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将军》210cmx240cm 2017年 李前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前,近年来连续创作了多幅历史题材主题性油画,如《真理的脚步》《杨靖宇将军》、《支部建在楼宇》、《工人是天》等,获得广泛好评。其中《工人是天》荣获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金奖。
纵观李前教授的作品,可以说他用可触的油画语言,用纪念碑式的构图,用写实的人物造型,选取一个个最能撼动人心的瞬间,塑造了一批近现代追求救国真理的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的群像。
在油画艺术史上,有两种类型和风格的油画,它们之间的矛盾、对立和转换推动油画的发展。跳出历史上当事人之间的争论,回过头去反观油画的发展,它们之间其实是并驾齐驱和互补生辉的。它们就是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普桑与鲁本斯,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它们之间一方是倾向于理性、素描、塑形、构成;一方则更注重感性、色彩、图绘、空间。油画家们可以喜欢和热衷于其中的一派而实行之,但无法否定其对立的另一派。
李前显然倾向于前者——理性的前者。当然,若具体地说他最喜欢的画家,那还有伦勃朗、委拉斯贵支、库尔贝、列宾及他的导师全山石等现实主义的大师。他试图用现实主义的典型性原则和创作规律,塑造历史上他所尊敬的人物。
我最早看到李前的作品是他在第一届中国美院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结业作品《杨靖宇将军》。他为此画下了不少功夫和努力。
抗日英雄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杨靖宇将军这个人物形象,在中华民族现代解放战争历史中是颇具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四年抗战,其实基本上就是从杨靖宇创建与领导的东北抗联对日作战为起点。杨靖宇将军在我国的抗日名将中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物。他身材魁梧,相貌英俊,是一个天才的游击战大师,有着传奇般的战绩,领导和指挥抗日联军第一军在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日军疯狂围剿下,与日军周旋搏杀十年时间,其发挥的军事作用和政治影响在当时就震惊中外。他始终坚持在日本关东军的鼻子底下与日伪军作战。从战略上讲,他扼守住了日军从陆地上撤退的咽喉要道,死死拖住几十万关东军不能出关作战,极大地减轻了内地战场中国军队的军事压力,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日军对他闻风丧胆。他传奇故事有点像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多瓦托尔将军。由于叛徒汉奸的出卖,至一九四零年二月二十三日,杨靖宇将军在断粮五天五夜的情况下,与日寇战至最后一刻,誓死不降,壮烈殉国。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肠胃,发现里面没有一粒粮食,只有些许的棉絮、树皮和草根。在场日军无不为之震撼、胆寒。杨靖宇将军的牺牲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他是中华民族脊梁式的人物。
感动于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李前确定了以杨靖宇作为题材进行“全山石油画高级创研班”结业创作。题材很快被导师们通过。然而如何用油画语言去表现这样一位英雄是一个困难和棘手的问题。为此,李前到过长春等地去考察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的有关事迹,搜集了大量的文献素材进行研究,并到当年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实地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回来后起草构图。这个题材原先已经有不少人画过,其创作面貌多样,也有很多优秀作品。如何从新的角度去表现这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他带着对这个问题进入了毕业创作。因为以前这个题材的创作大都是表现英雄的牺牲,所以李前想另辟蹊径,从人性的温暖这一角度来表现杨靖宇作为英雄的另一侧面,选择了他最后和大部队分别这一情节,体现情深意重、难以割舍的温情。他画了几个稿子,但这个方案被全山石先生、詹建俊先生等几个老师否定了。导师们觉得有点像连环画和插图,且“告别”这一情节难以交代清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英雄本色。这不能表现杨靖宇将军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最本质的那一方面。李前再次陷入苦恼。还是全山石先生提醒了他:从艺术表现上讲,要把人物从“历史叙述”的情节性中解放出来,而把重点放在表现人物的英雄气质上。在全山石先生的启迪下,他抛开原先的构思,立足于用象征性的手法去塑造一位英勇不屈,正气浩然,凛然屹立的杨靖宇形象。他从全山石先生的《英勇不屈》、《血肉长城》《黎明前》等塑造人物的方式和油画语言样式中汲取经验,终于画出了具有雕塑般钢筋铁骨的铮铮硬汉。该作表现主人公牺牲前面对敌人英勇不屈的英姿。核心是主人公的动作设计,经过了一个较长时间的艰苦推敲。画家采用了三角形纪念碑式的构图,既反映了对主人公外在形态又体现了主人公不畏强暴的内心世界。创作过程中不断进入到历史的深处,从尊重史料到最后的艺术升华。杨靖宇牺牲前在搏斗中左腕受伤,仍坚持用左手持枪与敌作战。