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院长唐勇力接受新华网书画频道独家采访,就他的今年的提案“关注中国城市建筑应注重民族化特色和文化内涵”与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被列入国家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的文化事业重点工程,可谓是国人心目中的一件大事。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建成将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艺术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形象,美术馆担负着中华民族优秀艺术品的收藏,(乃至世界的)展览,研究及对外交流等重大的文化事业之重任,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传统艺术品及绘画,世界各国的艺术作品也将汇集这里展出。因此,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建筑设计体现着国民的智慧,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其重要意义不喻言表。 建议: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应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形式特征及元素,尤其是美术馆的外型设计应该具有中国形式特色,要区别开纯西方模式的设计模式,给国民一个满意的答卷。希望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深切认识和理解担负着历史和人民给予的使命。美术馆的内部设施的设计可以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严密而实用,具备最现代,最先进的美术馆功能。 大城市中主体性、地标式建筑外型设计应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和元素 唐勇力 改革开放以来,从北京至上海,各省会大中城市都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纷纷建筑了大型的主体性,地标式的高大建筑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便是各大城市建筑物相似,设计类同,不同地域省份的城市面貌相同,没有明显摆风格和文化差别,无论到哪个城市旅游都到的是相同的高楼大厦,相类似的景观设计,失去了本地域、本民族及历史传承的文化特征,尤其是主体性、地标式的高大建筑更失去了民族文化的中国特色,看到的都是西方文化模式的建筑在中国各大城市拔地而起。这不能不说是非常遗憾的,中国城市建筑现代化是毋庸置疑的,但决不能失去中国形式特色。主体性、地标式的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传承,地域文化、民族特点,因此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城市建设中主体性、地标式具有文化形象的高大建筑物应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元素。具有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的特征,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 一、政府主管部门和领导召开专门会议讨论研究,充分认识并请教专家,共同商讨论证。 二、聘请专家及有关人员,及城市居民代表共同商讨、论证、本城市历史、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等特点,确定本城市的建设模式。 三、凡有主体性、地标性建筑工程设计都应经过反复论证,征求群众及专家意见,成熟后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