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面对疫情,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击,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的提案都和疫情有关。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孔维克的15份提案中,将近半数提案都与疫情有关,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他提议,疫情过后可建立抗击新冠疫情纪念馆,讲好抗击疫情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
建立抗击疫情纪念馆,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
孔维克认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其中的疫情研判、危机应对、社会治理和复工复产等方面的种种做法,是一本极其厚重的活生生的抗疫教科书,为有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化解疫情风险危机提供了经验启示。
在今年两会上,孔维克提议,疫情过后可以专门建立抗疫纪念馆。孔维克告诉记者,建立抗疫纪念馆可以让人民群众加强对公共卫生政策、病理知识、疫情防控等知识的了解,引导他们正确理性看待疫情,既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又不盲目跟风、过度恐慌。
“建立纪念馆还可以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向民众生动讲述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孔维克说。
“这场疫情,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团队为代表,汇聚广大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力量,紧急启动防控疫情相关科研任务,在控制传染源、疾病诊治、疫苗药物研发、科技攻关、大数据抗疫等方面发挥了科技领军作用。”孔维克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一批批人工智能创新运用,在线学习、在线办公、高技术创新、柔性制造等成果不断涌现,疫情还促进了5G网络、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孔维克认为,这些抗击疫情中发展出来的成果都可以放在纪念馆中进行展示。
他认为,建立纪念馆还可以展示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展现团结一心、勇往直前,无私奉献、守望相助,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等宝贵精神。
中医可在社区推广,建设社区中医药国民健康促进机构
在看到了中医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后,孔维克还提议要加快建设社区中医药国民健康促进机构,推进中医在基层的发展。“要加强中医药在社区国民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做好基层宣传,让群众通过积极参与中医指导掌握相应的康养方法。”孔维克说。
对此,孔维克告诉记者,建议中央委派中医管理局组织编写《新时代中医药国民健康促进措施》指导意见,鼓励各省各级政府征集编写中医药为基础的防疫手册、应验良方,把防疫、健康促进作为一种全民参与的常态工作。
“同时,还可以把中医药基层推进落实工作列为政府考评项目。”孔维克建议,今后可以在社区成立中医药国民健康促进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为构架基础,构建健康促进、疫情防控、慢病调治、康复疗养为主的国民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终端毛细网络,弥补当下疾控体系中缺乏中医药防控常识的弊端。
孔维克建议,可以由民政部门组织开展社区健康服务工作,组建基层健康促进志愿者服务群体。鼓励学校、旅游景区、研学机构设立开展以国医文化、食疗、食育为基础的体验活动与课程产品推广。
同时,他还建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大支持以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为基础,组织寓医于食的中医食疗研究和实践,推进中国传统健康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科研立项、科普和研学等活动的政策与经费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