画家在这幅画的人物动作细节上设计,大胆摒弃左手负伤这一环节,让之左臂抬起扶靠大树,加强了人物四肢动作变化的幅度,增强艺术感染力。人物的整体动作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符合英雄人物在人们心目中杀身成仁、舍我其谁、浩气长存、永垂不朽的形象:他身体背靠覆盖大雪的大树,四肢变化富于节奏,动作具有一定的张力,还有一种“壮美”。画家还表现了积雪从树上滑落的细节,用这个情景来衬托人物形象,那么画面不仅有了“画外音”,而且有了非常直观的贴近主题的视觉效果,落雪有动势、有形式、有声响、有色彩,它从大树上轰然迸落飞溅而下,“狂飙自为英雄落,大雪飞扬送君行”,正好暗合了杨靖宇将军的牺牲“惊天动地”这一意境的要求,还实现了“高、亮”色调设计,更使画面产生出一种浪漫的诗意。在背景的刻画中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造型与色彩因素强化出来。事实证明,运用高亮色调,也同样可以表现一个很深沉悲壮的主题。
李前创作的油画《真理之路——献给在上海龙华牺牲的人们》表现的是何孟雄、柔石、冯铿、胡也频等左联二十四烈士,1931年2月7日在龙华走向刑场、英勇赴义的一幕。
这是李前人生中第一次画的大型历史画,创作于2011年。李前在创作上并没有被这个具体的事件所束缚,如:主人公形象的选择和塑造、人物姿态和场景安排等。在具体的人物资料非常难以寻找的局限下,他充分展开想象,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既具有普通人性又具有革命理想的人物。在画面居中戴着脚镣手铐的人物,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是党的一个高级干部,有着高度的纪律性和信仰,能够为他所选择的主义去慷慨赴难。寒风掀起了他破旧棉袍的一角,他此刻随着凌冽的风声,思绪万千,心潮难平,在缓慢行进过程中短暂停留的一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首人生,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对身旁大声呵斥的警察置之不理。他的特征是面容清癯、中分蓬发、络腮胡须、戴圆眼镜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形象。他身后还有一群同样怀着信仰,义无反顾、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烈士迈着不屈的脚步从容前行。
李前的这幅作品令人联想起罗丹的《加莱义民》。虽然两者的故事背景不同,但在表现和揭示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美好,作品主人公舍身取义,用自我的牺牲去换取社会的和平、安宁的人性光辉这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的是罗丹在表现和塑造人物时侧重于不同性格的人物的姿态,尤其注重手的姿态,有的一指向苍天,那举手向天的手势,不是祈祷,而是对上帝未能主持正义的谴责;有的捏紧拳头,宣示内心的愤慨和坚定的信仰;有的抱着双头,对命运的不公难以理解……而李前的《真理之路》则侧重于表现人物的脚的动态。他运用黑色调渲染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突出了悲壮的主题与恐怖的气氛。烈士戴着镣铐锁链泛着的寒幽的冷芒,锁链仿佛碰撞后发出了寂寥的脆响,主人公向前跨出的大步,坚定、持稳,脚的动态中蕴含着不屈的信念,并且使人物的造型具有了三角形坚如磐石的稳定,具有雕塑般的硬朗结实。正是先行者的脚步,带领着身后的同行的人迈向真理之路,飒飒有声,一往无前……
李前在历史画的创作上就是这样注重本质的真实,从中提炼作品的主题,安排画面的构成,塑造人物的姿态,刻画人物的神情。他曾几次到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去看烈士的照片遗物,特别是遗书手迹,从中去揣测这些人在此刻的心境。一个人在临死前除去因具有特定的信仰而从容就义外,他(她)还应该具有一般人所应有的人性。从那些遗书手迹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其复杂与丰富不可名状。如何去表现立体的人性,李前在塑造主人公神情上着力下了不少功夫。此外,他还注意历史画细节的真实。为了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可信度,他考据画面中出现的一切可视因素的具体性,例如枪支的型号、枪刺的长度、军警服装款式,包括军警的腰带要系在警服的第四粒纽扣上,腰带上别的老鈅匙的样式等等,通过这些具体性的内容,去尽可能的还原那个特殊年代历史氛围。
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上荣获油画金奖的作品《工人是天》是李前的又一力作。这幅作品描绘了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建党前夜,深入长辛店铁路工人中开办补习学校,提升工人文化水平,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并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事件。
如何去表现这一历史事件,切入点在哪里?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图像资料很少。李前陷入创作的困顿。通过研究史料,他逐渐了解到李大钊与工人建立起信任和感情,通过夜校形式对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强调“劳工神圣”和工人阶级的使命。李大钊曾强调工人的伟大,将“工人”二字与“天”字联系起来,表达工人的重要性。这给李前带来解开创作难题的钥匙。因为这些史料直接提供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环境:它就是劳动补习学校。更重要的是它启迪了李前创作的主题。李大钊工人是天这一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话正鼓舞起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力量。
