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探寻浙江美术人文密码
    2024年12月28日 美术报 责任编辑:静愚 热度:0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金奖 吕鹏 山河颂 210×230cm 油画


      探寻浙江美术人文密码

      写在浙江获“中国美术奖”金奖数量全国第一之后

      ■总策划 杨丽 策划 陈伟利 赵辉 撰稿 施涵予 俞越


      2024年悄然步入尾声,回望这一年,艺术界精彩纷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高质量的精品展览、活动不断。其中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就是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美术作品展,展览的每一环节都牵动了全国美术界人的心:4814件入选作品自天南海北脱颖而出,从六月起陆续在全国13个分展区亮相;金秋十月,686件精选佳作进京展出;经过层层选拔,40件作品荣获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这既是中国美术界的全体“总动员”,也是五年创作成果的集中检阅。

      此次全国美展对浙江来说,更有着特殊意义:411件作品入选,83件作品入选进京展,数量相比上届明显增多;“中国美术奖”喜获4金1银3铜,金奖数量位列各参展省区市第一;4件金奖作品涵盖了中国画、油画、壁画、连环画4个画种,3件铜奖作品也涵盖了油画、版画、艺术设计,成绩亮眼。

      翻开往年的全国美展获奖名录,我们可以看到浙江在历届全国美展中屡获佳绩。浙江艺术的底色是什么?是什么支撑、推动着浙江美术向上前行?千百年的文脉传承,扎根生活为人民创作的情怀,坚持不懈的开拓创新和集体托举的人才培养,都是浙江美术的鲜明特征。

      在这辞旧迎新时刻,美术报采访了诸多浙江绘画领军艺术家、本届及历届全国美展获奖者,期待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因素,总结过去,迎接未来。

      延绵不断,传承深厚文脉

      无论是梳理千年的中国绘画史、版画史,还是百年油画史、雕塑史,浙江始终是绕不开的重镇。

      浙江的美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灵秀的自然山水与诗性的人文精神,汇入浙江绘画的文脉。自南宋起,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浙江逐渐成为中国美术的一方重镇。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在自然物象中融入更多个性与心境;元代王冕以密花繁枝的墨梅图闻名于世,借诗书画印抒发高洁情志;明代戴进既沿袭南宋院体遗风,又有元人水墨画意,形成后人所称道的“浙派”;绍兴人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开创中国大写意画派的先河;陈洪绶的人物画独树一帜,利用各种作画技法表现不同题材,以“高古奇骇”的特点著称;清末海派绘画影响广泛,代表人物任伯年集明清以来肖像画之大成,融金石书画为一炉的吴昌硕更是有“文人画最后的高峰”的赞誉。

      二十世纪初,油画在浙江大地上播下种子,从此扎根生长。从李叔同、林风眠两位先驱始,一代代浙江油画家创造性转换融合中西艺术,一方面在题材上聚焦现实,关注人民;另一方面在绘画语言上保持探索与创新精神,形成具有特色的浙江油画、中国油画面貌。

      现代版画,可以追溯至李叔同从日本回国后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指导学生进行版画创作,他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现代版画的先行者。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版画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版画系之一。

      中国第一个雕塑艺术系于1928年春由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在西湖畔创立,拉开了中国现代雕塑帷幕。几近百年,中国雕塑艺术教育总以塑造活生生的中国人为己任,将中国造像艺术的传统与西方的造型训练和塑造方式两相融合。

      从历史来看,深厚的文脉积累,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浙江美术长河源远流长的不二法宝。

      深入生活,体现滚烫的人民精神

      当我们第一次约采本届金奖获得者沈晓明时,他正在参加学校的下乡社会实践;而采访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盛天晔时,他刚带领学生下乡写生回来。山西是人物画系每年下乡写生的必选之路,盛天晔已经跑了许多年,但每次看到那些留存数百年的古代道释塑像,依然觉得震撼,“仿佛在时间和空间里穿梭”。除了与古代造像面对面,师生们还要走进乡间村落,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以画笔记录真实的生活。

      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是全国美展评选的重要标准,实际上,这也早早根植于浙江美术的根脉中。

      绘画不是书斋中的孤芳自赏,而是应“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写身边的故事,写这个滚烫的大时代。

      上世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代表了“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潮,他还举办暑期木刻讲习会,亲自授课。受鲁迅影响,当时浙江的很多版画学子奔赴各地,将目光延伸向当时的苦难百姓生活,以刀笔为武器,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鼓舞民众斗志的版画作品。从彷徨、呐喊到抗争,中国人的坚强精神与勇气在黑白线条之间让人动容。

