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驴背上发现的国宝 |
2012年07月26日
黄河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扬
热度:0
|
|
与五台山主景区熙熙攘攘的游客相比,佛光寺显得有些冷清。但是,在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如果少了它,一定会失分不少。
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五台山佛光寺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由于寺庙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佛光寺距离五台山主景区30多公里。从台怀镇出发,走忻台旅游公路西线,途经龙泉寺、金阁寺、清凉寺,一路沿着下山公路行驶至豆村镇后,再沿乡村水泥路行驶约5公里,就到达佛光寺地处的佛光新村。周末假期,您不妨驾车寻访,去那里感受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一定会给您带来惊喜。
一段美丽的佳话
佛光寺之所以蜚声海外,得益于梁思成、林徽因的重大发现。这段寻觅的历程,也被世人传为一段佳话。
早年有日本学者认为,在中国已经不可能看到完整的唐代木制建筑了。建筑学家要想领略唐代古朴雄浑的建筑风格,得去日本才行。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一书中,发现了两幅描绘佛教圣地五台山全景的唐代壁画,其中偏远一隅的佛光寺引起了他的注意,直觉告诉他,这座寺庙还存活着,于是便按图索骥,来到了山西。
1937年6月末的一个黄昏,梁思成、林徽因骑着毛驴、驮着行囊,带着一个考察队在五台山附近踯躅而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探访唐代建筑。在老乡的指引下,他们找到了偏僻清冷的“佛光真容禅寺”。
凭着学识和经验,梁思成断定佛光寺大雄宝殿是唐代建筑。发现佛光寺后,不少人都说,日本现存的唐代寺庙外观,简直就是佛光寺的翻版。
1941年7月,梁思成发表在《亚洲杂志》上的《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一文中说:这是我们这些年里搜寻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结构建筑,不仅如此,在同一座大殿里,我们找到了唐代的绘画、书法、雕塑和建筑,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稀世之珍,集中在一起,它们是独一无二的。
1961年国务院公布佛光寺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值极高的“四绝”
据说,北魏孝文帝当年造访五台山,走到南台山顶时,忽然看到霞光云涌,孝文帝以为是文殊菩萨的佛光,就在出现霞光的地方,建造了佛光寺。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大举灭佛,佛光寺因此被毁,只有一座祖师塔幸存。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后,宋、金、明、清历朝都对佛光寺进行了修葺。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120余间。其中,东大殿7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7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佛光寺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被称为“四绝”。
寺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主建筑东大殿,该殿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距今1100多年,是全国现存的极少数木结构建筑之一,堪称国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这具门板,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
东大殿内的佛坛上有唐代彩塑35尊。其中,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及胁侍菩萨、金刚等塑像33尊,高1.95米至5.3米不等。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10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壁画中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都画得非常细腻。
大殿左右的四根梁下,遗留有不少唐朝人的题记,字迹清楚,是珍贵的唐人墨迹。
独特的佛像雕塑艺术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中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也是我国社会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在了解了佛光寺的基本布局后,独特的唐代佛像雕塑艺术也非常值得欣赏。
丰满的人体造型。在佛光寺佛像雕塑群中,其艺术造型无一不是丰满健壮的。这种丰满的造型与隋唐以前形成鲜明的对照。您可以逐次欣赏释迦牟尼、弥勒佛、迦叶佛等佛像,看看他们的脸、手、脚等,是不是有着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特点。
独特的秀美五官。与其他朝代不同,佛光寺塑造人物的五官有其独特的秀美。比如,南北朝时期的造像人物眉毛较直,除个别外一般较短,双眉间距较窄。而佛光寺雕塑人物的眉均为弯弓形,细而长,弯度大,双眉之间距离宽。
优美的站立姿式。唐以前的佛前菩萨像都是双腿并立的姿式,而佛光寺的菩萨像全部都是S型的站立姿式,腰部稍弯曲,腹部微突起,有的向左弯,有的向右弯。这种优美生动、自由随便的站立姿式,使塑像充满了活力,显得轻松愉快。
浓厚的世俗文化。所谓世俗化,是与偶像化相对而言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少朝代,佛像塑造的特点多以偏重威严,面目呆板,佛座高垒,森严之极。但在唐代却日渐世俗化,不论释迦牟尼,还是文殊、普贤,不论阿难、迦叶,还是胁侍菩萨,都和蔼可亲、慈祥善良,使人容易亲近。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