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十光《姐妹情》 漆画 1991年
【摘 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人类正悄然迈入元宇宙时代。当下,与人类产生紧密关联的事物都以数字形式呈现于二维屏幕或全息空间当中。由此,我们对事物有了更为便捷的认知方式,却也失去了实体感官的物理与生理体验。因而,漆艺从业者亟须思考如何借助数字信息技术盘活传统文化,秉持守正创新理念,以切实可行的实践推动漆艺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系统地梳理漆艺发展历程,明晰漆艺的精神内核,把握物质寓意的新变和本质精神的表达。在物质层面,艺术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实验并分析创作媒材,以期在当代语境中更好地领悟其文化内涵与精神映射,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精神层面,艺术从业者应当基于时代特质,通过艺术创作本真地表达艺术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与时代精神,助力漆艺事业创新发展。如今,漆艺事业呈包容多元、兼收并蓄、精彩纷呈之态,金属箔作为漆艺作品中常用材料,无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兼具画面装饰、情感表达、文化传承及精神传递等多重功能。金属箔于漆艺创作里,不仅可以助力装饰、构建独特视觉审美,还蕴含创作者思想情感表达与时代精神映射的隐喻内涵。笔者将围绕金属箔在漆艺创作中的质色表现、形式建构、情感表达及文化内涵展开深入剖析探究,探寻其运用技法、表达方式与审美体验。
【关键词】金属箔;漆艺;情感表达;文化内涵
金属箔在漆艺中的运用历史与文化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金属箔在我国便已广泛运用于工具、兵器、明器及礼器等领域,这主要归因于金属箔兼具经济美观的实用价值与强大的精神影射、情感表达等象征功能。金属箔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至商代晚期,至周朝快速发展,于秦汉时期达至鼎盛,唐宋之际持续发展至今。在古代,金属箔主要应用于宗教建筑、佛像雕塑与绘画艺术之中,在皇室和贵族的礼乐、兵器与生活器皿当中也较为常见。以金箔为例,其用于皇室礼器彰显皇权威严,用于宗教佛像、壁画装饰凸显肃穆庄重,用于兵器体现所有者荣誉身份。当下,金属箔运用范围持续拓展,在功能性与象征性上也有了新的发展与定义,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就艺术创作而言,金属箔已融入漆艺、中国画等多样艺术形式中。国外金属箔使用历史与我国相仿,其起源早,可追溯至古代时期,尤其在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希腊等地,至10世纪前后达到顶峰。近现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更为常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主要有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日本艺术家加山又造等。 综上可知,金属箔的运用历史深远,具有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双重属性。
金属箔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影射
金属箔作为艺术创作中特殊物质媒材,蕴含何种文化内涵,又是怎样实现精神影射的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对金属箔的运用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在艺术创作里,精神与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与思想情怀抒发至关重要,创作者需借助媒材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达成这一目标。故而,情感表达与精神内涵是艺术关键审美特征,在艺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1]。
在我国,金属箔的广泛应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用于礼器、兵器表面,起到装饰美化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宗教塑像与壁画蓬勃发展,金属箔成为宗教装点重要材料。至唐代中期,成为宗教艺术主要媒材。另外,宫廷画院画家常以金属箔、金属粉装点画面,迎合皇室追求富贵臻美、华妙庄严、皇家气派的审美偏好。自唐以后,历代营造学家、艺术家与匠人将金属箔运用推向新高度,既美化装饰生活,又发挥精神影射作用。人性共通,在外国,金属箔的使用亦相当成熟,古埃及木乃伊装饰、中世纪教堂壁画、手抄版经书便是例证。虽然通过艺术史的梳理可以窥见金属箔的发展历史与价值,但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其又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殊审美内涵和时代文化印记,呈现出新颖、多变、兼容跳跃的勃勃生机。
金属箔由各类纯净或合成金属锻压捶打制成,不同箔料加工方法有别,颜色、质地、分量各异,对应使用途径亦不同。比如纯金箔,质地纯净、色泽金黄、性质稳定,兼具稀有性、神秘感与贵重感,常用于装点皇室,彰显地位尊卑、象征皇权威严,如北京故宫便是典型案例。在宗教艺术领域,金箔广泛用于佛像贴金、壁画装饰及建筑装点,其中以甘肃敦煌莫高窟中的《美人菩萨》较为突出,堪称经典。《美人菩萨》绘制中,古代匠师用沥粉贴金技法在其头冠、项链、耳饰等首饰处点缀金色,以区分地位尊卑,凸显主体形象,既达到经济美化目的,又强化内在精神力量,搭建神、人、创作者与观者间的精神桥梁。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创作者运用金属箔兼具外在装饰与内在隐喻双重作用,令观者获感官刺激与心灵震撼。因此,金属箔以其独特的艺术面貌常见于宗教佛像壁画、贵族陵墓明器和皇室园林宫殿之中。