      浙派人物画中的人民性,也是其突出的特点。画家们聚焦真实的劳动人民,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劳动者形象: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源自他从小农村生活的感受;26岁的周昌谷的经典之作《两个羊羔》,是在到青海和甘肃甘南等地深入生活后创作出的,画中的藏族女孩温柔地注视着两只小羊,画面洋溢恬静而美好的诗意。这些佳作,都离不开画家深入基层的采风、坚持的观察和写生。

      作为浙派人物画一脉相承的沈晓明,他此次获金奖的作品《金色土地》,也以脚踏实地的态度表达了土地与人民的主题。

      本科毕业后,沈晓明成为了一名警察,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看见他们在不同境遇中努力生活,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母题。重返校园后,他跟随导师前往祖国中部以及西北地区采风写生,对山水与人物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自然山水不仅是知识分子的审美对象,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人始终与土地存在着无法割舍的联结。”之后,他从这个理念出发,创作出了《山河日月》《金色土地》等带有泥土气、生命力的作品。“太行山上徒步远行的老者,深秋收割玉米的农妇,绍兴一家装配厂的女工,每年往返于建筑工地和老家农田的小伙……对于具体的人的表达,是这么多年我所有作品的创作动力。我不是先找一个主题再去找配合的人,而是先发现人,再去找到我的主题。”

      为了鼓励创作者扎根生活,浙江省内各级创作单位不时组织各类采风写生活动,深入自然与人文景观。浙江省美协在省内多地设立“采风创作联络点”,促进艺术家们深入乡村,也为当地人文艺术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美术教育中这同样深受重视,例如中国美术学院贯彻“以乡土为学院”的教学理念,将下乡社会实践列入必修课,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艺术修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盛天晔最想教给学生的道理,他认为,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应对这个世界的能力,即使以后不从事绘画,但掌握能力后,就可以去从事任何职业,应对任何变化。

      正如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世名所言:“艺术最根本的目的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

      浙江美术代代传承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更是心怀人民、心怀世界的博大精神。

      钻研绘画语言,绘就时代图景

      将山水实景抽象为理想的符号,将丙烯等西画材质引入国画之中,以写意的手法和淡绿、银灰的清新色调表现出烟雨迷蒙中的江南农村风光,这是刘文洁于2004年获金奖的中国画作品《物华》;

      融汇贯通中国画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各科以及意笔画、工笔画、重彩等各种画法,发掘并表现中国园林的深厚人文内涵,连续五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得金奖、铜奖、优秀作品奖和提名奖等多个奖项的郑力,每一次的作品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

      将现代动画制作中分镜、故事编排、人物设计等技巧融入连环画创作的洪万里,他的《鲁智深》令人眼前一亮,成为本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中唯一的连环画……

      翻看一张张获奖作品,我们看到了长期浸润在浙江艺术氛围中的艺术家们,有着始终贯通东西的视野,诗性的写意气质,以及与历史同行的激情。

      对绘画的研究、继承与创新,正是浙江美术教育最重视的方向。

      1928年,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高等美术院校——国立艺术院创立于杭州,首任院长林风眠提出“调和中西”,第五任、第八任院长潘天寿主张“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提倡要从传统出新。

      我们看到,浙江几代油画家始终强调创造性地融合中西艺术,将中国艺术精神与现代主义兼容并蓄,一方面呈现出东方文化特有的诗性和写意气质,一方面融入中国的时代语境、讲述中国故事。传统画种也在兼收并蓄中绽放新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顾生岳、宋忠元等为代表的新浙派人物画家,在中国水墨画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素描的造型优点,形成了风格鲜明的“浙派人物画”,在全国范围影响深远。

      “教学的结构性保障,绘画语言研究的长期积累,平时众多展览等创作训练,我觉得这些是我们传承的内在基因。”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总结道。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浙江美术院校,以专业的师资团队和合理的教学安排,形成了良好的学术语境。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来进修并执教动画的洪万里,就深深受到这方面的影响:采用传统中国画工笔重彩的细腻技法,吸收了明清木刻版画的线条风格和明代画家陈洪绶的绘画样式,充分发挥中国画线条的节奏和疏密关系,用色则参考了中国古典绘本中典雅沉着的特点;同时,他还结合漫画略带夸张的造型语言,塑造出性格刚烈又有些憨厚的鲁智深形象,趣味十足。“我希望用连环画的形式,创作出现代人也喜欢的带有传统色彩的作品。”

      如此传承,文脉不断,一代代浙江画家持续丰富绘画语言的内涵,绘就时代的风起云涌。

      集体托举,重视人才培养

      “不要骄傲,你们的成果是集体帮助下取得的,所以你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要不断努力。”在中国美院全国美展总结表彰大会后的聚餐上,几代浙江艺术家相聚一堂,头发花白的全山石先生站起身,对获奖的后辈们说道。

