实,中国艺术尚意吗?

        说到写实,不得不提兵马俑坑里的士兵俑。虽然它们足够写实,但整齐划一的“服化道”和布阵,还是让它们有明显的人造的形式感。反观这几尊百戏俑,他们只穿着短裳或袴,姿态各异,头部缺失又模糊了历史信息,因此看上去更像撕去了标签、作为公约数的永恒的“人”。比如,这尊高大的5号俑,肌肉结构非常准确,写实的大腹便便让人想起古埃及著名的《老村长像》,体现了秦代工匠高超的造型能力。他双手于腹前紧握筒形物体,左臂与身体之间有个直径约10厘米的洞,推测原来可能是表演“顶杆”一类杂技的。但如今看来,更像一个彪形大汉在澡堂里拧着毛巾。

        一般来说,中国艺术具有较强装饰性,雕塑风格朴拙诙谐。比如汉代表现百戏的画像石和陶俑,有的处理得近于卡通形象,看着都喜庆。秦代的百戏俑则不同。他们的任务虽是娱乐而非打仗,但仅仅是这种空前绝后的自然主义式的写实风格,就足以令观者望而生畏。秦人这种创作风格和崇尚实用主义的法家思想是统一的,即韩非子说的“好质而恶饰”。这些没有披坚执锐,甚至几乎不穿衣服的百戏俑,或许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质”的震撼。

        (作者:吴 比,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