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维也纳举行的国际造型美术协会会议就“版画”给出定义,成为此后国际认可的标准: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门类,版画是艺术构思后,以刻刀或化学制剂在木、石、铜、锌等版面上蚀刻后,再通过制版印刷诞生的作品。
版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复制技术与艺术表现力,历经数百年的演变,依旧保持着其独有的魅力。从最初的木刻、铜版到现代的丝网印刷,版画的技术不断进化,但其艺术价值从未因复制而折损。相反,正是因为版画可以“复制”的独特属性,让它成为时代刻痕,成为连接起普通大众与艺术大师之间的桥梁。
近日,“海纳百川——首届青岛版画新锐展”与“岁月心痕——青岛画院40年版画作品回顾展”在青岛举办,一幅幅版画作品,从美学的意义上提供了绵密丰富的时间信息量,让观众通过版画这一艺术路径,欣赏到了小切口、大纵深的美学时代历程和青岛美术界的地域画派风貌的剪影。
版画的时光印迹
在“国油版雕”四大中国传统美术门类中,版画的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许多画种都曾向版画“取经”。外国的许多艺术大师也都涉猎过版画,毕加索更是出名的版画大师。他常把版画的艺术语言运用到油画中去,以至于一些油画看起来简直就像套色版画。
“中国版画起源于汉代,在唐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明清达到高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自1931年至今,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在我国已经度过了90余年的岁月。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青岛大学艺术学院督学窦凤至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新兴版画的成长期。这段时期的客观环境和社会条件,给版画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当时的解放区美术界,木刻成了一枝独秀的鲜花,其艺术成就也显得更加辉煌,影响及于国内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版画与国画、油画、雕塑的管理指导被纳入中国美协,使版画创作达到了空前高度,这种成绩集中体现在三大地方学派的作品上,即以李少言、牛文等为代表的四川黑白版画,以晁楣、张祯麒等为代表的黑龙江北大荒油印套色版画,以吴俊发、杨明义等为代表的江苏水印版画。此外,赵延年、刘旷、赖少其、刘晓刚分别代表的浙江版画、陕西版画、安徽版画、山东版画,都以不同的地方特色丰富了版画创作的面貌。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版画一直在朝着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的版画既有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形成的版画风貌的继承,也渐渐有了对以往版画语系的超越。版画的时代性减弱了,不少创作者开始探求纯粹的版画艺术语言。”窦凤至介绍,比如著名军旅画家陈辛一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大量海军题材的版画作品,在影像资料匮乏的年代,这组版画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海军筚路蓝缕的历程。当下,版画已成为一种材料多元、场域新颖的当代艺术载体。当代版画的多元与跨界发展使艺术的边界渐趋模糊。基于网络的信息革命,版画以从未有过的技术方式,将全球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置于个人移动终端。新材料的发明与新媒体以及数字技术的注入使未来艺术充满了想象与内驱动力。不过,目前版画依旧还未从对绘画的依存转换为共生关系,还遮蔽在绘画巨大的羽翼下,尚未脱离绘画既有的视觉语义范畴,从形质到精神都没有和绘画脱离依附关系,版画创作思维还遵循从绘稿到印刷技术实现的既定模式。
好的版画是对生活的新鲜认识。近年来,当代版画展越来越多,而且在逐步升级。比如以当代艺术见长的青岛海信广场艺术中心,在年初推出了于晓冬这样的前卫数字版画家。早在2002年,于晓冬就将数字版画选作了自己艺术的研究方向,成为最早一批探索数字版画的青年艺术家。这些年,他始终在数字版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打破固有的创作模式,尝试和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作为中国最早的数字版画研究人和创作者,于晓冬对这一领域充满了热忱。这得益于他多年的教学、创作实践和文化思考的驱动。
鲁迅美术学院绘画学院版画系主任夏强认为,在很多当代版画展上,很多年轻版画家从技术的角度会融入一些新的东西。版画虽然有一定的壁垒,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向前走是大的趋势。从木版到金属版,到后期的石版,到20世纪80年代的丝网版,到综合版,现在又有数字技术的介入,版画可以说既小众又大众。对于版画的新生代来说,坚守版画的价值,找到自己的表现路径和价值,比迎合市场更加重要。
版画的青岛印迹
