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南白沙河谷藏品解密收藏痴人的故事 |
2012年08月14日
南海网-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扬
热度:0
|
|
近日,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和它的创建者———收藏“痴人”袁金华的故事,引起了光明日报、海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极大关注。
这座穷尽袁金华心血,聚集了3800多件藏品的私人博物馆,将黎族历史文化、汉族历史文化分类展示,还包括海南本土古黎族生产工具、生活使用器具系列物品。这些文物,从多个侧面展示了黎族同胞独特的山、海文化形态,为解密黎族文化打开了一个窗口。这些珍贵的藏品,不仅是海南本土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研究海南本土文化的重要史料。
63岁的乐东邮电战线退休职工袁金华的私人博物馆———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近日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
3800多件藏品,如果说详细分类的话,也许有一百种分法。但袁金华选择了最简单的分法:他将有关黎族历史文化的馆藏列为山文化,把有关汉族历史文化的馆藏列为海文化。他的120多平方米的室内展厅中,进门左手边是山文化,右手边是海文化,相映成趣。
山文化区主要展示的是以海南本土古黎族的生产工具、生活使用器具和黎族哈、杞、润、赛、美孚方言的多种色彩、多种图纹的麻、丝织锦服饰,以及成套的古纺织工具。还有大量的黎族古代纺织非物质文化及已物质化的文化遗存物。
袁金华的海文化藏品,主要以海南沿海一带古汉民族本土文化(包括古代外来文化)和海洋文化(包括古代海捞文化)两个层面。其主要类别有海南本土沿海一带发现和出土的旧石器和新石器、其他山区发现出土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旧石器组、新石器石锛系列等物品。
此外,海文化展区还有海南本土出土的青铜器和传世的铜器战国时期青铜绳纹壁,战国青铜绳纹四耳大鼎等大量珍贵文物。
蛙锣: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蛙锣是一种古代黎族的敲击体鸣乐器,以青铜铸造而成,这种乐器形似盘子。锣面稍带弧度,锣面周边铸有四环形图案等纹饰。这种锣因其边缘一侧等距地铸有三只小青蛙而得名。老袁收藏的35面蛙锣,从汉代到清代历经多个朝代。
据袁金华考证,青蛙自母系社会以来,在海南就被视为水性温和生灵,繁殖能力强,又能祈求风调雨顺等情结的灵物。以至后来,海南黎族男女服饰上都织绣有蛙纹图。在古代黎族村落,蛙锣不仅是法器、乐器,还可作为货币用于交易,成为家庭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一个家庭的蛙锣数量越多,代表着这个家庭经济殷实,权力也就越大。
展馆内每一面蛙锣的收藏都包含了一段故事和袁金华的一份心血。为了收集这当中的7面清代蛙锣,老袁差点搭上自己的性命,回忆起那次经历他至今心有余悸。
那是2004年8月,一次台风过后,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镇一个边远的黎族村寨里,大雨引发了山体滑坡,当地人在滑坡现场发现了7面青铜蛙锣。袁金华得知这个消息后,顾不上天降暴雨,找了一辆三轮车载着他直奔发现蛙锣的村寨而去。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车到半路时,暴雨冲断了通往黎族村寨的公路桥。10多米宽的河面,不要说车子,就是人都过不去。
这下可把袁金华给急坏了,老袁怕
错失了这次机会,一辈子就有可能与这些宝贝失之交臂。老袁看到河水来势并不猛,脱下衣服小心翼翼地向对岸游去。正当他游到河中央时,表面看起来并不湍急的河水,下面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老袁一下子被卷进了漩涡中去无法脱身。袁金华心想这次肯定要完蛋了!多次奋力逃生失败后,他已筋疲力尽。就在这时,从上游飘来了一根木头。袁金华急忙抓住了这根木头,几经周转才脱了险。
上岸后老袁顾不上其他的,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就步行去寨了。袁金华向村民表达了自己的来意后,当地的黎族同胞也被他的执着和坚定所感动,老袁很顺利地就买下了这7面蛙锣,这也成为了他购买蛙锣数量最多的一次。
“男根”:生殖崇拜的物化
在白沙河谷的藏品中,“男根”是重要的镇园之宝。“男根”是新石器时代黎族父系社会中的生殖崇拜神器,净重200多斤。
