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起源于腊日,即古代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先秦、两汉时期,腊日曾是一个极为隆重的节日,是一年的大祀,无论民间还是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不过,腊日起初并没有固定日期,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固定在腊月初八。南朝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北宋时期,寺院在佛祖成道纪念日的腊八这天频繁举行施粥等活动,对民间产生了极大影响,腊八节开始为百姓所接受,食腊八粥的习俗日渐流行,传统的腊日祭祀习俗反而渐渐衰微。
如今,有一样腊日民俗渐被人遗忘,那就是祭祀万回。万回是谁?据《酉阳杂俎》《开天传信记》等唐代典籍记载,万回俗姓张,虢州(今河南灵宝)人,他的母亲在寺庙里向观音菩萨祈祷而怀孕。万回出生后,看上去很愚笨,八九岁时才会说话,父母将他当作家里的小猪小狗一样养着。万回有个哥哥从军戍边,久绝音讯,父母日夜涕泣想念,让万回前往探望。万回出门,行走如飞,一日往返万里,带回一封哥哥写的家书,故被称为“万回”。万回所说之事多有应验,仿佛拥有预知能力,后来,他成为一名僧人。有人说,张万回形容怪异,传为菩萨转世,因犯错被佛祖贬到人间。唐高宗曾把他召入宫中,武则天还送他锦袍玉带,唐明皇封其为圣僧。唐代诗人王昌龄在《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中云:“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从唐代始,张万回被人们称为“万回哥哥”,民间对他的崇拜渐兴。到了宋代,万回更被奉为可保家庭团聚、平安幸福的吉祥神仙,演变为“和合神”。人们在腊日祭祀万回,准备香案和供品,并挂上万回的画像。明代田汝成撰写的《西湖游览志馀》记载:“宋时,杭城以腊日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外亦能回来,故曰万回。”万回的传说和信仰,在元代仍十分盛行。元代刘一清的《钱塘遗事》记载:“临安居民不祀祖先,惟每岁腊月二十四日,各家临期书写祖先及亡者名号,作羮饭供养罢,即以名号就楮钱上焚化。至来年此日复然。惟万回哥哥者,不问省部、吏曹、市肆买卖及娼妓之家,无不奉祀。每一饭必祭其像。”到了明代,腊祭万回的习俗则渐行渐远。明代《西湖游览志馀》说:“今其祀(指祭祀万回)绝矣。”
明清时期,和合神的形象转变为和合二仙,由单一神灵变为两位神灵的组合,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人们在情感上的寄托。和与合都代表着双方的愿望,和谐、合好需要双方的情感才能完美展现。在和合神的演变过程中,万回的形象也逐渐被寒山与拾得两位高僧所取代。寒山与拾得均为唐代僧人,以智慧和德行著称。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封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民间流传的和合二仙的图像,有的是两个可爱的仙童,有的是两个蓬头的男子,一人持荷花,谐音“和”,一人捧圆盒,谐音“合”,代表天作之合、合家欢乐等意思,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经过长期流传,和合二仙又演变为掌管婚姻的喜神。新郎新娘成婚时要祭拜和合二仙,人们也借悬挂和合二仙的图像,祝福新婚夫妇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和合二仙寄托着人们团圆、和谐、吉庆的向往,也成为明清时期工艺美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双拜花堂》,表现的就是当时喜堂悬挂和合二仙像的习俗;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马骀在题《和合二仙图》中云:“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世人能和合,快活乐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