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动画学者圆桌论坛暨第十九届“五十六个月亮”西部数字动漫节学术论坛日前在西华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影像的文化价值与知识体系建构”,由西华大学、四川省高校戏剧与影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海口经济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
西华大学教授屈立丰表示,本次论坛将动画学研究视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而非一个独立自主的建制学科,力图在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媒介理论、文艺美学等多学科参照系中观照我国动画、游戏行业领域的最新发展与知识生产。对于动画影像,学者们至少采取了理论辨析、游戏观照、当代艺术、传统美学、数字人文五种方式展开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动画人才培养也面临着知识保鲜期变短、艺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大以及邻近产业虹吸效应明显等挑战,他提出人工智能作为强大的模仿者,将替代动画制作的多个环节,但在讲好原创故事以及创造情感共鸣方面,人类将不会被取代。
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评委会主席、动画系主任王昊看来,中国动画虽数量与质量渐次提升,但精品较少、国际认知度有限,国产原创动画应积极主动表达本土价值观,全力推动中国动画从借鉴模仿迈向自主创新,在国际舞台绽放光芒。她还深入阐释了北京电影学院在培育拔尖创新动画人才、全方位提升影像价值、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精心构建多元动画格局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主任周红亚将中国网络动画发展历程精准划分为开拓期、沉浸期、文化自觉期,深入剖析其不同阶段与青年亚文化的独特互动模式。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邓剑着重探讨了“晚近中国电子游戏里的感性之一种:无条件的被爱”的主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黎杨全探讨了网民阅读文学受游戏心理强力驱动、文学活动凸显游戏化特征的时代趋势,全新构建的批评范式涵盖重视游戏功能、巧妙构建“文本—表演者—读者”结构、从游戏性深度剖析文本及充分发挥价值导向作用等核心维度,为文学批评开辟崭新视角,有力助推理解数字文学全新趋势。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聂欣如剖析了近年来动画学研究出现的“动画纪录片”概念及其争议历程,聚焦分析了该概念围绕真实性、纪录片材质、索引性展开的争议。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教授刁颖聚焦中国早期动画发展重镇之一——大后方重庆动画创作共生格局及深远影响,中国电影制片厂、重庆励志社、金陵大学理学院动画团队在其研究中鲜活呈现,各具鲜明特色且相互独立协作,这些团队在作品创作、抗战宣传、理论演进、人才培育等方面的贡献跨越时空,持续传扬。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大湾区影视学院电影学系主任邱禹明讨论了中国动画电影评价体系构建等重要议题。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骆平力图在影视视域下动画与游戏关系的探究中,聚焦其在实践中的交叉融合变局,进而精心构建理论互鉴的全新境界。
重庆市文联副主席、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段运冬聚焦时代变革中影像艺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锚定社会政治变迁、数智技术革新等关键因素促使影像艺术做出的调适转型,精准深度剖析当代影像艺术在逻辑架构、表达范式、美学范式层面变与不变的特质,探讨影像艺术在此调适动态过程中持续拓展边界、创新表达手法、塑造独特美学风格、精准映照时代精神内涵、强力推动艺术创新发展的新浪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探讨了“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构建”,分享了依托他所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所构建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构建的标志成果——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建设。李道新团队以高质量数据资源集成与自主性知识体系打造为核心目标,于影人年谱精编、计量电影学创新等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通过精心组织知识社群、高效开发智能工具、匠心创建共享平台、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深度整合各方资源、培育专业人才、创新研究方法,为电影学术繁荣与产业升级筑牢坚实支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指出,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不仅仅是讨论电影艺术的特质或评论具体影片的美学风格,而是将电影的本质属性提升到学科建构的层面,进行深入的电影理论研究。要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平行线上,确立属于自己的电影本体概念——包括光影、影戏与影意三个相互关联的核心概念,只有在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系框架里讨论中国电影美学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借鉴意义的时候,才可以真正发现对中国电影行之有效的创作思路以及相关的艺术批评维度。中国电影美学体系的建构,可以为中国动画学领域的知识生产提供有效镜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