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一览千年。从良渚到敦煌,从广西合浦到河南新县,每到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进入新时代以来,博物馆热潮席卷神州大地,各种颇具特色的博物馆加速“生长”。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必将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1.博物馆事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守护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在考察伏羲庙时强调,“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麦积山石窟考察时鼓励文物工作者“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这些重要讲话精神不仅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公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政府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公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公众对博物馆的期望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博物馆需要不断创新展览形式和教育方式,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博物馆需要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
面对机遇和挑战,博物馆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机构,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深化对馆藏文物的跨学科研究,提升博物馆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创新展览形式和教育方式,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公众素养和审美能力。
2.发挥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传承功能
每一件文物,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民族记忆的珍贵载体,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精神价值。作为博物馆人,不仅要守护这些文物免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更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在保护整理方面,博物馆需要加快保护修复新技术应用,推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科学化。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应用现代分析检测设备分析文物的成分结构、探索文物的质变机理、查明文物在地下的埋藏环境、研究文物在博物馆的保存环境、文物的日常科学养护、文物的修复、文物的年代测定、藏品的复制等。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传承功能,需要不断更新维护设施,采用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精确控制温湿度、光照等条件,为文物创造最佳保存环境。同时,加强与材料科学、生物科技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合作,共同研发更环保、更高效的保护材料与方法,减少人为干预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在展品的收藏上,博物馆应利用数字技术等手段,创新文物馆藏的留存方式。比如,对文物进行高精度扫描与建模,建立详尽的数字档案库,既便于研究交流,又能在实体文物受损时提供复原依据。甘肃简牍博物馆对400余枚简牍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扫描采集,为文物建立永久性、高精度数字化档案,实现简牍资源数字化管理,同时为展馆文物保护提供科学翔实的数据支撑。
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传承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文物保护体系建设,推进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既要明确博物馆事业各方的权责和义务,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又要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和监测机制,包括定期监测、评估和维护等,确保博物馆文物保护常态化、可持续化。以具体工作为例,包括但不限于借助文物普查情况,优化完善文物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和方案,建立并完善文物保护的评估标准体系。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加强博物馆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3.深化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功能
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和展示场所,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研究力量,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突出了博物馆在促进学术研究方面的作用。通过科研项目的开展,不断深化对馆藏文物的研究,能够提升博物馆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博物馆学术研究跨越多个学科领域。在考古学领域,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分类分期,从类型学上揭示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技术进步与文化交流,为重构历史脉络提供实物证据。历史学的研究则借助博物馆藏品,深入探究潜藏在文物背后的历史事件、人物及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公众对过往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同时,博物馆不仅是物质文化的展示空间,也是思想观念的交流平台。通过对艺术品、文献的展示与研究,能够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思考,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术对话。自然类博物馆则更能体现出与地质学、地理学的密切相关性,博物馆收藏的自然标本与人类活动遗迹,为研究地理环境变迁、人类迁徙模式及地域文化特色提供重要资源,有助于建构全面的地质学、地理学知识体系。
挖掘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功能,应在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挖掘博物馆藏品蕴含的多重价值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考古学、历史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共同探索未知,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博物馆专业科研人员需要积极向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寻求合作,建立广泛且长效的科研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博物馆科研事业的发展。通过开展多视角的馆藏文物相关的科研项目,持续不断深化对馆藏文物的研究,提升博物馆学术影响力。需要指出的是,博物馆科研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需要沉下心吸引和培养一批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断拓展研究思路和方向,完善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发展,进而提升博物馆科研的核心竞争力。
4.增强博物馆的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功能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承担着普及历史文化、提升公众素养的重要职责。博物馆通过展览、讲座、活动等方式,向公众传递历史文化知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公众易于接受的知识和信息,推动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培养公众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对于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展示传播形式。通过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公众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VR、AR、数字孪生、实时云渲染、全息投影、裸眼3D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数字艺术展、360°全景展厅、智能导览、沉浸式互动体验等项目在博物馆落地开花,如良渚博物院“云上泽国—良渚文明线上主题展”采用交互技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项“扬帆起航”使用实景体验和虚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采用裸眼3D技术为观众还原了长征场景,让观众获得了身临其境的震撼之感。
增强博物馆的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功能,需要重视加强与其他行业特别是文旅产业的融合,推动博物馆旅游热潮更广泛、更深入、更可持续。比如,青海省博物馆开创了“博物馆+旅游”的模式,推出文创、市集、云展览等。同时,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特色文创IP,积极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将历史文化与城市人文完美融合,让文物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甘肃简牍博物馆立足简牍特色文化和元素,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等手段,开发“大道至简”“永年”等特色IP,推出“永年”漆器等文创产品,让简牍文化更好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这些有益的实践正是博物馆基于对自身特色的准确把握,将科研成果创造性转化的成功案例。
(作者:郑炳林,系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