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错在没看到长城的抵御作用 |
2012年07月15日
重庆晚报
责任编辑:刘扬
热度:0
|
|
6月30日晚,孙皓晖携修订再版的《大秦帝国》亮相重庆精典书店,进行了一场“你问我答”的书友交流会,畅谈他对秦朝历史的认识,对于司马迁、屈原等历史人物,也有自己的见解。
孙皓晖
不赞同司马迁的历史观
孙皓晖从1993至1997年,完成136集电视剧《大秦帝国》文学剧本的创作,1998年后,这位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辞职耗时16年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大秦帝国》六部十一卷,将战国后期齐、楚、燕、秦、韩、赵、魏七国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描绘了近200年的战国风云与帝国生灭。
当天在现场,孙皓晖对于被后人尊称为“史圣”的司马迁,表示了自己的批评态度:“司马迁在记录史实方面值得学习,但我不赞同他的历史观。”孙皓晖认为,司马迁的历史观集中代表了儒家的历史观,以能否保全自己这一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对所有敢于创造、为国家牺牲的人,他都持批评态度;而对那些明哲保身的人则抱着赞扬的态度。”孙皓晖说,比如秦始皇修长城,司马迁谴责是劳民伤财,而没有看到长城本身对抵御匈奴南下的巨大作用,“司马迁对这方面是不加分辨的”。
虚构的多是中下层人物
对于读者关于《大秦帝国》创作“如何平衡虚构与事实”的疑问,孙皓晖表示,作品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时间框架严格按照史料写作,“虚构较多的是第二三层面的人物,比如中下层的官员。另外,对女性人物及其情感的虚构较多。”孙皓晖特别提到中国历史详细写女性人物的很少,“而秦代的女性有着很独特的情感处理方式,因此我对这方面虚构较多,也是为了弥补历史上的种种断点。”
孙皓晖尤其提到了《大秦帝国》中屈原这一人物。在他看来,屈原的形象在史料记载中一直比较单一,他告诉现场读者,“其实,屈原在历史上也有着主张变法的思想。”不过书中的生动细节则是虚构。
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周裕昶
电视剧《大秦帝国》
第二三部已拍完
孙皓晖在现场透露,《大秦帝国》的第二三部电视剧已经拍完,估计今年内会上映。对于之前“不满第二部剧本改编”的报道,孙皓晖含糊带过,称“我的评价不重要,究竟拍得好不好要看观众的态度”。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