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别具一格的服装——“坎噶”(Kanga)
    2024年11月13日 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静愚 热度:0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我在北京甘家口百货商场的棉布柜台偶然发现布架上挂着一条色泽鲜艳、图案别致的“台布”,不由得走上前仔细观察,当我一眼看出印在“台布”中间下方位置的一行斯瓦希里语短语“Mfurahishe Mgeni”(意为:请热情待客)时,不禁激动地说:“这不是台布!它是东非妇女的服装,叫‘坎噶’(Kanga)。”柜台周围的妇女向我投来了惊异的目光,好像在问:“明明是块方布,怎么会是服装呢?”

        一块“坎噶”布把我带回到了遥远的东部非洲——我曾工作和居住生活了30多年的坦桑尼亚。那里终年阳光灿烂,气候炎热,妇女们无论老少,也无论她们生活在城市或是农村,都以质地轻薄柔软的“坎噶”布代替衣服,它是东非妇女最富有特色的服装。“坎噶”服由两块图案大小一样的布为一套,每块长1.5米,宽1.15米。穿着时,一块围在腰间系牢,底部拖至脚面,另一块披在肩上或蒙在头顶,自然垂下。城市妇女一般内穿连衣裙,外面围上“坎噶”,农村妇女则只用两块“坎噶”遮体。作为日常服装,“坎噶”售价不很贵,所以普通妇女都会有好几套“坎噶”,家境富裕的能有十几或几十套,也都不足为怪的。

        “坎噶”布的设计具有鲜明的非洲特点,设计师们大胆运用纯色,画面色彩缤纷、亮丽夺目:热烈的红、明亮的黄和清澈的蓝是它们的基本色调,当然更有布满大地的土红、深褐、橘黄以及大自然植物中各种色调的绿,使人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草原上,妙不可言。“坎噶”的图案内容设计更是丰富多彩,有反映非洲人民劳动生活的场景,也有描绘非洲的特产植物和庄稼,如用芒果、腰果、木薯、老玉米的图案作装饰花边;更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用名人头像作为中心主题画面,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纪念。如一款为坦桑尼亚第一任总统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设计的“坎噶”就是非常有特色的纪念版,承载着人民对领袖的缅怀。另外,每逢重大节日或国际性活动时也都会设计一批有纪念意义的“坎噶”,比如,为纪念“世界粮食日”,生产了印有“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字样的“坎噶”,在庆祝民族独立纪念日时,又有象征独立的火炬图案的“坎噶”投入市场。

        正如我们中国妇女喜欢收藏流行花布一样,非洲妇女常常为能收集到最新花色的“坎噶”而欣喜若狂。每当我去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商业街,站在琳琅满目的“坎噶”布柜台前时,总会被那些立意新颖的画面吸引。受到那些正在选购“坎噶”布的非洲妇女的感染,在我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对异国民族艺术欣赏的冲动,每每毫不犹豫地挑选几套拿下,于是,在我个人的非洲艺术品收藏中又增添了新的品种——“坎噶”服。由于斯瓦希里语是我在大学时的主修课,每当看到“坎噶”服上的斯瓦希里语谚语时就感到十分亲切,也引起了我进一步了解它的欲望。

        “坎噶”如何成为东非妇女的服装,使我充满好奇。“坎噶”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非洲东部沿海地区。据记载,是当年桑给巴尔岛的一些时尚妇女从布店售卖的花纹桌布中受到的启发:剪下6块桌布进行拼接,组成长方形,围在腰间。当年这种布料也用于做手绢方巾,由于质地轻柔透气,女孩子们也常常选择各色图案的方巾缝制在一起,围系在身上争奇斗艳。

        葡萄牙商人从中得到了启发,构思设计了新的商品。他们把手绢尺寸加大并规范化,起名叫“莱索”(Leso),并很快普及,取代了其他类似布匹,占领了市场。不久后,一位非洲本土布店老板开始自己设计图案,印染在相当于6块手绢大小的布上。最初的图案很简单,图案仅装饰在布块的四周,中间部分以黑色为背景,上面布满白色斑点。当时有人形象地称这种花纹的布为“坎噶”(Kanga),因为Kanga是一种身上长有黑色羽毛并带有白色斑点的珍珠鸡的斯瓦希里语的名字。

        “坎噶”布的设计经过近200年的发展演变,从起初的简洁斑点图案发展到如今的花色繁多、设计精美、色彩丰富,开启了独具非洲特点的新阶段。

        20世纪初期,印有斯瓦希里语谚语、警句、成语等的“坎噶”布开始出现,标志着“坎噶”服走进了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服装业新时代。据记载,这一款式是肯尼亚蒙巴萨一位著名的本土商人发明的,他叫Kaderdina Hajee Essak,也叫“Abdulla”(阿卜杜拉)。那时期,但凡由他出品的“坎噶”服都明确地印有“K. H.E.—Mali  ya  Abdulla”的商标,并在每块布的中间下方位置印一句谚语。如在尼雷尔总统纪念版的“坎噶”布上的一句口号“Majonzi  tunayo  Tanzania”意为“我们面临新挑战”,鼓励国民继承领袖遗志;还有“Ugumu  ni  Maradhi”意为“克服困难就是战胜疾病”,“Malezi  Mema  ni  Neema  Kwa  Mtoto”意为“良好的养育是给孩子的福祉”。这些富含哲理而又充满正能量的谚语、短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提高文化素养。最初,这些谚语文字都是阿拉伯文字,后来都改用斯瓦希里语。这一改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大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层级,“坎噶”服是非洲人民的伟大创举,已载入人类服装发展的史册。

        30多年前非洲“坎噶”布在中国首都市场的出现,为我们了解非洲人民的生活习俗打开了一扇窗。自然,中国妇女不会购买它当服装,但把它当作具有异国风情的艺术品装饰在生活中或许会带给我们别样的艺术享受。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