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编号223: 未被讲述的间隙
    2025年09月05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展览名称:编号223: 未被讲述的间隙
      展览时间:
      参展艺术家:编号223(林志鹏)
      策 展 人:三影堂+3画廊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A
        详细介绍:

        三影堂+3画廊荣幸宣布正式代理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编号223(林志鹏)作品。

        编号223以其充满私人叙事的独特视觉语言,成为中国新锐摄影的重要代表。他通过摄影记录关系的存在,展现出一种不被消费、而是被长久保留的态度。艺术家个展“编号223: 未被讲述的间隙”将于2025年9月13日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呈现,敬请关注。


        从编号223的摄影表达

        看2000年代中国与“私摄影”的跨界发展

        文_荣荣&映里

        自1970年代后期起,中国逐渐萌发出以个人视角为出发点、同时关注他者与社会关系的艺术性摄影表达。1980年代初期,摄影领域掀起“新浪潮”,而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期间,摄影进一步发展为更具实验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年轻摄影师们逐渐与体制和主流保持距离,开始组织自主创作与展览活动。进入2000年代,伴随当代艺术整体的迅速国际化,摄影表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来自广东汕头的编号223(林志鹏)自2003年起,在杂志工作之余,借助当时中国相对自由的互联网空间,展开了结合文字与图像的个人化、实验性创作。他持续拍摄城市生活中的身体、情感与亲密关系,并自行编辑出版ZINE,赢得同龄年轻人的广泛共鸣,也影响了一批开始拿起相机创作的人。这种创作实践被视为2000年代以来中国摄影表达的重要方向之一。

        编号223的摄影作品常被认为具有“青春群像”的印象,但其核心是对“日常风景的记录”与“关系性的注视”持续二十余年的实践。他的拍摄对象多为朋友或熟人,通过反复出现的身体、视线、生活中的小物件与动作,静静又强烈地捕捉身体距离与情感波动的细微变化。这种创作取向与日本“私摄影”的发展谱系存在联系。1970至80年代,以深濑昌久、荒木经惟、森山大道等人为代表的摄影师们,将内在情绪、爱、家庭等主题以直白的方式展现。而1990年代以后,日本摄影逐渐远离“内心暴露”或“作为记录的确切性”,将重心转向“与他者的关系性”、“共在性”,以及“流动的时间感”^[1]^。

        这种变化,也得益于如《写真新世纪》《Parco Urbanart》等青年艺术家发掘项目,以及日本特有的摄影杂志和摄影集文化等都市型文化环境的支持。这些平台不仅是新人登场的场所,更承担了“新的个人表达 = 当代现实”的社会文化期待,并与当时感性的变动密切相关。在这样的制度支持下,摄影逐渐远离作为“报道”或“记录”的客观性,转而被评价为一种“现代性”的表达方式,能够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性与感知”“身体与时间”等柔性而模糊的领域^[2]^。

        相比之下,编号223的表达实践出现在2000年代初期中国尚未建立起相关制度与平台的环境中,他通过时尚杂志、个人博客、ZINE等自主手段,自发开展创作。这些作品并非在制度支持下产生,而是在不同条件下,以对身体接触与亲密性的敏感注视展开,不流于感伤性消费,而是通过胶片的方式细致记录关系的变迁与积累。编号223的观看视角深受中国城市变化与社会感知转变的影响,在日益匿名化的城市生活中,他试图保留身体与情感的轮廓。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可称为“关系的风景”的诗意视觉,但这并非将关系性模糊化,反而更具体地凸显了每一位被摄者所具有的身体性与情感性的存在。

        在当今视觉信息被SNS与影像媒体极速消费的时代,编号223的作品依然细腻地捕捉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空气的质感与沉默的时光。他通过摄影记录关系的存在,展现出一种不被消费、而是被长久保留的态度。在一个关系与身体感知逐渐模糊的时代,他的表达旨在重新夺回视觉的强度,并以此确立一种深植于中国城市文化与社会现实的独特观察角度。他的实践为2000年代以来的中国摄影指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同时也成为关于关系性书写与持续性探讨的当代表达。


        参考资料

        [1] 笠原美智子,《私写真的时代》,东京都写真美术馆,2004年;以及饭泽耕太郎,《欢迎来到写真美术馆》,筑摩书房,2006年。

        [2] 小林美香,《写真新世纪与ZINE文化的交汇――作为制度的摄影展与个人出版》,《美术手帖》,2020年8月号。


        艺术家

        编号223(林志鹏)

        编号223,本名林志鹏,1979年生于广东汕头,现居北京。摄影艺术家、写作者、独立出版人,是多重身份转换中的冷静观察者,凭借文字和镜头记录身边的人与事,探索形色、生活和成长的种种。

        编号223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多个艺博会和美术馆展出,包括Unseen Amsterdam、Paris Photo Fair、Photo Basel、哥本哈根摄影节,ICP纽约摄影中心、MEP欧洲摄影馆、西澳美术馆、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等。近年个展包括在美国特拉华当代艺术馆、温哥华Canton-Sardine Gallery、东京Akio Nagasawa Gallery、乌尔姆The Walther Collection、巴黎In Between、纽约Galerie Kitsuné、上海M97、北京德萨画廊、安特卫普Stieglitz19、柏林Migrant Bird、米兰Glenda Cinquegrana等地举办。同时,也受到法国ARTE电视台纪录⽚《镜头下的中国》和⽇本NHK电视台纪录⽚《青年摄影师眼中的中国》的采访报道。

        出版物作为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号223已在中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挪威等国出版摄影集和旅行文集。其中,作品集《No.223》被PHOTOEYE评为 2012年度最佳摄影书之⼀,《Sour Strawberries》被西班⽛《El Pais》评为2018最佳摄影书之⼀。


        三影堂+3画廊

        三影堂+3画廊 (Three Shadows +3 Gallery) 是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旗下运营的艺术空间,创立于2012年4月。+3画廊致力于连接中国摄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中国本土与世界的通道,并以摄影为媒介促进海内外艺术文化交流发展。

        +3画廊以推介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成长性的摄影艺术家及其作品为首要目标,同时有计划地展示国外重要摄影艺术家的优秀作品。通过与海内外领先艺术机构和博览会合作,促进摄影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增强中国摄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呈现。+3画廊以国际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和专业化的贴心服务,持续作为摄影艺术家和收藏家互通的优质平台。

        相关标签: >>美术展讯 北京 书画 艺术 美术 北京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2(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