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周韶华全集》作者卷首自白
    2012年09月21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第1卷 两河寻源


        这个命题是由中国画的式微和由“全球化与中华文化”问题引发出来的。中华文化和全球化的关系是相容相促,还是相克相毁,这是当时摆在时人面前的一大矛盾问题。


        首先,作为当代艺术家必须要有对民族、国家及时代的理解才能进入当代艺术状态。在现代文明、多元文明的冲击下,中华文明迎来了重构再生的挑战和机遇。重塑中华文明精神是文化上的觉醒。如何把当代中国绘画语言的建构落实到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上,落实到必须把当代艺术语言建构在历史主体性上并给文化传统赋予现代性和当代意义这个基本点上,是寻源追根的本意。我首先要做的事是梳理文化遗产,解读传统,强调中国艺术本土性这个核心价值观;重新解读传统是试图在今天与历史、现在与传统之间寻到精神语言相似的链接点进行架构,以不被异质文化吞没,但目的是为了向现代超越。同时,中华文化要自觉地迎接全球化,以理性寻求对当今世界向人类文明索取,这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提出了种种挑战,因此必须找到最佳答案,以解决好当代艺术的中国主体性与国际性问题,使中国艺术必须融入全球视野与现代思维,这是我的意见。但是,没有本土性,中国艺术将失去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话语权;没有国际化,中国当代艺术很难进入国际舞台,因而也将失去本土生命力。从根本上认识到我们的艺术,既是为了中华,也为了世界。


        为此,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先以黄河文化为坐标,分四次深入黄河,对仰韶文化、青铜文化、先秦文化和汉唐文化进行野外考察,同时对黄河流域的大小博物馆的收藏进行深入研究,继而以荆楚文化为坐标,对长江文化进行考察,使我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有了一个活的文本,同时也对欧美文化、日本文化进行考察,也就是要从异质文化中吸取营养。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和“荆楚狂歌”等,既不倾倒西方,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还是前面那句话:为了中华,也为了世界。本卷收入的作品就是在上述思想支配下经过30年的实践所得。


        第2卷 山河纪行


        本卷是写生与摄影的集成。我认为,构成作品的两大元素是生活积累和文化表现力。为此目的,我把照相和写生这两种手段交替使用,并且这两种手段自身也能创造出艺术品。


        到了西部,才知中国之大,想要多看一些,一天要跑几百公里,必须快马加鞭,不然,以后就看不到那么多。来得及就写生,来不及就按快门。如不留下痕迹,以后靠什么作画?诚然,照相机虽然方便,但不能替代写生的感受。写生既能画出感受,又能画出“迁想妙得”,从自然中找到绘画语言是第一手资源,所以不可放弃手中的画笔。


        到生活现场摄影与写生说明了一个重要真理,就是:艺术道路就在脚下,艺术道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如果不到生活中去探险,只走别人的老路,很难到达理想的天国。从这个意义上去解读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经典,当能得到艺术的真谛。


        到大自然中去,就是去聆听大千世界的回声,领略物我超越的奥秘。只有当自己聆听到大千世界的回声,敏锐地感应到这种回声,才能表现出宇宙大生命。这实际上是在对象世界中观照自身,也是在检阅自己的生活阅历有多少,对生活资源占有多少,对民族文化精神占有多少。因为这些关系是互补互动、互为因果的一种合力,只有它们的有力之和才会有力地支持自己的创作。


        近30年来,我的生活基地主要选择在我国的西部,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其一,秦岭、大巴山、横断山以东的三山五岳,前人都已画过了,并且有他们的一整套程式规范,我再画就是去同他们撞车,撞车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西部之行就是为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其二,西部的大山是群山之祖,万龙之母;三江源头,是万水之之源,是万水之之宗,它们能最本真地体现中华民族的大气魄、大灵魂;其三,更重的是这最切合我的艺术气质、性格和个人爱好。其中最大的欢乐是不与古人撞车,而是可以自由自在的进行表现,不为成法所囿。我的最大收获是在西部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场,采气的艺术气场。为此,我采取先难后易,先远后近,趁生理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先做以后做不到的事。即先到巴颜喀拉山、喜玛拉雅山,先到三江源头,先到可可西里,再到帕米尔高原,从昆仑山脉东端到西端,整体地把我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有一个整合性的思维和视野,以形成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并激活自己的艺术灵感。概括地说,博览天地大观,得天之道,人文之助,大道与天地同和。本卷意在回答这一过程。


        第3卷 天地江山


        我是把祖国的山川作为中华龙骨和大血脉来画的;把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大海作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精神来表现的。故把本卷名之为“华夏风神”。我在自然造化中几乎到处都可听到这种龙吟虎啸的回声。这是我对山水画的基本理念。我认为中国画向现代转型就要抓住这种大美和大生命,在走进自然,道法自然的过程中,使中国画获得再生、再发展和走向当代。


