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古墓:海南历史的模糊背影 |
2012年05月30日
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杨小薇
热度:0
|
|
|
编前语
踏访古墓遗迹,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然而,藉此却能油然而生思古的况味。每一座古墓,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折射出其所属年代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信息,成为今天重要的文物遗存。
海南古代墓葬,有与中原大陆一脉相承的墓葬文化,也有自身显著的地域特点。专家考证认为,因为一道海峡的隔阻,海南古代墓葬文化缺乏延续性和继承性,表现出明显的跳跃式特点,以及与移民文化较为一致的多元化特征。据文物部门以往的调查统计和最新发现,海南古代墓葬总数约为300处。从分布情况看,汉族地区较多,特别是北部的数量较为集中,中部和南部数量较少。
本期起,海南周刊将推出《海南古墓》系列报道,踏访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古代墓葬,探寻掩藏于岁月深处的古墓故事,敬请垂注。
文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或在乡野之间,或在闹市之中,细心者总能发现海南古墓的身影。它们有的简陋,与荒草相伴,即使清明时节,也没有后人前去除草培土;有的奢华,且规模宏大,年年岁岁都有众多后裔汇集扫墓。
这些坟茔的主人,有平民百姓,有琼州过客,有天涯孤忠;有些是叱咤风云的大官宦,有些是学识渊博的读书人。他们当中,有的死后归葬内地,仅留下衣冠冢,如冼夫人、赵鼎;有的身后长眠珠崖,供后人景仰,如韦执谊、许模、韩显卿、王居正;有的是本土走出去的名宦,逝后得到御赐归葬,让后辈时时追思,如丘濬、海瑞、唐胄、邢宥、韩俊和张岳崧等等。
这些古墓本身,以及这些古墓主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承载着海南的历史、文化信息。踏访古墓的遗迹,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然而,藉此却能油然而生思古的况味,也依稀能看到古代海南模糊的历史背影。
最早的墓葬或可追溯到青铜时代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仙民村东面800多米处的仙沟岭上,清理出一处青铜时代的墓葬群。据海南省博物馆(微博)研究馆员王育龙介绍,该墓群占地范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00米,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是迄今为止海南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古代墓葬群,学术界将其命名为“仙沟岭墓群”。
墓葬群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状,墓坑较浅,规格一般长2.5米、宽1.2米,它们排列整齐有序,有着统一的方向,即东西走向。
王育龙告诉记者:“墓群随葬品大都放置在死者的头部和脚部,出土的器物以陶器为主,主要有印纹陶罐、陶釜、陶碗等;陶器的纹饰有同心圆纹、云纹、雷纹、菱形网纹、米字形纹和方格纹等,这些都是青铜文化的遗物。”但墓群主人的信息不得而知。
最近30年间,海南东方、昌江、白沙、儋州和陵水等出土过不少青铜器遗物,如青铜釜、青铜箭镞等,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就陈列有“北流型”青铜鼓。这些青铜器和青铜时代的“仙沟岭墓群”联系在一起,能否证明海南在历史上发生过或经历过人类文明史上的青铜时代呢?
王育龙认为,“仙沟岭墓群”的文化特征与广东肇庆、佛山、深圳等地发现的米字纹陶类文化的墓葬,及其出土的文物有着极其相似的共性,但是海南青铜文化的产生时间可能较广东地区来得更晚一些,也许会滞后许多,抑或至汉代,仅凭青铜时代的一些遗物,并不能说明海南经历过青铜时代;因为海南的青铜文化在时间上缺乏历史的延续性,在空间上也没有众多的遗物和遗迹来支撑,严格地说,就是连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最基本条件也不够齐备。
瓮棺葬:汉代海南特有的墓葬
两瓮一釜:瓮为灰黑色的硬陶,高50厘米,口径30至35厘米,腹径45到60厘米,底径30至40厘米,侈口,肩部附有四横耳或三角状耳,瓮身纹饰有水波纹、周弦纹及曲尺形纹饰;釜为敞口寰底素面夹砂粗陶,高40厘米,口径50厘米,底径52厘米。瓮釜相套,中间一瓮底部打通。这是在陵水三才镇后港村西边200米处出土的瓮棺墓葬,专家称之为“孟坡墓群”。
据海南省文物部门统计,目前海南发现被明确定为汉代墓葬的有5处,分别是陵水的“福湾墓群”“军屯坡墓群”“孟坡墓群”、白沙的“志针墓群”和三亚市藤桥镇的“番岭坡墓群”,都是瓮棺墓葬。