题材和主题都明确起来,如何表现?是画家创作构思的重要环节。李前为此画了不少稿图,但始终不满意,如果表现李大钊在室内给工人讲学,那显然会有“看图说话”、图解史料的自然主义之嫌。那么,怎样让李大钊走进典型环境,从而塑造出一个典型形象呢?李前又尝试把视点从室内搬到室外。室外有一群也想进去听课而没有位置的工人,正挤在窗口、门口听课。而李大钊的形象,只是从门口或者是窗口的人群的缝隙中看到的一个身影。这样一来,观看的角度虽然有所调整,但李大钊在视觉上的分量却被弱化了。
创作思维的推进意味着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化。李前又回到文本研究,探索李大钊对工人阶级的赞扬可能发生的情景。工人首次听到“工人是‘天’”时,可能既激动又怀疑。于是李前想象了新的画面和情节设计:李大钊课后被工人簇拥着离开教室,工人们听完讲课,意犹未尽,一位工人询问李大钊:“我们工人真的是‘天’吗?”李大钊对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角色和最终胜利表达了期待。这一画面的调整,巧妙地将故事背景、情节过程和想象空间联系起来,统一了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精神。为了展现李大钊的深邃思想,李前让他的目光散开,而非集中于一点,并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使用了底光手法,这在描绘革命领袖时是一种创新。
李前的这幅作品让我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著名画家杨之光的国画代表作《毛泽东在农讲所》。1959年,文化部组织一批画家创作革命历史画,杨之光接受了《毛泽东在农讲所》这一创作任务。接到任务后,杨之光首先去了解毛泽东在广州的这一段历史,然后沿着毛泽东当年的足迹,走访湖南、江西的革命老区,还采访湖南、江西、河南一带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收集人物形象、服饰等资料,画了大量的素描速写,最后才构思创作。杨之光这幅作品画面环境选取讲习所的外景,一座寻常的石桥,桥面为大青石板,两侧为大理石栏杆,栏杆的左下侧是茂盛的棕榈树,远处是硕大的槐树和细小修长的竹子。下课后,毛泽东和学员们意犹未尽,继续热烈地交谈。学员们被一种理想和信念吸引,围合一圈,聚精会神地聆听毛泽东丰富生动、深入浅出的讲解。画家没有把领袖人物塑造成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平凡、朴实、亲切的,对学员们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毛泽东掰着手指头的姿势是一个重要的细节,画家曾解释这是为了表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精神,他询问学员家里的种植、交租情况,鼓励启发他们的革命理想和志向。学员们着布衫短装、绑腿草鞋,神情专注。这是课余休息时的一次“闲谈”,但“闲谈”的内容则是毛泽东要求农民团结起来,这样才有力量打倒土豪劣绅,农民才有衣穿,才有饭吃,才有生路。画家选取特殊历史地点和特殊历史瞬间,用平凡的事件、轻松的笔墨体现重大的主题,反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自然地表现了领袖和群众的亲密关系。
李前的《工人是天》与杨之光的《毛泽东在农讲所》表现手法上异曲同工。表现内容上有着历史性的呼应。两件作品成为表现中国革命伟大历程中两个重要的节点,即探求解放真理的路上,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深入到民众,号召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工人和农民的觉醒。人民即是江山,江山即是人民。这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提出的初心和正道一以贯之。这也正是历史题材主题性创作在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本质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李前的主题性创作还有《支部建在楼宇——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生活纪实》、《光明在前——中共七大召开》、《芦荡火种》等,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油画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机构及海内外人士收藏。
在如今画坛五彩纷呈,许多人都往往追求美术形式语言创新和主体情绪宣泄,而忽视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的表现,现实主义遇到瓶颈的当下,李前能持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规律,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不断地创作出一批历史题材主题性油画,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由此,他塑造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上探索真理,寻求解放之路上令人瞩目的人物群像。我们期待李前能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文/王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