在当代艺术中,金属箔运用愈发广泛,在中国画、综合材料绘画、漆画等均有身影,如陈金华教授所作漆画《鸿雁展翅》大量使用金属箔,其具象呈现的横向巨幅风景漆画中,前景水面与中远景山峦采用彩塑堆漆贴铝箔再髹漆磨显法制作,借铝箔稳定、高光泽特质作主要色块,以写意手法先堆塑贴箔再打破磨显,突破具象写实禁锢,寻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方式,画面构图平稳厚重、物象灵动真切、色彩沉稳神秘、线条变化丰富、漆本体语言鲜明,情感表达与物象呈现完美融合,立足当代审美视角,创造性运用金属箔
定格精神美。
综上,金属箔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影射具备三个特点:其一,具特殊媒材属性与精神影射能力,光泽度高、反光性强、稳定性佳,用于漆画创作兼具装饰美化与精神表达功能,观者在不同角度、环境、光线、心境中观看会产生不同的观感体验。这种复杂且细微的感官变化会让观者产生观看活化艺术作品的感受,契合创作者与欣赏者的精神共鸣诉求。其二,承载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内涵,艺术家创新运用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歌赞时代。其三,金属箔兼具经济优势与隐喻转换、情感表达长处,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媒材,也是其之所以频繁出现在各类艺术作品中的主要原因。
金属箔的象征与审美意蕴及其变化
“意蕴”指艺术创作主体赋予艺术作品内在含义或意味。总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创作媒材与“意蕴”的关联,体现各类艺术物质属性,如音乐的节奏旋律、绘画的笔墨色彩、舞蹈的身形动态、文学的文字语言、雕塑的金石土木等。也就是说,各类艺术表达都是基于材料语言、特质,融入创作者个人理解,构建其艺术作品中的物质材料意蕴。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其作品中向观者展示了物质材料本质特征和审美意蕴,中国艺术家潘天寿的作品彰显了中国画的笔墨意味[2]。金属箔以其特殊的媒材属性而具备多元艺术表现功能,其是艺术表现的重要精神载体,也是艺术创作者表达情感、体现主体精神、寄寓审美和象征意蕴的重要工具。
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曾在《观道:古代画语略解》中写道“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3]那么,金属箔作为漆画艺术创作的关键媒材之一,从古至今经历了怎样的象征与审美意蕴的转变呢?下文以乔十光先生的《姐妹情》作具体剖析。
乔十光先生是我国现当代漆画艺术事业奠基人之一。在他的引领下,中国漆画从业者仅用了一代人的探索实践,就完成了中国现代漆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装饰艺术到纯艺术、从漆器到漆画的蜕变。[4]乔十光的代表作品《姐妹情》即体现出金属箔在漆画艺术中的象征性与审美意蕴。该作品以竖构图展开,运用平面装饰手法描绘两位少数民族少女在金色碧波之上梳洗的场景。其背景采用大面积的银箔罩金法制作,是实际意义上的象征性表达。该表现手法既意象地表现了宽阔水域的波光粼粼,又体现出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蕴。其制作过程为先平涂打捻制作基底,然后采用多遍髹漆做下层,再贴银箔复髹透明漆完成上层,最后通过磨显擦漆完成。此制作方式既可以极好地表现出水面效果起到象征性表达作用,又具备中国式意象审美意蕴,可谓内容与形式、精神与思想的高度融合。
至现当代,艺术不囿于传统,亦不限于特定的服务对象。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鉴戒贤愚,怡悦情性”[5],转变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现当代艺术功能的转变得益于时代的发展,人们从封建和宗教势力的禁锢中挣脱出来,有了更接近于真实的、内在的、人类本性的艺术追求。
结 语
金属箔作为艺术创作的诸多媒材之一,有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材质美感特征和艺术审美意蕴,因此其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创作与工艺美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艺术先辈改良并运用金属箔,实现了从外在装饰到内在精神寓意、思想表达的跨越。那么,作为当代艺术工作者,我们不仅要通过欣赏以往经典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感受,也需经由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洞见其内在动力结构,以期明晰其外在形式美感,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张导曦.现代重彩画金属箔表现技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3]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4]乔十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漆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
(作者系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