王育龙告诉记者,海南岛汉代墓葬最突出的、带有普遍性的瓮棺葬特征,在同时期的大陆地区几乎看不到任何痕迹,瓮棺葬在大陆特别是中原地区的史前仰韶文化中却较为流行,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它们是否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或某种内在的联系,或者通过何种渠道、在何时传入海南岛,目前还找不到充分的证据。
“就海南岛两汉时期的墓葬及其文化风貌而言,瓮棺葬无疑是海南汉代墓葬极具个性的表现,但在文化内涵上仍然与大陆尤其是岭南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王育龙说。
凤毛麟角的隋唐墓葬
在澄迈县老城镇富昌村附近有一块冯姓墓地,墓地中有一座最为显眼的石墓,底座有3层八边形玄武岩石基,最上面一层每边还可有“乾”、“坤”等八卦,其上为圆形黑色石头干砌而成,顶部为穹窿形,整个坟茔颇为壮观。虽然没有墓碑,但周边冯氏村民都将其当作自家的祖坟看待,并说那是冼太夫人的衣冠冢。
作为高凉太守冯宝的妻子,冼夫人一直是丈夫政治和军事上的好助手,她本人对海南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是举足轻重。隋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在巡视海南途中逝世,归葬今天的广东电白山兜丁村。然而,海南当地老百姓对她敬仰有加,便砌筑衣冠冢来怀念冼夫人。尽管只是衣冠冢,但它毕竟是海南已发现的、隋代唯一的古墓葬。
其实,即使唐代的墓葬,留存至今的也少之又少。
记者先后陪同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研究员阎根齐、海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王育龙经过半个月的实地走访和资料查找,目前仅找到3处能确认墓主姓名的唐代墓葬。
一是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雅咏村西南面的韦执谊墓。唐永贞元年(805年),官居左丞相的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元和七年(812年)病逝于贬所,葬于今址,迄今整整1200年。韦执谊是海南岛韦姓的先祖。
同在805年,户部尚书吴贤秀也被贬到崖州,落户“张吴都”(今海口灵山),3年后辞世,葬在今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博渡村西面600米处的龙窝坡上。
另外一处是位于文昌铜鼓岭南麓陈笠村附近的符元生墓。符元生曾任广东南雄太守、选任中书令,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奉旨入琼抚黎,后落籍文昌,成为符氏迁琼始祖。
阎根齐认为,海南隋唐二代墓葬遗迹稀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绝大多数贬官死后归葬内地有关,此外,中国古人有“叶落归根”观念,客死他乡后,一般都会留下遗愿让亲属想方设法归葬故里;这种情况到宋代还很普遍,如赵鼎死后第二年得旨迁葬浙江石门。
有待研究的宋元古墓葬
宋朝以后,海南与中原内地交流日益增多,墓葬遗迹也随之丰富起来。
海口市龙桥镇的北宋琼州知府周仁俊墓、旧州岭上的琼管安抚使林暹墓、府城潭谢村西侧的兵部侍郎王居正墓,以及东方市三家镇居侯村西边的符确墓等,都是海南有名的宋代墓葬遗迹;元代或在宋元交替之际的墓葬,有澄迈的萧仙墓、定安的王官墓、万宁的文天瑞墓、文昌的陈仲达墓、临高的兰方塔等10多处。
王育龙称,宋代墓葬绝大多数尚未进行考古发掘,但从海口市琼山区部分宋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其器物的总体特征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成分,特别是“买地砖券”和“魂砖”等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物件的放置是想说明墓地是向冥界官员购买的;元代的墓葬遗迹虽然也较多,但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迄今尚无一处,因此,对这些墓葬的地下情况就不得而知。
谕祭葬:明清人文蔚起的佐证
自明代起,海南的教育进入鼎盛时期,诞生了大批的进士和举人,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者比比皆是,其中不乏达官显贵,他们去世后,享受到了“谕祭葬”。
“谕祭葬”也称“敕葬”,是封建帝王对一些皇亲国戚、朝廷重臣和文武大员死后所实行的一种特殊葬礼,表明皇帝对他们生前功绩的肯定和优厚恩遇。
据阎根齐介绍,海南岛上能够享受“谕祭葬”的官员,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代表性人物有明代大学士丘濬、户部侍郎唐胄、右佥都御史海瑞和河南按察司副使韩俊,以及清代探花、湖北布政使张岳崧等人,他们以及他们所得到的“谕祭葬”,本身也是明清时期海南人文蔚起的有力佐证。
世俗的荣耀,对于逝者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何况那些葬身之所,在历史的长河中,多数也像它们的主人一样,经历了自然或人为的摧残,能够存留至今的,当算奇迹。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