        一个自尊、自信,一心为走向民富国强的画家,作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担当着呼唤民族大灵魂,唤起全民族的振奋、阳刚、积极进取和豪迈奋进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历史责任。山水画能够做到以雄浑深厚、气势磅礴的大风格来参与盛世文化的建设。为此,我几乎走遍了黄河、长江上下,亲临三江源头,选择了跨越中古、上溯远古,从根源上把山水画推向现代。以西部山水为主体建构,以两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为底蕴,探索山水画的现代图式语言,进行了“黄河、长江、大海”三大战役,旨在为解决山水画既具有传统元素而又是当代的;既是本土的又能与国际对话。虽然我也具有“小我”表现,但更着力于“大我”表现,特别热衷于挥写山川的雄豪壮丽,倾注于蕴含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将自然造化之奇伟与文明史之深邃冶于一炉,把天地人和的大美精神汇合成心灵的交响,力求贯古通今,融汇中西,使传统山水画走向新生,走向现代形态,是我所追逐的目标。


        第4卷 梦溯仰韶


        鉴于远古艺术元素在当代绘画中的失落,也有感于仰韶彩陶对方圆结构和几何形体原创的价值,我创作了《梦溯仰韶》系列,因感到“言犹未尽”,继续创作了《仰韶梦圆》系列,二者之合,是为了把这一艺术上的活水源头延伸拓宽,把其变成滚滚洪流,逐集成本卷。


        仰韶彩陶是破天荒的发明创造。人类自从发明了火种,火便成为一切发明创造的原动力,它使人类彻底站立起来,成为地球的主人。火的化学反应改变了各种物质形态,其中首先是把粘土改变成凝固的彩陶器形,从此深层次地改善了人类生活并创造出色彩斑斓、形制多样的彩陶文化。


        在美观实用和风格迥异的各类彩陶器上,烙印着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信息,在未创生文字以前,有的彩陶几乎就是一篇文献,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录。伴随着祖先们的脚印走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成为史前文化的纪念碑。


        但这些有生命力的艺术元素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为了把它引进到当代艺术中来并且转换为当代艺术形态,我琢磨了将近三十年,把这些几何形体与现代构成融为一体。我还把夏商周三代文化的部分符号也引进来利用,旨在说明当代艺术不能缺失远古文化元素。本卷不从考古的发展顺序出发,也不以地域分类,只从艺术造型和形式语言去索取“人类童年的智慧”,开发利用古人的成果,多以设计的形式推广出来,以给人们利用古代文化元素以启发。


        第5卷 国风归来


        过去有一种误解,把民间艺术与大众文化等同起来,其实这是概念上的混淆。大众文化是当下传媒流行的快餐文化,而民间艺术则源远流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也决不在所谓“高雅”的“主流艺术”之下。它是特立独行的有着大胆夸张和变形的、有着完美的装饰与意匠的、五彩斑斓和想象自由的、又是生活泥土气息浓厚和民俗风情极盛的、有着原创生态和诙谐幽默的艺术,它也是群众自发参与的乐已乐他的艺术。总而言之,它是最能敞开心扉的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是有形的“国风”。


        还要特别提出的是,过去有对“匠人”、“匠气”等鄙视性的种种说法。实际在历史上一些最辉煌、最具经典价值的艺术,多半出自匠人之手。如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炳灵寺石窟和历代帝王将相的陵园,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唐十八陵石雕,数不完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等等,这些无名士的作品比起那些“榜上有名”的作品不知高明多少。所以对“匠人”“匠气”“手艺人”等类贬意词,今后要慎用,以从观念上来一个大彻大悟,为那些巨匠正名。


        本卷从审美价值的视角,力图把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链接起来,使当代艺术与民间艺术有一种对接交融的机缘。首先要做的事,是把民间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资源、重要元素进行吸纳,这是为“国风归来”而结集的要义。本卷作为尝试之举,首先被打动的是民间艺术的原创性、本土性和极富风土人情的风俗性,真正意识到它是有血有肉的艺术,是取之不完的艺术宝库。


        借此机会,我要深表感谢张道一先生、蒲松年先生、李寸松、吕胜中、潘鲁生、程征等各位先生。他们长期为收集、整理和研究民间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卷是在他们收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推进一步,把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当代设计融合起来,使当代艺术获得新生命。我想,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一致的。因此,甚为感谢所有先行者们,特别要感谢民间艺术的原创者们。


