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岳敏君:时髦的耶稣在笑啥
    2011年10月05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岳敏君的“笑脸”被山寨的到处都是,可是真正“笑脸”原作其实从未在国内认真展出。6月,佩斯·北京将第一次为大众呈现“笑脸”系列个展《路》,六幅大尺寸油画拼贴出耶稣苦难的一生,或者,是“玩世泼皮”而多姿多彩的一生。



        来到通州岳敏君的工作室,此次即将参展的作品靠墙并排站着,虽然空间极大,但第一次见到笑脸的大尺寸原作还是非常震撼,跟印在杯子和卡片上完全是两回事。



        “这一次我画的是一个贯穿的故事,讲的是耶稣的一生。”岳敏君用“笑脸”和场景两个系列重新解构了西方宗教名画,从人物状态到场景画作结构完全按照名画原有的姿态,只是细节全部改换为“岳字牌”。



        像《头戴荆棘冠的基督》、《下葬》,画面所有角色换成没心没肺大笑着的岳敏君自己,并且选择了红黄蓝绿等丰富的颜色,每个人都有单独的色彩。“大部分的宗教绘画都是很痛苦的表情,让人心里不舒服,精神化很强烈。我就想要把它画得时髦一点,亮丽一些,看着舒服。”而以场景系列风格所画的如《受胎告知》,理所当然地把宗教名画中的人物去掉,剩下空荡荡的场景有点刺目地自说自话。



        突然想起画宗教故事,这让人怀疑岳敏君是否有了新的宗教信仰。



        岳敏君笑着否认,“我不信仰这个东西,当时就觉得基督教好像越来越成为一个讨论的焦点。学术界希望通过对西方宗教的研究,得出社会民主的程度是否与之有关。比如有人会说中国没有民主进程,是因为没有这个根基。”另一方面;岳敏君有着亲身的经历,也让他感觉基督教不能被忽视。



        十年前岳敏君坐飞机去荷兰,身边坐着的是一位50多岁的冰岛女人,穿着异常朴素,透着饱经沧桑的质感。突然她开始说起中国话,口音标准到不行,岳敏君跟她聊天,才知道她一直在西北已经好多年。一路上讲述她遇到的各种事直到下飞机前塞给岳敏君一个小册子,“哦原来她是个传教士。但这事都是十来年前了,估计现在基督教徒肯定不少。”



        “其实到底有多少人信,到底与民主进程有没有关系,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只是觉得西方宗教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要,我想把自己关注的问题提出来,这是个需要思考的东西。”



        从两年前在今日举办的个展《公元3009之考古发现》,到这批有极强基督教形式感的创作,岳敏君一直没停止思考和折腾,而下一次展览的作品,也已经在画室中有了基本的雏形。



        Q&A:我想站在中间说话 TO:这次展览的作品规格还是挺大的。是,年纪差不多了,趁着能画得动再画两年,过几年就画不动了,爬梯子什么的有点儿疲惫,精力不行跟不上了。



        TO:像这次耶稣的故事,“笑脸”系列因为有符号在,观众一定第一反应就是你的作品,但是场景系列可能要稍微熟悉你的作品的人才知道。关于符号,到底有没有束缚你的创作?我的符号没有束缚我,是观众被束缚了,我自己无所谓的。因为公众会受符号习惯影响,对别的系列作品有一个拒绝。不管表面怎么变化,其实艺术家内里的东西是逃不掉的。



        TO:你的“笑脸”就是你的自画像,现在画的是不是老了些?嗯,老了的自己。



        TO:下一批作品有“笑脸”吗?没有,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我把文字组织成了迷宫,黑白的风格看起来像是传统文化的感觉。



        TO:这一次画西方宗教文化,下一次又关于传统文化,你怎么看东西方文化?在你脑子里是不是也有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有相通也有对立。我觉得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是道教文化,它是最注重自然规律和科学的。至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可能是我们定位有问题,把自己定在东方文化的极端的位置,和西方都是对立的。这不太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阴阳和谐。中国不应该算是东方的国家或者西方的国家,只有把自己变成中间的国家,左手揽着东方,右手揽着西方,心理上才没那么纠结。我自己也想找一个中间的位置,也是刚琢磨这个问题,还有点乱。



        TO:黑白色的迷宫的这批作品有点中国传统绘画的感觉,估计展览的时候人们会说你回归传统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那是批判,批判每个人都集中在自身的空间里过于闭关自守。



        油画属于西方审美体系,当代艺术大部分是油画,等于在人家的审美体系里面,有些人会质疑艺术家按照西方的审美标准来走,有点迎合的意思。



        不光是艺术,包括音乐什么的,西方都有话语权,包括政治。我们无非就是想超越西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傻逼民族,那么如果你聪明的话,你创造的东西应该有全球性,不能只在上海北京有作用。当然更不是迎合,要创造新的文化,对全球都有影响,可能要考虑得整体一点,吃的苦头也多一点。有些艺术家可能做的东西不错,但是花那么长时间那么努力却不知道人家已经做过很多次了,所以结果就是烟消云散。还是得站在全球的角度看。



        佩斯·北京,岳敏君|路 6月11日 至 7月16日

      相关标签: >>艺术资讯| 岳敏君 中国美术学院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5(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