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艺家】
他用画笔为历史和时代造像,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但他又“不按套路出牌”,从不用一个模式去“套”,力图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题材找到最适合的表现手法。他说,绘画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你对这个题材有感觉、有冲动、有创作欲望,你再去画。
1936年12月12日凌晨,整个西安城已经进入梦乡。城市东北角新城大院的一处公馆,灯火通明,人影攒动,张学良与杨虎城,在这里决定发动兵谏——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一触即发。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画家王西京的作品《兵谏一九三六》,描绘的就是这一箭在弦上的紧张时刻。
2021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85周年,再次谈起这幅画,王西京说,他与西安事变的渊源不仅仅在这幅画里。王西京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杨虎城将军的夫人谢葆真是王西京的表姨。王西京的父亲是杨虎城的部下,全程参与了西安事变。
种种因缘促使王西京将画笔伸向历史深处。早在1978年,他就创作出一幅西安事变题材的画作《千古功臣》。“那个年代,不是为了展览,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我就是想画,完全出于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动和一个艺术家的文化责任,觉得有义务把这个题材画好。”
1993年,王西京以杨家亲属的身份到台湾拜访了张学良,将一幅自己创作的《屈子行吟图》和“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亲笔题写的“东北大学”的拓片送给了他。92岁的张学良激动不已。
历史题材创作,有一个说法,“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具体到《兵谏一九三六》,王西京在创作之前做了大量准备,把图书馆里能查到的报纸、书籍、旧照片都翻了个遍。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画作中,新城公馆的内部装潢,墙上孙中山的画像,挂钟指向凌晨五点,以及张杨两位将军的服装,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描绘真实的历史,环境可以还原,但历史人物不会在那里等着画家来画,甚至也不会留下现场照片供后人临摹。王西京坦言,画西安事变题材,他遇到两个难题,其中一个就是两位将军的形象刻画。
“我找到了张学良在西安的照片,但很模糊,表情也不符合西安事变的特殊场景。”如何将紧张的心理通过外在形象体现出来?王西京请来多位长得像两位将军的人当模特,请他们重新演绎西安事变的历史瞬间,王西京在一旁画速写捕捉画面,让历史人物“活”起来。
另一个难题,如何在静态的画中营造出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我们都知道传统中国画适合表现水墨淋漓的写意,但事实上,在吸收融合西方绘画的素描、明暗、色彩等艺术手段之后,它一样可以表现出动感。”王西京说。
历史真实之外,《兵谏一九三六》中也有源于艺术需要的想象,比如,桌上凌乱的摆设、正要往外冲的士兵、人物的站位关系、人物和头顶吊灯明暗虚实的呼应。“调动各种元素,将其集中在一个画面上,肯定有想象的成分,但也是基于历史真实的合理想象。”王西京说,“历史是真的,情怀是真的,民族大义是真的。”
王西京的历史题材绘画,从表现“戊戌六君子”的《远去的足音》到表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春潮》,从表现汶川地震救援的《守望生命》到《人民的重托》《责任重于泰山》,都力求既追溯历史,又抓住当下,并让历史照进现实。
王西京认为,历史题材绘画创作,要忠于历史、再现历史,必须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而中国笔墨完全可以胜任这个目标,“用中国画表现中国题材和中国精神,用民族的语言去表现民族的情感,这是我坚守的一个创作原则”。王西京还有个朴素的艺术观,绘画一定要有感而发,绝不无病呻吟,“你对这个题材有感觉、有冲动、有创作欲望,你再去画”。
王西京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对一个画家来说,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殊为不易,一旦形成风格,用这种套路语言来“通吃”所有题材,就会比较轻松。但王西京觉得,“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题材,需要找到适合的表现手法,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
他举了个例子,画陕北农民和画非洲土著人,能一样吗?后者的黑白对比强烈,王西京就从版画中吸收经验,将水墨与版画的技法融合,这是他的又一个创新。聊到这里,不禁有个疑问:中国画还能画外国人?这正是王西京多年来努力尝试的。
王西京曾先后40多次到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土耳其、希腊、意大利、斯里兰卡、波兰、尼泊尔以及非洲诸国考察交流、采风写生、举办画展,仅2012年至今,就先后五次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采风。2016年至2019年,王西京连续四年参加“巴黎秋季艺术沙龙”国际大展,其丝路题材作品赢得了西方观众和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和高度赞誉,并摘得“巴黎秋季艺术沙龙”最高学术成就奖。那些外国的老人、孩子、妇女在中国的宣纸上神采奕奕。王西京的非洲系列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一个中国艺术家的环球视野和人文关怀。在一次画展上,一位非洲观众当场给他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以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画,就是山水、牡丹、仕女,美则美矣,但他们看不懂,更没有共鸣。当他们发现原来中国画也可以画他们熟悉的人和事,会立刻对中国画发自内心地喜爱。”王西京说。
当绘画技法臻于成熟,王西京思考更多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中国画,如何成为人类共通的语言。他画《东非酋长》《塔吉克新娘》,他画战争废墟、画叙利亚难民。最近,他又在构思一幅表现国际难民题材的长卷,用来表达人类对和平的共同期盼,他相信中国画可以成为通行全球的艺术语言。
(作者:蒋肖斌,系中国青年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