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纪瑞青,国家二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市组织的展览并获奖,出版《丹青芳华——纪瑞青画集》《瑞彩清韵——纪瑞青绘画作品集》等专著。论文在《美术大观》《美术年刊》《中国文艺家》《人物画报》《锦绣》《文渊》等刊物中发表,并有作品录入《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书法大展作品集》《当代中国画精品展作品集》《中国美术教育学术论丛》等重要文献。作品《清塘荷韵》《幽谷兰馨》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及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纪瑞青的重彩写意艺术——古韵新风抒雅怀
文/邱振亮
在当代花鸟画坛上,纪瑞青的重彩写意花鸟画无疑是面貌独具鲜明特色的,这也使她的艺术品格和创作动向受到越来越多同行们的关注。
纪瑞青早期的绘画作品为传统的工笔画、水墨画以及重彩画等,现在主要研究重彩写意画。早在1996年她就已经从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之路。此后她又先后于山东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及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求学和深造,期间得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长蒋采萍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郭继英教授的亲授和指导,这对纪瑞青后来选择的艺术创作方向和艺术修养的全面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一位从事艺术创作的画家来讲,纪瑞青所经历的学院式的艺术培养与严格训练,可以说奠定了她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开拓了她广阔的艺术视野,这种历练不是每一位想献身于艺术的青年学子们都能经历和获得的。了解了她的这些学习历程我们就比较容易解读和欣赏她的创作作品了。这些年间,她可以说尝试过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实践,比如工笔画、写意画、装饰绘画以及油画等,多种绘画形式、门类的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又在她的绘画中得到了较好的交融与相互借鉴,使她在创新自我的求索中奠定下艺术基础与思想基础。
纪瑞青在艺术上成名和发展的这二、三十年,正是我国传统艺术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产生激烈震荡和发生巨大变革的几十年。纪瑞青所选择的艺术道路可以用“在求变中求新”这几个字来概括,正是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思想背景下的产物。
她选择了重彩写意花鸟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重彩写意”包含“重彩”和“写意”两个绘画上的术语,其实是两种艺术形式。重彩画在中国绘画上历史悠久,在文人写意画出现之前,工笔重彩画一直扮演着民族审美文化载体的重要角色,并在唐宋时期产生了擅长重彩绘画的多位大名家,也创作了在绘画史上彪炳千秋的不朽名作。但自宋代以来,在文人画家的推动和创造下,水墨写意画逐渐成为我国绘画的主流。工笔重彩绘画被沦为工匠画家之所能,受到文人画家普遍的排斥与贬低。重彩画的式微过程也正是文人写意画的发展过程也正是文人写意画的发展过程,直至近代,人们已普遍把中国写意画的创作精神称之谓中国艺术精神。
我们再分析一下纪瑞青的重彩写意画。她的绘画不再依附于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表现形式与绘画技巧,在保持重彩的视觉冲击力、表现力与装饰性的同时,有意削弱了以线条为主的造型手段,强化了写意性的表现,把色彩的装饰性与色彩构成的原理在画面上取得共融共通。在某些作品中,她不避制作,但用写意的笔法和造型手法避免了作品的工艺化。某些重彩运用,她除了平涂填色外,还运用了渲染或积染的方法,但都能保持了色彩在画面上的突出地位与视觉效果。在写意理念的指导下,她所表现的各种物象,既不能照搬自然,又不能凭空臆造,而是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创造出“不似之似”的意象,也可以说是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心象。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用“重彩写意”画来说的纪瑞青的艺术创作比较贴切,也更能说明她艺术理念的追求与艺术真实。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和完善,纪瑞青的绘画已经形成她自己的面目和特色,这就是既重客观表现,又强调主观表现,既有具象描绘,又有抽象概括,既有传统表现,又富有现代感,把再现和表现这两个对立方面的因素,在自己的作品中做到了有机的结合。
纪瑞青在重彩写意画的探索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果。正值精力充沛、风华正茂的人生阶段,她全面的艺术修养和坚实的绘画基本功,都预示着她的艺术创作之路正步入快车道。艺术之路漫漫而艰辛,相信她一定能在艺术求新求变的探索中闯出属于她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取得更加骄人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