      这是一位老艺术家对后辈寄予的厚望,也是他对艺术传承之路的洞察。浙江美术的蓬勃气象,不只靠艺术家们的单打独斗,也是集体协作的成就。

      为备战本届全国美展,浙江省美协自2023年初就开始了全面的动员工作,发动全省各级创作单位积极参与。省美协、画院等单位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陆续开展看稿会和研讨会,有些还组织了培训、讲座等活动。

      更多的功夫在平时。一直以来,浙江持之以恒地坚持促进美术事业发展,推动文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各类培训研修、创作工程、大型展览、人才培养计划等举措,推动了大批人才的成长以及精品佳作的涌现,为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

      凭借油画《山河颂》获得本届中国美术奖金奖的吕鹏对此深有感触。2017年至2019年,他从江西来到浙江,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2021年,他来到中国美院工作,同年参加了第二届“全山石油画高级研修班”,这几年的学习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卓有成效的影响。

      “当时全山石老师已经年过九十,我们班有26位学员,全老师不用别人帮忙记录,对我们每个人的选题、构思、素材等情况都了如指掌,清清楚楚,给每个人都会提出明确的指导建议。”为期两年的研修班结业不久后,吕鹏开始着手创作《山河颂》,再现1959年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场景。起稿之初不太顺利,经历了无数次推翻重来,遇到瓶颈时,吕鹏想起全老师告诫他的话:“艺术创作一定要高度地提炼,运用绘画的语言去传达出你们在生活中的感受体会。”过往的学习经历,以及多次看稿会上的专家建议,让他的思路逐渐明晰。他调整构图,营造出宏伟的空间感,采用仰视的角度突显人物的崇高,在历史资料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来体现人物精神面貌,通过各种整体和细节的设计,传达出他对两位大师的尊敬之情。

      浙江美术工作者有一个名声在外的称号:美术界的“国家队”,在各级各类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他们成绩优异:如“全国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美术创作工程”“最美中国人——中国美术创作工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等;33件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并展出,入选数量位列全国之首,其中,巨型雕塑作品《攻坚》矗立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广场,且获得本届中国美术奖评委会特别奖。

      当然,这离不开浙江对重大题材创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视。2006年,浙江省实施“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术再现波澜壮阔的浙江历史和著名人物、重大事件。2014年,“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启动,至今已举行4次,共推出101件反映近现代浙江发展成就的精品力作。艺术家们或团队协作,或以老带新,以创作代训,以创作促学,在全省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

      此外,还有浙江省美展、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一年一度的浙江省版画展览等大型展览,激励浙江的创作力量。

      集合全省专业力量的创作工程与展览,对于青年人才成长的帮助显而易见。2018年到2024年这段时间,沈晓明跟随徐默和盛天晔两位导师参加了多个大型创作项目,师生共同尝试和学习的过程,使他想起古代师傅带徒弟一起做工的情形。“导师也会遇到很棘手的问题,也是经过痛苦的思索,一起做很多尝试,最后找到合适的办法。”沈晓明说,“到现在,我在造型、笔墨、构图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这个过程对我来说非常珍贵。”

      在人才培养方面,浙江省文联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与支持下,从2021年至今推出的两轮美术“浙江省文艺名家计划”,目前已成为文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省美协全程跟进美术名家的培育工作,包括名师指导、集中培训、组织专业观摩和采风、主题创作指导、评论引导、搭建交流平台、宣传推广、展示成果等。此次获得了中国美术奖铜奖的邬大勇、应金飞就是首批美术名家计划的成员。

      还有省文联连续实施了12年的“新峰计划”,浙江画院青年创作中心的成立,成为了浙江美术青年人才更大的蓄水池。为了做深、做实,更好发挥蓄水池的功能,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可少。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课程、研修班等形式辅导学员,推动创作队伍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围绕重要赛事、主题创作、名家讲座、采风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前挖掘一批“种子选手”,全面提升浙江省参展参赛组织化水平。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曾指出,如何带动浙江美术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尤其要在继承、融合、创新方面走在前列。

      “我们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奖,而是要让绘画艺术在今天能够加倍地放出光来,使得绘画对人心灵的教育能够展现,使绘画在新媒体时代仍然显示它的精神光芒。”许江说,“什么是大师?大师是褒有时代性、精神性的引领之功,是标志着巨大人文山壑的巍然高峰。我们要呼唤这种大师,时代呼唤这种大师。这正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正是在浙江大地上,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滋养下,艺术家们在这里钻研绘画语言,在历史中打捞永恒瞬间,在土地上讲述人民故事,在宇宙里追问自我定位。如今,新一代年轻人站在浙江丰沃的土壤上,正继承前辈的精神,接续辉煌,生生不息。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