12年前,袁金华在一次与朋友的聊天中得到了一个让他心潮澎湃的消息。他听说在五指山山脚下一个偏远的黎族村落,村头的酸梅树下有一块巨大的石器,是当地人世代供奉的神器,村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经常祭拜,祈求平安富足,神器常年香火不断。
这不就是文史资料上记载的本土黎族文化中生殖崇拜的神器吗?袁金华根据朋友的描述,比对他早前曾看到过的资料不禁大吃一惊。如果朋友口中的神器就是“男根”,其具有的史料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老袁当天就踏上了寻访“男根”之路,他急迫地想要见到这一黎族神器。进到黎寨后,老袁终于见到了让他朝思暮想的神器,并很快确认这个“男根”的价值。袁金华找到了村落负责人,表达了购买神器的意愿。但第一次交谈并不顺利,那位负责人拒绝了老袁。第二天,老袁再次找到他,又被拒绝。
倔强的老袁还是不死心,他索性就在那个黎村里住了下来。他每天和当地人一起劳动,一起聊天,渐渐地融入到当地人生活中去。老袁这一住就是12天。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金华用真情打动了那位负责人,一开始坚决不同意的他终于松了口。如今,这根竖立在园内的“男根”已经成为无数访客争睹的宝物。
黄花梨鼓:体现黎族同胞高超技艺
在众多的藏品中,袁金华丝毫不吝惜对黄花梨鼓的赞美。
黄花梨鼓由一段长60多厘米,直径38厘米的黄花梨掏空中间后,两端用鹿皮包裹而成,鹿皮成了鼓面。黄花梨鼓的鼓面制作没有使用一根铁制钉子,全部由直径为30厘米头大尾细的黄花梨穿钉来制作。遗憾的是,鼓的一边破了一个洞。
老袁经过对这个鼓多年的研究后认为,这个鼓至少是明代以前的文物。穿钉头大尾细,在打鼓时起到了震动的作用,产生了动听的共鸣音。这样的鼓敲打起来要比一般的皮鼓声音更脆更优美,这种工艺早已失传,在海南的汉族地区也没有发现过,体现出了黎族同胞高超的制作工艺。
1997年9月,袁金华到白沙黎族自治县高峰村考察黎族文化。在当地一个黎族村落负责人的家里,老袁注意到了放置在角落里的一个黑色木器,看上去似乎有些年头。他用手试着掂量了这一木器,足有30斤重。直觉告诉老袁,这木器绝非普通之物,因为一般的木器不会有这样的重量。
老袁随后从这位负责人家人的口中得知,这个木鼓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器物,只有祭祀和重大节日才会敲打。晚间,老袁和年逾古稀的这位负责人吃饭时,聊到了木鼓的事情。这位负责人告诉老袁,木鼓的材料是黄花梨和鹿皮。这下老袁被震撼了,这个木鼓材料贵重,历时长远,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袁金华当晚就提出要购买这个木鼓,但遭到拒绝。
第二天一大早,袁金华买了好几箱好酒,杀了两头猪请人送到村里,请全村人喝酒吃肉,并适时地给村中百姓做思想工作。他的诚意终于感动了那位负责人,最终他以不菲的价格购得黄花梨鼓。当天晚上,袁金华抱着木鼓赶到县城时已是凌晨3时。多年来,老袁一直对黄花梨鼓珍爱有加,并不肯轻易示人。
每一件物品,都埋藏着一段故事。老袁感慨的是,许多好东西已经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那些刻录着黎族先民伟大劳动实践的物品,正在成为传说,他要尽一切努力,用文物去为历史说话。
17年请回“南海神针”
只有高中学历的袁金华,对文物的喜爱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回想起这30多年收藏文物的历程,让袁金华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园中的“南海神针”。为了这根石柱,老袁前前后后耗费了17年的时间才将其请回到园中。
“南海神针”是一根竖立在园中高6米的石雕图腾柱,这根石柱由6段规格大小不同的石绞柱和两个计时影盘组成。原组件完整发现于北部湾白沙河出海口的虎鼻坡。整个“南海神针”远望形如加粗了的“金箍棒”,顶天立地。
1989年5月,在乐东白沙河出海口附近种植哈密瓜的当地村民,在挖掘引水渠时,意外挖出了8件物品。除了大小不一的6段石绞柱,还有两个用于计时的影盘。当时,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物品的价值,这8件物品被随意地丢弃在了一边。
获悉消息,袁金华隐约感觉到了这些物品的历史价值,这位视文物如命的收藏者,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老袁当即驱车前往佛罗镇丹村,与当地村民商议购买事宜。
看到老袁要买这些物品,原本视这8件物品为鸡肋的村民却坐地起价。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同意以5万元的价格成交,老袁当场交了5千元的押金。老袁说,当时手头实在紧张,加之石柱太重。老袁交完定金后,只能就地重新掩埋这8件宝贝。
