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故宫》与《看不见的故宫》两场文化讲座联袂开讲油画家与摄影家眼中的不同“故宫” 前天,爱好艺术的深圳市民先后在雅昌艺术馆经历了油画语言与摄影语言的双重洗礼。作为为期一个月的“典藏·故宫·印象”紫禁城文化特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在雅昌艺术馆先后举行的两场文化大讲堂——由当代著名油画家、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姜国芳主讲的《我笔下的故宫》,以及著名摄影家李少白主讲的《看不见的故宫》,分别从画笔和镜头角度重新诠释了中国辉煌的紫禁城文化。别开生面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市民聆听,并引发新一轮围绕“故宫”的话题热议。 被称为当代“发现了紫禁城”的第一人的姜国芳,用20年时间,创作了160余幅有关紫禁城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广为欧美国家的博物馆和世界名流收藏。此次在雅昌艺术馆展出的《姜国芳紫禁城系列油画展》28幅作品,是他近年新作的首次集中“披露”。在上午的讲座中,这位出生在中国江西的艺术家讲起他选择紫禁城的艺术初衷,竟然是源于1966年的一场工农兵大串联,那年他才16岁。“当我们乘坐老式解放车经过天安门广场,高墙红瓦的故宫第一次映入我眼帘,威武、神圣、森严……人顿时变得极其渺小,眼泪不由自主就流了下来。”这种印象一直在他心底埋藏着,直到1974年进入中央美院学习,姜国芳终于用他的画笔将融化在紫禁城百年不散的迷雾和高墙重门的重重包围之中的情愫一一再现。 “我觉得油画应该表现一种隆重的感觉,它不像水粉画那么轻飘飘,宫廷生活的华贵隆重,正好符合这种特质。”在姜国芳看来,历史从来就没有真实过,“我的人物,无论是在龙床上嬉戏的孩子,还是华贵端庄的宫女,都不是那个特定的人物,其实你在历史中找不到那些人,我用的是具象的表现手法,但表现的是抽象的历史。”通过对一系列清代宫廷内人物走神的绘画,姜国芳在有意无意之间表明了一种围城状态——当年紫禁城里人视宫廷所象征的时代为牢笼,而今天的人却对当年的情境浮想联翩。历史与今天,隔着油画表面透明的薄层相互凝视。 与姜国芳画笔下的故宫“异曲同工”,著名摄影家李少白也在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诠释故宫。下午的讲座名称出自他关于故宫的同名个人影集,这并不是指他拍摄的是平常人走不进去的非开放区,与其说是“看不见的故宫”,不如说是“李少白眼中的故宫”。“在我眼里,故宫并不仅仅是作为建筑以物质产品的形态存在的。作为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作为封建帝王发号施令和朝夕生活的居所,故宫更是一件承载了太多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的精神产品。”讲座现场,李少白与深圳市民们共同分享了他10多年来在故宫拍摄的100多张耐人寻味的摄影作品,在故宫的景致与风貌背后,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宫廷旧事慢慢鲜活、生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