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下午,“山水清音—刘广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开幕。展览共展出作品123件,其中山水画66件。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刘广的山水画景简笔繁,取象得神,笔墨严谨细腻,构图繁密中透有氤氲之气,于丰润质朴的皴擦点染和林峦秀逸的墨气中,营造着山水自然之雅趣。
北京和众运输集团总裁、酷车小镇镇长、和•艺术馆馆长宋少波先生致辞
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先生致辞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党组成员,国家版权局副局长、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先生致辞
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画家刘广先生致辞
从展览作品的表现程式和笔墨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刘广对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有着独到的认识与见解,他用极具个人风格的笔墨符号与绘画语言呈现出令观者共鸣的画面。画面中多数以美丽中国与大好河山为描画对象,极其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外师造化,中心得源”的艺术理念以及可游、可居的山水境界。
刘广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并执着于继承传统且不断创新,这不仅源自于他对传统的深厚学养和中国绘画的扎实功力,更在时代艺术发展的进程中有着创新精神;他于“师古人,师造化”的笔墨意识中“师其意,创其迹”,将眼中的山水转化为写生创作下的笔墨语言。将心中的山水融于笔墨之中,并以精妙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气韵生动,意境深幽,的自然画面。
刘广老师向和艺术馆捐赠书画作品
刘广的创作,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诗意十足的理想山水,画可游可居的生活环境。林峦秀润,水木清华,优雅而谨严,宁静而清新,而且地无分南北,时不分古今,每有古人游走其中。另一种是地方名胜,虽有当地风光的特点,但并强调景观的古今之异,也似乎有意避免过多地拉开与传统图式的距离。不过,这两类画都流露着现代人向往的清新气息,也力求古意今情的交辉。
嘉宾合影留念
嘉宾合影留念
在《苗寨风光》与《虎跳峡春色》这两幅作品中,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刘广对“可游”山水意境的营造。前者画面遵循传统的“三远法”构图程式,温润、秀丽、细腻、和雅,山水意象扑面而来,独特的笔墨皴写,让画面似得益于造化自然的润养,雅润秀的墨色中表现出林峦深幽的山水气象。后者画面中,笔触间捕捉到大自然气韵的细腻,山川雄浑,壁立千仞,一眼望去,可见峰峦错落之间有苍翠生机,近处细致刻画的树木,突出表现笔墨情性,点睛留白之处,云烟、瀑布、流水更为画面增添空灵之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刘广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与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进行融合,通过笔墨变化让周围景物虚实有度,让画面中不同景象之间的对比与呼应呈现出自然、客观的关系,重点以淡雅的墨色、自然的笔意、丰富的皴写,表现出自然界万象和谐的生命精神,构写出一幅幅值得观者“可一游、可体味、可呼应”的山水画境。
展览现场
刘广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丝毫不吝笔墨,熟宣纸上,以洁净无尘的清水研成的水墨一遍又一遍的皴染,因此画面效果爽洁而清新,颇饶古意而工雅精致。同时,刘广在画面中又对景物与笔墨有精彩的取舍,从一石一木入手,看似在描写自然山水,实则在营造生命气象,在不经意间传达着“可居”的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于“可居”的意象中,体现着山水利万物的博大不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刘广在自然山水之中深刻体味生命万象之精神内蕴,笔墨中饱含着对自然地热爱和敬畏之情,作品中抒发着内心的感动。于刘广的绘画中,那些平凡的乡间野老,是画中的点睛;那些风雨侵蚀的山崖巨石,是画面的支撑;那些随风枝摇的灌木丛,是画中的郁郁葱葱。
媒体采访刘 广先生
展览值得一次次回看,刘广笔下万物生,无论是江南水乡的秀丽缥缈,或是北方山水的静谧幽深,亦或是高山大岳的雄浑壮丽,都在质朴、简洁的物象中呈现出文化的传承、人文的精神与时代的印记。
展厅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