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又一次想起了五年前创作《抗战老兵》四联画的前前后后。我们今天生活在中华民族崛起、经济富强、人民幸福的新时代,怎能忘记7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为我们流血甚至献出生命的先烈们。我画的4位抗战老人的巨幅头像,是千千万万抗日战士的缩影,当年在中国美术馆“铸魂鉴史·珍爱和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上,挂在“珍爱和平”板块的正厅迎面墙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广受好评。
孔维克在微山为抗战老兵写生收集素材
记得当时为了创作这幅作品,我翻阅了大量史料,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战役,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穿越历史的尘烟展现在我眼前。但选取一个什么角度、如何立意如何去表现这个在每位中国人心中都沉甸甸的题材,却让我颇费思量。最终我在选材及创作时,定格在一张张个性化的面孔上,因为从无数个人中筛选的这四张脸上写满了催人泪下的人生故事,那是一副副写着民族记忆的脸,有当年的战火硝烟,也有日后的岁月沧桑。这是一群普通的人,但在平凡中展示了崇高;这是一群不幸的人,他们的不幸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这是一群可敬的人,因为是他们力量的凝聚,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民族魂”。接着我拜访了一些专门拍摄、采访抗战老兵的记者们,掌握了大批的间接素材,同时在他们的引导下走访了几位幸存的抗战老兵,并去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观摩考察。在这个过程中内心被不断地撞击着,让我穿越风雨岁月,直抵那炮火连天的烽烟岁月,接受了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这四位很有代表性的抗日战士,从身份上讲,赵清伍是一位八路军战士,另一位耿介是黄埔军校老兵,再一位王学敏是国民党老兵,还有一位田淑峰是后勤保障人员;在知识结构上,两位是受过或多或少的文化教育,两位是青年农民当兵,后来又成了普通的农民。他们是那场战争形象的象征,是战争与和平的亲历者,更是世纪风雨变幻的见证者。
《岁月沧桑——抗战老兵》
在这次创作中,我从艺术上、技法上进行了探索、思考和突破,在当时的创作札记中,我这样写道:
手是肖像画中的重要表达手段,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就有“手是第二张脸”的说法。在动作设计上我安排了两位老兵行军礼,两位做捂嘴、耳的自然动作。八路军士兵和国民党士兵行军礼有不同的姿势,不同的军仪彰显了不同的个性和历史的痕迹;那个捂耳的老人紧闭着不堪回首的双眼,被炸断无名指的双手似乎努力隔绝着回忆中的轰轰炮声;捂嘴老人的那双劳作了一辈子的手如根如瘤,唯恐失语惊怕来人。那只被日本人炸瞎的眼睛是民族苦难的记忆,那只残存的右眼却炯炯有神,想努力看透后半生的变幻风雨。
我把他们画成了比真人大十几倍的巨幅头像,力图加强视觉的巨大冲击力,产生震撼心灵的效果。画面放大后既带来艺术表现的难度,也会增强艺术的效果。巨幅头像会使面部的细节增多,结构和笔墨关系变得更错综复杂,要仔细分析充分表达,这就要求我在人物造型和笔墨刻画上下较大的工夫,这四幅头像每幅都反复画过五六遍。同时,一些局部的象征意味会徒然加强,如像黄土高坡的额头,似老根树瘤的手指、如枯树老皮的手背、如山似岩的下巴,都能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将“抗”“战”“老”“兵”四个字用厚重的“涨墨”分别书写于四幅画面上端的白绫子上,使这四个字分布于四幅画面,每幅都用“民族魂”的巨印篆刻统一“压轴”,每幅画下方都用手札式的行书抄写一段老兵档案等,这样既帮助读者理解画面人物、深化画面主题,又能通过艺术的形式感的强化
,来增大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孔维克和观众们与当年的抗战老兵在作品前留影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这组画在当年的8月24日于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在9月30日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我画的这4位老兵应邀出席了阅兵式。从中央电视台新闻片上可看到其中与我的画面相似的耿介老人敬礼的镜头,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抗战题材一直是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艺术创作不仅要全面掌握翔实的史料,还需深入到生活中去,带着时代的气息审视和把握创作对象。这不仅是艺术探索的过程,更是受教育的过程、心灵洗礼、境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画家无疑需要调动自身一切的生活经验及学养积淀,全身心投入历史、投入生活、投入创作的语境中,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山东画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