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朝鲜画家在一起的45天 |
2012年07月22日
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刘扬
热度:0
|
|
在丹东火车站,与金南哲见面了,他是我屡次前往朝鲜的向导,也是朝鲜画的热爱者和收藏者。晚上7时,平壤至北京的国际列车停在丹东火车站,朝鲜的人民艺术家、功勋艺术家、一级艺术家文正雄、金昌吉、咸成哲、杨润风、朴俊、金建、高秀振、康元洪、全哲友、金胜民一一走出火车站。我熟悉文正雄、金昌吉、咸成哲,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朝鲜当代著名画家邀请展,他们的作品参加了展览,金昌吉与咸成哲还访问了北京,出席了展览的开幕式。
(2011年10月29日)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坐落在大连金石滩的一处丘陵,回字形的灰色建筑,如一位不愿言谈的智者,傲慢地看着众人。这是第三次到鲁迅美术学院的大连校区,第一次见到了李晨,第二次住到了李晨的家,第三次出席中朝画家创作营的开营仪式,依旧与李晨有关。
阳光明媚。站在窗口,可以看见幼小的银杏树。树叶已经变成金黄了,正一叶一叶地飘落。洒在行人道上的银杏叶,轻轻滚动,如一个个顽皮的孩子。眼前的这条路通往海边,无疑,这是一条新修建的道路,是为大连金石滩的CPD作出过贡献的道路。幼小的银杏树渐渐长高,也许十年后就会看到大海了。
2011年10月31日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动画工作室举行中朝著名画家创作营开营仪式。
今天是朝鲜画家画画的日子。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朝鲜画家们提出了一揽子的要求,比如,要最好的画材,对光线和案板,均有自己的想法。好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物质基础雄厚,对于他们的要求,会一一满足的。我们的目标也很明确——画出好作品。讨论画作的题材时,他们提出收集中国的素材,画有中国元素的画作,这一点我们否认了。我们觉得朝鲜画家理应画有朝鲜元素的画才对,余墨画几幅中国的风景即可。方向明确了。
(2011年11月1日)
我看到李晨画画了。他有激情,见到纸和笔,就会产生画画的冲动。他拿毛笔的姿势,很像拿着一支铅笔,作为当代实力派的画家,他先后在国家级的画展上获奖,并且在上海美术馆(微博)举办了个人画展,还设计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邮票,在《读者》杂志连载素描作品和插图。
这位像小伙子一样的中年人,精力充沛,答应送给朝鲜画家每人一幅作品。他画人物,那支软软的毛笔,神奇地在宣纸上游动,一笔过后,就是形象,就是神采。趁机,我也要了一幅,放在房间里欣赏。
朝鲜画家在各自的画案前准备着,文正雄画着速写,为创作打底稿。我在老先生的身后看着,老先生娴熟地运笔,勾勒出树,勾勒出水,勾勒出山峰、云彩。与他交谈,他说,他要画一组金刚山的四季,眼下的这份底稿就是金刚山的春季图景。我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文正雄腼腆地笑一笑。
油画创作团的金昌吉、金建、金哲宇开始装载油画框,同时,安置调色板,检查画笔。
朝鲜画创作团的其他人正在熟悉中国宣纸。我去过朝鲜多次,他们在高丽纸上画画,对中国宣纸有可能产生陌生感。因此,熟悉一下中国宣纸是必要的。杨润风用笔轻轻触碰宣纸,还用舌头舔舐,最后伸直拿着宣纸的双臂,看着宣纸的厚度。
金胜民是郑昌谟的学生,用没骨法画画。他把一张六尺宣纸裁开,铺在桌案上,提笔就画。他的写意画线条洗练,笔晕活跃,视觉感强。
高秀振已经画出山崖的一角了,那种皴擦,是朝鲜式的。与李晨谈朝鲜画家的笔法,我们一致认为,这种用笔的习惯是因为他们不懂中国书法。其实,朝鲜画就是中国画的翻版。
(2011年11月2日)
吃完早饭,我们就到三楼画室,看朝鲜画家们画画。咸成哲所画的《平壤的秋天》即将完稿,文正雄的《妙香山的春天》正在深入描写,金胜民画的《金达莱与松树》已初具规模,金昌吉的《夏季》也接近尾声。杨润风还在画迎客松,朴俊在画大海,康园洪所勾勒的天池有了清晰的轮廓……