而这一埋就是17年。在这期间,交货的价格和押金也一路“水涨船高”。成交价格从最初的5万元涨到10万元,最后涨到18万元,这8块石头的价格17年间陡然升高好几倍。2006年,老袁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18万元,把这8件宝贝买了下来。
经过老袁的多方考究发现,白沙河两岸原为隋唐宋时期的延德县古城旧址,出土这些物品的虎鼻坡位于旧址边沿,且为这一带的高地。袁金华推断这应该是为当时航海港口地标之一,当时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老袁结合石柱出土时的形状,为“南海神针”建起了基座并立到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中,恢复了它昔日的风采。
为“鹿皮画”年三十出门
在海文化展览区,最让老袁得意的是“鹿皮画”。这张长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的圆形鹿皮上,画有多种图案。这些图案反映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整张鹿皮画栩栩如生。说起这张“鹿皮画”的收藏过程,老袁感觉颇有些机缘巧合。
1997年的大年三十上午,正在张罗年货的老袁一早便接到朋友的电话。朋友告诉他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南开村有户人家,家里挂着一张黎族古代的鹿皮画。听到这个消息,老袁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就要动身前往白沙。然而这么重要的节日,谁家不想吃个团圆饭?家人极力反对老袁出门。但袁金华像是中了邪似的,完全不听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出了门。
老袁借了辆汽车,与一位朋友直奔白沙。眼看着路程过半,老袁难抑内心的兴奋。但刚进山区不久,天气陡变,紧接着风雨交加。山路崎岖危险,老袁小心谨慎地前进,但车子没走多久就抛锚了。就这样,老袁和朋友且行且停,花费了4个小时的时间,才到达白沙辗转找到了那户人家。
但这毕竟是祖传宝贝,主人一开始说什么也不肯卖。老袁软磨硬泡,费尽口舌,总算是把对方给说动了。最终,鹿皮画以5000元的价格买了下来,等老袁回到家时已是大年初一的上午。现在,“鹿皮画”成为了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的珍稀文物。
用“老料”留下明清建筑风格
在老袁的室内展览区,有两个木建筑的房屋框架结构格外引人注目。
正对展馆大门的是明代建筑框架,另一个则是清代风格的木建筑框架。这两个建筑框架,再现了明清时期海南本地的建筑样式。尽管这两个框架都是组装而成,但这些框架的用材全部取自当地明清时期遗留的老房子木料,而且建筑风格也是袁金华在研究当地史料后,完全按照当时的样式来组装。
说起这两个框架结构的收藏,老袁语气里还透着担忧。随着当地人生活不断改善,拆掉老房子建栋新房子成为许多当地人的选择,越来越多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老房子被拆除。老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看来,再不保护这些老房子,后世子孙永远也看不到这些文化了,这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
2008年,老袁开始托朋友到处打听老房子的遗存情况。有一天,佛罗镇佛中村的一位农民给他打来电话,说自己家里要拆掉清代的老祖屋盖新房。老袁一听,二话不说就提出花钱买下了这户农民家的老祖屋木材。经过讨价还价后,老袁最终以11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房子拆除留下的所有木料。
2009年,老袁的一位朋友准备把自家的老祠堂拆除,把土地卖掉。老祠堂是明代的木建筑结构,因为年久失修已有部分塌陷下来。袁金华生怕拆除下来的木材被卖掉,还没等拆房子,他就花9万元买下了老房子的木料。
就这样,老袁花了20万元买下了这些木料,并在室内展览厅里把它重新组装了起来。
如今,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得以在老袁的展馆里重新组合起来。尽管其规模和气势难以和当初的原建筑相比,但老袁觉得这些老房子用料讲究,风格特点鲜明,是研究海南本土建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鲜活材料。同时,这也为后世子孙了解海南本土文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袁金华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收藏,有些藏品连省博物馆都没有。衷心希望这些藏品如老袁所愿,将来能有一个理想的归宿。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