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诺贝尔奖科学领域的三大奖项揭晓,再次点燃了全球科研界的热情。不少人认为“AI是2024年诺贝尔奖的最大赢家”。
近五年可以说是科技艺术、科幻艺术在中国爆发的五年,各种类型的科技艺术、科幻艺术展览在全国遍地开花,形成了艺术创作和展览体系的新潮流。这种潮流背后是科技、科幻的思想方法对创作者、策展人、展览方、观众共同的思想启蒙。科幻思潮的内在逻辑正是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那么,科幻艺术与今天的技术发展尤其是AI技术的互动关系和内在逻辑,则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
纵观过去的几十年,科幻的图景掌握在好莱坞的运行体系之中,由于其高企的制作门槛,全球发行的商业格局,使得市场上主要是以欧美视角为出发点的科幻想象,大量的东方想象、亚洲想象构成了赛博朋克的美学基础。今天,这种局面可能被改变,AI技术将使得大量鲜活的、低成本的科幻文艺被创作出来,从而挑战原来的科幻运转体系,以扩展我们的未来想象。
2023年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元年,AI应用技术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展,并且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AI视觉领域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这也是与当代艺术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DALL·E、Runway等图像生成模型已经大面积运用于艺术生产制作。
人工智能与人类互动关系的议题也从想象变成了实际的操练。以算法驱动的方式去探讨人工智能,并且影响和改变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将会成为这一波艺术演化的特征,这也是人工智能演化的内在逻辑。用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快速迭代,以人类的选择和干预形成大样本的优化数据,并不断循环这个过程,持续优化机器学习的效率和准确率,以贴合人类的经验和感受。此种浪潮将会蔓延到其他领域,不断与其他学科融合,也会深切地改变现有的艺术生产模式、艺术展览体系。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科幻艺术展览,正是在艺术、技术的演化进程中,以当下的技术来承载和展现对未来的想象、对现实的反思。从下面这些案例我们能看到科幻想象与AI技术融合的多种可能性。
早在2018年,Youtube网红艺术家Taryn与AI合作创作了世界上第一张AI个人流行专辑《I AM AI》,该专辑登上了美国电台排行榜的前100名。Taryn控制并选择参数(即BPM、节奏、乐器、风格),生成式人工智能则根据参数来生成音乐旋律、歌词甚至定义使用的乐器,并深度学习算法,根据统计概率和模式不断输出新的音乐作品。Taryn及她的制作人最终选择并润色作品。在未来,这样的艺术作品生产流程将重新洗牌音乐制作领域的格局。
艺术家Refik Anadol的《消融的记忆》(Melting Memories)从EEG(脑电图)中收集认知控制神经机制的数据,将这些数据通过深度循环卷积神经网络转化成视觉数据,最终驱动装置结合数位绘画、光线投影,将人类的脑内活动转化为变幻的视觉雕塑,重现脑内回忆的运作机制。Refik Anadol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算法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源自艺术家利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Neuroscape实验室提供的先进技术工具进行的实验,以及利用独特算法对数据的解析与训练。大脑神经元的精微变化与转瞬即逝的感觉信息被算法数据化、可视化,呈现出波澜壮阔的脑内景观。
在Heather Dewey-Hagborg的作品《你如何看待我?》中,他利用对抗算法,经过几百次的迭代,生成一些抽象的图形,却能够被人脸识别软件认读为他自己的肖像。这个图像看起来不像任何人的脸,从而规避了摄像头、监视器对人类个人隐私数据不断读取并收集的风险。这个作品试图利用机器学习的算法去对抗机器学习算法本身,有着强烈的媒介反思属性,也深度触及了智能社会对个人数据的控制。
此外,更多非专业的艺术家、创作者通过AI工具生成了大量不同艺术风格的科幻影像,去展现他们想象中的科幻世界。这些数量极大的生成式艺术将生产科幻的权力从好莱坞团队和专业视觉艺术家手中解放出来,形成大量鲜活的、充满视觉张力的科幻视觉资源。在可以想象的未来,科幻将从重投资的好莱坞生意变成人人都可以创作的便捷生产流程,生成式算法将极大地丰富科幻的版图。
在不远的将来,科幻文艺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等跨学科技术将相互交融,共同推动艺术创作形式和内容的突破,并且不断地深入现实、重构现实。其中不但有创新的机遇,也有版权归属、数据隐私等等方面的困境,需要创作者、艺术体系和社会机构共同面对。AI不仅是科幻艺术的工具和载体,也将逐步成为未来科幻叙事中的重要角色和创作主体。
叶楠(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