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当心输在书法 |
2012年08月08日
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
|
继经过5年来最大规模的评选活动之后,“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昨天起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记者了解到,本届中国画展为当前我国最高规格的国画大展,共分布于中国美术馆5个展厅,展出379件画作,全面反映近5年来中国画创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会评委会副主任、著名国画家郭怡孮介绍,展览的整体水平要高过往届,特别是对传统国画技巧的拓展、观念的拓展、新材料的运用以及形式风格的探索,推出了很多新的东西。从评选中可以看到,作品用功精细,国画新人的作品对传统笔墨的理解上,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据统计,本次征集到的万余件作品中,有80%是中青年画家的作品,特别是当前画家们的工笔画技法比10年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画创作并非“后继乏人”。从绘画题材上来说,20年前的参赛画家,往往是抱着得奖的目的参赛,拿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是历史题材、革命题材、战争题材。而这次很多画家的作品视角更加开阔,社会弱势群体,例如民工题材、妇女儿童题材等等受到国画家们的关注。 但是,在国画创作全面发展的前提之下,也出现了一些令专家们担忧的现象。评委们指出,创作思想的开放,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画的边界要不要重新划定———扩散和嫁接得太多了,就会失去中国画原有的特色和韵味,容易发展得“不伦不类”。同时,当今画家们的总体书法水平令人堪忧。“不少作品画面漂亮但书法写得歪歪扭扭,急需修炼。”对此,孙克秘书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国自古以来书画不分家,只有把书法练好了,画作才会更有韵味,笔墨也才会更生动,我国历代很多著名画家,同时也是大书法家,比如宋代的宋徽宗、米芾,元代的赵孟頫,近代的吴昌硕,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都透露出浓浓的“笔意”,这是中国文人写意画的特点,也是中国画特有的“书写性”的体现。“遗憾的是,我国的书法教育一度出现断层,一些年轻的国画家因为字写得太差干脆少写或不写,这就使他们创作的中国画在精神内涵上有所缺失。还有一些人全面接受西方的构图方式,认为画面上书写过多会影响整体的绘画性体现,这其实也存在理解的误区。实际上,中国画强调写意精神,画面并不追求照相式的写生,书法体现了作者的心情和画面是相辅相成的,即使在当代也不会过时。” 记者同时获悉,“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展出之际,正值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发起“2007年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该活动的目标是资助两万名贫困大学生上学。据厦门复文美术馆的林馆长介绍,国画艺委发出号召之后,不少参展艺术家都表示,将为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专门创作一幅作品。今年11月,本次大展移师厦门之际,还将组织大规模的笔会活动捐助圆梦行动。展览将持续一周。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