在AI时代版画艺术如何能够挺立潮头、彰显个性?画家们也用自己的创作作了回答。“海纳百川——首届青岛版画新锐展”暨“岁月心痕——青岛画院40年版画回顾展”上,来自全国的200余幅新锐版画令人耳目一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岛的版画艺术履迹。
入展画作中,既有木刻、石版、铜版、丝网等形态,也有刚刚兴起的数字版画,展现了当下版画的创作风貌。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既有对传统版画技艺的精湛传承,也有对新媒材、新技术的大胆尝试与跨界融合,展现了当代版画艺术的无限可能与创新活力。艺术创作需要良好的创作土壤,青岛版画创作多年的持续性、包容性、多元化,又一次集中吸引着国内版画学术界以及众多版画新锐人士的共同瞩目。
“海纳百川——首届青岛版画新锐展”的成功举办,预示着青岛已经逐步成为传统版画与现代版画艺术的交汇之地,也是国内新锐版画力量展现自我艺术成就,探索当代版画艺术语境与当代版画艺术变革的前沿与平台,同时再一次促动青岛成为国内版画界、版画新锐们呈现自我艺术创作和学术价值的窗口和平台。
“青岛版画艺术的普及和创作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脉络,从老一代版画艺术家陈国贵、张白波、徐修武、杨越,再到于晓冬、冯潇、胡姬丞等等青年艺术家们,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版画这个拥有久远历史的世界性造型语言,同时也是文化和艺术传播推广较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里延绵不断、星火相传,不断地创造着各自的辉煌。”2024首届青岛版画新锐展的策展人袁谦本介绍,20多年前,青岛在全国举办了首次“青岛国际版画双年展”。此展在国内外艺术界、版画界影响极其深远。以此,更加奠定和延伸了青岛版画在国内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强化了青岛本土版画艺术家的创作触角和创作视野。
青岛一直是版画的热土,也曾诞生过许多著名版画家。尤其青岛画院自建院以来,就非常重视版画方面的创作和人才培养,涌现出一批专业版画创作者、全国知名版画家,他们创作了一批讴歌祖国、歌颂时代、表现青岛自然风光之美和淳厚风俗的优秀版画作品。
“1999年,青岛就召开了由中国版协主持的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展。特别是颁奖活动可谓豪华,1940年以后出生的很多优秀版画家齐聚青岛,给青岛版画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接着第二年就是国际版画双年展,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国际双年展。”版画家张白波真切回忆了青岛版画历程的高光时刻之一。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原委员范敏教授认为,在版画界,新锐主题的展览特别吸引人。因为新锐参展人的思想、表达方式、语言都非常多元、活跃,他们关注社会的视角也跟传统或者老一代的版画家们不太一样。“我觉得那种鲜活性非常值得称赞。”范敏表示,这种展览的重要特点就是耐看、有潜力,也代表了版画发展的趋势。青岛版画基础非常好,也做过中国最早的一次国际版画展览,这些基础都非常雄厚。“我想今后青岛能在版画这一方面做更多的平台,特别是青年艺术家们有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这样就能更好地把版画推广到大众,推广到社会。因为版画还是一个很小众的画种,它的群众基础还是比较窄,需要社会,特别是一些艺术机构,去积极推广或者是搭建这样的平台。”
在国内的版画艺术图谱上,青岛版画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和优势。像张白波、陈国贵、杨越、徐修伍、邹晓萍等都获得过鲁迅版画奖,这是一座城市发展版画艺术的潜在优势。中国美术家协会插画装帧艺委会副主任武将与青岛渊源颇深,他表示,这座城市还将本土的版画气质扩展到全国。像杨越在中央美院任教,又在版画艺委会做了很多版画展览。杨越的个体艺术样板,或许正是青岛给予中国版画以及当代版画的文化力量。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副主任李秋实在这次新锐展上提出三个概念,第一个是版画思维,第二个是实验性,第三个是实验版画。尤其是实验性的问题,他认为:“现在年轻人所做的作品好多时候都是AI生成,直接输几个关键词就完全能够把图像做出来,然后翻刻。这样生成的会是什么作品?对于当下新的技术、AI技术带来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这个也是我在思考的。我觉得无论版画未来怎样,可以从新的技术、材料、手段、内容,包括观念,包括跨媒介,都可以去尝试,我觉得版画的未来一定是非常好的。”
他表示,青岛的新锐展呈现一种新的面貌,从技术语言、版画语言上,到表述审美内涵上,都是一种进步,在技术上非常精湛,耐得住性子。现在业余版画很少了,基本上都是学院版画,包括社会上的版画家也是学院出来的,都受过严格训练,所以在版画语言技术方面确实是前几代不可比的,因为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和良好的条件去学习钻研,特别是和国际接轨,借鉴了很多国际的东西,这一点很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