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请静下心,跟我一起——读“笑”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脸上有了笑意?读“哭”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眉毛都耷拉下来了?一撇一捺是为“人”,流觞曲折“水”传神,汉字,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周一晚上,《读字》的作者聂晖、谢飞东夫妻俩做客深圳“我们书房”,生动的解读了汉字的形、音、意。
掌握3000个字
便可通读一本书
你对母语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汉字有多少个吗?
从公元100年到121年,许慎花了21年的功夫写了一本《说文解字》,收录的汉字就有9353个,《康熙字典》收录的汉字有47035个,建国之后《汉语大字典》有53768个。后来又有人把中国汉字、包括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所使用的汉字收集起来做了一个电脑字库,有91251个,可以说是最多的一个汉字字库了。
“这么多汉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估计没有哪个人全部认识。历代的常用字估计都在3000-6000左右。国家语委做过统计,能够掌握500个汉字,那么大众读物中80%的汉字都认识;如果掌握1000个汉字,那么阅读大众读物的识字率可达92%;如果掌握3000个汉字,大众读物的识字率可达99%。所以我们小学阶段的教育就是基本上能够认识3000个汉字,能够书写2000个汉字。”谢飞东给在场的读者普及了一下常识。
《汉字英雄》节目的热播,让大家在看个热闹之余,也让不少人有了“汉字危机”。怎样才能不“提笔忘字”?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后代把汉字传承下去?聂晖和谢飞东就是在进行这样的研究。和他人不同的是,他们把汉字“拆解”了,《读字》正是他们拆解汉字的读书笔记。
古人造字从观察自身开始
聂晖和谢飞东别具创意地把中国文字的结构与中国人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现实的方式相联系,从汉字的复杂结构和构形要素出发,把汉字系统确定为240个字根。再按照与字根对应的事物对字根进行分类,形成五个大类24个中类120个小类,以囊括天地人万事万物。
“古人造字,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人认为世界的演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事万物,两分就是人和物,物就是自然界,人则包括个人和社会。个人包括个人的身体和生活,社会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万事万物就可以分为五大类,即人的身体、人的生活、社会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界。这五大类各分五个类(其中自然界分为四类),即为24个中类。24个中类各分五个类,即成120小类。”
字为人造。人最熟悉的必定是自己的身体,人最常见的必定是人体的形象。聂晖说,因此,读字就从人字开始读起。
人是什么形象?古人按照人最常见的五种姿势,把“人”分为五种形象:正、侧、俯、坐、跪。即正面站立的形象、侧面站立的形象、俯身的形象、坐的形象、跪地的形象。
汉字形音义无一不美
除了拆解汉字、解读汉字的“形”之美外,聂晖和谢飞东还发现汉字的读音上有趣的地方——极富表现力。
“汉字是有表情性的,比如我们说‘笑’这个字的时候,嘴角就自然往上翘,说‘哭’的时候嘴角就下来了;说‘喜’的时候嘴角又往上翘,说‘愁’嘴角又下来了;还有说‘甜’,嘴角又上去了,说‘苦’嘴角又下来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是一种偶然。”聂晖说。
更为神奇的是,我们说“甜”的时候,气流主要冲击在舌面,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我们对甜味最敏感的味蕾就是在舌面上。而说“苦”的时候,气流主要冲击舌根这个部位,而人对苦味的最敏感的味蕾正好是在舌根!
聂晖说,汉字是全世界唯一一种可以单独作为艺术来欣赏的文字。“中国的书法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意义,就是具有审美性。很多家庭客厅里、书房中都挂着书法作品,这就是作为艺术性来欣赏。从这个角度来讲,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更加追求精神享受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书法作品进入到人们的家庭当中。中国的文化是由汉字来承载的,可以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如果能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多更深地了解汉字,不仅可以传承我们的文化,更是对我们中国灵魂的一次洗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