收藏家韩召善认真看着,他的美术史知识十分丰富,与之交谈,有时都自愧弗如。
今天是周日,下午休息,翟羽提议去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游览,顺便拍一些照片,为朝鲜画家提供素材。征求朝鲜画家的意见,表示同意。下午两点,我们到楼下集合。翟羽租了一辆中巴,我看着朝鲜画家一一上车,就告诉司机可以走了。
汽车穿过枫洋街,向东转,顺着海边的一条路前行。路旁有一些趣味雕塑,螃蟹、龙虾什么的,栩栩如生。汽车穿过金满镇的边缘,向一条山路爬行。路有点窄,路边有别墅,还有会所。汽车继续前行,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抵达地质公园的大门。翟羽到售票窗口买了票,我们一行十余人走进了地质公园。
果真是国家地质公园,环绕海滨,时而陡峭,时而弯曲,时而有层层堆积的山崖,时而有斑斑点点的龟背石。可谓是一部地质学形象的字典。我的地质学知识少得可怜,不知何为侏罗纪、寒武纪,也不知道何为皱褶,何为丹崖史书,何为海石柱,从大连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走一遭,大开眼界。
朝鲜画家对地质公园兴趣浓厚,上坡下岭,不知疲倦。他们拍了很多照片,一边走,一边研究。
(2011年11月6日)
朝鲜画家的创作全面展开了。我注意到杨润风的一幅山水画,取材中国黄山,画面整洁清晰,透视效果极强。远远看去,层峦叠嶂的黄山,虬龙般的松枝,水流,雾霭,一目了然。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朝鲜画的文章,阐述了对朝鲜画一些美学问题的看法,比如,朝鲜画没有书法、诗词、篆刻元素,他们留在画面上的字迹和印章,仅是标明画作的题目和作者,没有中国画繁冗的复合型文化指向。
这是区别。但是,这能是朝鲜画低于中国画的原因吗?至少我不这样认为。朝鲜的写实绘景,是朝鲜人审美观念的延伸,是朝鲜人文化心理的外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个焦点问题,也是我研究朝鲜画的一个路径。曾经思考,还在思考。
李晨喊我,说大连开发区国家安全局的同志来了,外事没小事嘛,来就来吧,一起聊聊朝鲜画,也是好事。
来了三位同志,其中一位记录,我与李晨向他们说明了朝鲜画家到大连金石滩创作的缘由,也谈了朝鲜画家们的业余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看了看朝鲜画家的护照复印件,又参观了画家们的创作现场,随便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写字。看画家们画画,我就想写字。在《贝格曼黑河大发现》一书中读到王维的《出塞行》:“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非常喜欢,就用隶书录之。
写了几幅,没有尽兴,又把王维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了一遍。
唐人的边塞诗,读不够,也写不够。
(2011年11月9日)
看杨润风画画。杨润风,朝鲜人民艺术家,中等个子,见到我们总是友好地笑一笑。他又画松树了。他画的松树飘逸、挺拔,颇主旋律。
我不知道这幅画的题目,一棵松树,旁逸斜出的松枝像男人粗壮的臂膀,背景是模糊的山峦、雾霭。他一笔一笔地画,他手中的笔轻巧、自如,宛如美女的手指,在宣纸上点染。中国画家不这样画画,他们爱抖机灵,爱装神弄鬼,爱显示才华,他们看重市场的评价,他们是时髦的消费主义者。
上午,我坐在杨润风的身后,看他一笔笔把生命赋予给一棵松树。
文正雄在卸一张八尺的大画。为了方便,朝鲜画家喜欢把宣纸的边沿贴在画板上,不到一公分的边沿,贴在画板上,平整、稳定。画完之后,他们再用刀轻轻裁下来。我看见67岁的文正雄踩在凳子上,把尺子按在上面,刀子顺着尺子下划。画卸下来,还有问题,上下的边缘出现锯齿状,文正雄依旧用尺子固定,用刀裁平。这些琐碎的小事认认真真干完了,才把画交给我们。
朝鲜人的工作严肃认真,我领教了。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