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美术馆大型编织公共项目“线线相连”现场
在上海入冬之际,位于徐汇滨江沿岸的西岸美术馆外墙变了模样,厚实又五彩斑斓的织物包裹起了白色的墙面,冷冰冰的砖墙“穿”上了绒线衣,即使遥遥相望,也能感受到柔软的织物传递出的温度,令人在寒冷的空气里能够会心一笑。这是西岸美术馆大型编织公共项目“线线相连”的成果,日前于西岸美术馆户外亮相。
“线线相连”集结了来自社区、志愿者、编织达人及社群的近200位公众,他们以“线”为媒介,通过编织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将充满个人情感的图像、温度与记忆汇集于每人一平方米的织物中,并借由美术馆的缝合连接,转向群像的呈现,形成一件沉甸甸的大型共创作品,包裹起西岸美术馆建筑外立面及馆外公共设施。
“包裹凯旋门”是当代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曾经的作品,其理念与“线线相连”有些近似,但不同的是,后者的创作者并非艺术家——“线线相连”由普通个体共同创造,亦试图实现观众从“观者”到“共创者”的转变,让“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实现,也为西岸美术馆打造出一道新的风景线。
葛惠勤是一名退休工人,编织让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时的毛线显得特别珍贵。一件毛线衣经常被拆下来洗干净,再重新织成新的模样。有时候家里没有毛线,就用妈妈的劳防用品里的手套纱线,把它拆开,绕好线织成纱裤纱衣来穿。那时候,织出的衣服虽然简朴,却承载着家的温暖和妈妈的巧手。”这次西岸美术馆的编织项目又让葛惠勤拿起了许久未用的编织针,她说:“美术馆的编织活动让我回想起小时候那些充满温情的日子。看着那一团团五彩斑斓的毛线,再一次将它们缠绕、拼接到一起,心中充满了久违的满足感。这不仅让我回忆起年轻时编织的快乐,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创作体验;和其他参与者一起分享技巧、分工合作,仿佛回到了那个邻里和睦的年代。”
自2024年11月项目启动以来,来自不同创作个体的编织作品便源源不断地涌向美术馆,这些作品通过“一人一平方米”的线线相连,连接起彼此,连接起生活与艺术。西岸美术馆希望借由“编织”这个充满包容性的创作媒介,重新发现个体的创造力,也让这些连接着色彩、温度与情感的纤维使美术馆成为冬日最温暖的所在。
在过去,编织是为了御寒,而现在则是一种艺术表达,但无论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创作,编织的意义都在于连接——连接人心、连接记忆。“我认为编织及其过程,是一个具有在地性、个人性、民族性、物质性、文化性的艺术创作方法,在每一针每一线中,都体现着我在当下的思考与状态。我希望通过参加这次公共项目,跟大家一起用织物作品包裹西岸美术馆,这样被看到的不仅是艺术,更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我们、拥有创造力的我们。”视觉艺术家周恺睿说。
对于教师吴清越而言,编织总能给予她安心:“这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慢慢编织也成了连接很多朋友的桥梁,这次招募到的许多‘织女’,她们当中有学生也有上班族,我看到了每个人的力量和创意聚集在一起,编织出了奇迹。”
因为各种原因,机关工作人员灵儿已经很多年不再编织了,这次活动让她再次拿起了针线。编织过程中,她想起了许多往事,她有两个女儿,在她们小时候,灵儿总是忙着为女儿织很多漂亮的衣服,虽然有的她们并不喜欢。那时候,灵儿只有到晚上才有时间,她边看电视边织毛衣,两个小女孩在一边或玩耍或写作业。“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孩子就长大了,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希望她们能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灵儿说。
“线线相连”项目延续了西岸美术馆不断寻求艺术与公众零距离的实践,以充满新鲜趣味、有温度、有情感的方式邀请公众介入和互动,让美术馆成为连接记忆、文化与不断新生创造力的重要桥梁,为上海本地文化建设注入新的价值。目前,“线线相连”第二阶段编织计划正在进行中,以期更多人共同延展这件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此外,西岸美术馆还在中庭安放一台编织机,面向公众的编织工作坊和分享会也陆续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