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楚颂帖》陶刻作品拓片 庞现军
宜兴,古称阳羡。“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此诗道出了苏东坡对宜兴这方水土的钟情与向往,他在内心深处已视宜兴为第二故乡,却久欲卜居宜兴未果而成其终身憾事。
苏东坡一生中曾多次游历宜兴。往来宜兴期间,他设帐讲学、买田置业、捐玉造桥、写诗题词,甚至将其家室子孙安置于此,有意终老此地。究其与宜兴结下情缘之由,一是与宜兴的蒋之奇、单锡为同科进士,早在琼林宴上已结下鸡黍之约;二是对宜兴山水秀美、民风淳朴的认同感。苏东坡曾称宜兴独山“此山似蜀”,因而有买田阳羡以度终老之意。苏东坡在宜兴留下了诸多题咏,如《楚颂帖》,此帖可让人感受到苏东坡对宜兴的喜爱与眷恋,以及对未来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可谓直抒胸臆。苏东坡有意在有着洞庭之称的太湖边上购一小园种植柑橘,惜后因流放迁徙频繁,此愿未遂。值得一提的是,《楚颂帖》本身还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书法作品。
苏东坡在宜兴所留下的这些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艺术遗产及其精神价值,让作为宜兴人的庞现军耳濡目染,在艺术道路上自然而然地受其影响。庞现军于书、画、刻字、陶刻等艺术领域均频有心得,作品在全国多有入展、获奖。于创作之余乐于公益,主事着一方书协工作,倾注于文化艺术的热忱高涨,组织活动则竭尽所能。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其在文学、书法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里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更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来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基于此,庞现军将苏东坡所书写的十八通手札在陶板上以碑刻形式呈现,以《阳羨有约——庞现军〈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为题,辑成一集,无疑为宜兴当代紫砂陶刻艺术创作添上了厚实的一笔。
庞现军《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不仅镌刻了苏东坡为宜兴书写的《阳羡帖》《橘颂帖》,更遴选了《寒食帖》等诸多名帖。通过这些手札,一方面用陶刻艺术再现了苏东坡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另一方面以宜兴独有的陶刻艺术,讲好苏东坡在宜兴的故事,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无锡市政协委员、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此外,《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选用紫砂陶作为基材,是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既体现了古今艺术审美风格的融合,更体现了宜兴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以书法艺术、陶刻艺术书写和镌刻美丽宜兴。
唐代怀仁将王羲之的墨迹集字成《圣教序》,开创了集字刻帖的先河,对推广普及“王字”书法起到了巨大作用。宋太宗赵炅命翰林侍书王著摹刻《淳化阁帖》,更是被称为“法帖之祖”,开后世刻帖风气之先。宋代以来,摹刻古人墨迹的丛帖很多,除《绛帖》《大观帖》等名帖,还有很多小而美的佳品,如无锡有《真赏斋帖》《寄畅园法帖》,宜兴有《净云枝藏帖》,这些都反映出书法艺术创变过程中的地域特征,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庞现军《苏东坡十八帖》陶刻作品既沿袭和借鉴了传统刻帖元素和摹刻手法,又在材料、刀法和展陈形式上作出了大胆的创新探索,颇具意义。
庞现军用陶刻呈现《苏东坡十八帖》,其创作样式不仅为同道和爱好者提供了范本,更推动了书法艺术与紫砂艺术的融合创变。此作品集不仅可用以致敬和纪念苏东坡,更是对创新性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次成功的具体实践。现代社会充满了变革、发展的机缘和挑战,因此需要每一位艺术工作者不断砥砺奋进,不断提升自我修养,腹有诗书方能气自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