        第6卷 神游星空


        繁星密布,星云弥漫,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神秘的宇宙,伟大、壮丽与和谐。近几十年,天文学象大爆炸一样的飞速进展,给科学研究开阔了无穷的神野;科技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对宇宙观测和感知的能力。近半个世纪天文学的巨大进步,把我的梦想也催变成要做一次精神上的宇宙之旅了。本卷所收进的作品就是表明我对宇宙精神之旅的抱负。这个抱负,就是要把艺术视野打开,把艺术思维打开,去接近艺术上的“三千大世界”,在方法论上,力图跳出三界九天外。早先曾刻了一方印章,印文为“八荒三界是我师”,可见这种想法的端睨。最近又以小诗“满目星斗俱是乐,极乐世界在河外”,把想象延伸到了银河系以外,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宇宙的精神之旅的愉悦。本卷以“遥望星空”这个母题,藉天文学家的研究发现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视野,延伸自己的艺术思维,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思维模式,在艺术视觉上企图有所突破。虽然还说不上是自我超越,但决不再做艺术上的爬行主义。我觉得艺术上最需要有想象自由的空间,艺术表现上最需要有多种选择和寻找表现的多种可能的余地,这是本卷的要义。


        第7卷 呼唤大美


        在我的文论中,以呼唤大美,弘扬大我,强调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精神为主线,有几个要点需要提及:


        1.我把《礼乐》中讲的“大乐与天地同和”、与天地人合一的整体把握和整体和谐的思想作为大美的理论支柱,在许多篇目中展开。如再论“全方位观照”、“追寻大美、与时俱进”、“走进中国画美学思想的深处”等,以论证包容性、整合性与和谐性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也是大美的美学本质。


        2.论证文化力和文化表现力是写意性的本土艺术的大血统、大文脉。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的精神的主动脉,并把这视为大美的文化底蕴。我所谓的民族文化立场就是弘扬这种文化精神。


        3.论证大美与文化力,文化表现力不仅直接相关,而且认为文化力和文化表现力是一个多元复合结构,它不但包括文化精神的民族性,还包括文化精神的国际性;不但包括对传统的传承性,而且还要把传统转型为当代性,以使传统能再生、再发展。


        4.文化力和文化表现力反映在创作主体身上,应具有三大要素:一是创作主体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包括民间文化应有观照力;二是对外来文化应有融合力;三是对当代美术应有建树力。这三力之合,才能体现大美的内在本质。


        5.我虽然尊重近几百年中国画中的淡雅素和与笔墨为尚,认为其弥足珍贵,但我更遵崇汉唐先秦以上的雄浑博大,对推崇唐宋古文运动存亡续绝、开拓新野颇有所感,便提出了“隔代遗传论和横向移植论”,更加推崇中华文化的元典精神,不然就很难开拓新境了。


        6.我不排斥表现小我,但更崇尚表现大我,把革命英雄主义与民族大灵魂等同相等,并以此贯穿于我的整个艺术实践中,几乎全部文章都是为此而呼的。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中,不论是写自己还是写别人,大体不离这个主题。写了百把万字,经过筛选,集成本卷以与读者共切磋。


        第8卷 百家论评


        文艺批评家不仅关心艺术的本质,关心各种探索的核心价值,而且关心艺术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从20世纪初到现在这一百年间,中国社会在愤起救亡,要求科学民主以及社会在急剧变革中,使每一个艺术家与民族命运、国家安危和强烈要求走向现代联系在一起。这种意识形态也推动着中国绘画向现代转型。我的思想与实践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很自然,许多批评家对我的关注自然而然地也是扣住这个话题,他们从整体上对我的认同也都带有这种时代色彩。


        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仅能从迷茫中擦亮人的眼睛,照亮人的神思,并且催人奋进。近30年来,一些重要学者如王朝闻、邵大箴、水天中、何西来、刘国松、刘纲纪、冯天瑜、刘骁纯、鲁慕迅、彭德、鲁虹、毛时安、贾方舟、潘鲁生、程征、李凇、莫言、邵学海、丁遵新、徐勇民等先生对我的艺术实践的关怀有过之无不及。他们以现当代美术史的眼光,从不同侧面,对我的艺术进行分析,从理论上对我的探索给予支持。其中刘国松、何西来、刘纲纪、毛时安等尤为关注。他们的论述不仅站在时代的高度,而且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此,我一并向他们深表谢意!这种感激之情也包括对我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家。我不但需要说长,而且需要论短,只有这样才够全面。因此我还要特别感谢他们,他们使我不致偏执一端,思维失去平衡。只是因为手头没有他们的文字资料,不能说不是一个缺憾。我要说,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都是对我的教导,因为我从批评意见中也受益不少,所以对他们也深表谢意。本卷把各种评说集于一书,在我看来,它是属于我的精神财富。


      相关标签: >>艺术资讯| 周韶华 国画家 山东 荣成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7(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