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生命肖像——刘亚明艺术展
    2025年08月22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展览名称:生命肖像——刘亚明艺术展
      展览时间:
      参展艺术家:刘亚明
      策 展 人:南希画廊
      展览地点: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058号艺河湾艺术区F038-F039
        详细介绍:

        策展人:查常平

        出品人:Nancy

        策展助理:赵逸秋  赵潇然  蔡雨真


        生命肖像:刘亚明艺术展

        查常平博士

        忧愤中鄙视的眼神、无奈中反抗的表情!

        这是我们从当代艺术家刘亚明的《2021自画像8》(2021)中的所看所见。那本是一个充满生机、盼望的季节,但他的这个系列“自画像”却由始至终传递出一种绝望不屈的生命情感。其目光,似乎直接穿越了创世之初的“渊面黑暗”、把人引向对于永恒之光的祈盼。

        一定程度上,刘亚明的“生命肖像”系列,不过是在一个特殊时代释放“苦我”的凝练之作。十多年来,他的大部分时光,印刻在三张巨幅油画的创作中:《世纪寓言》(2007—09)、《苍穹之眼》(2011—15)、《人间幻境》(2016—21)。因此,他被誉为人物关系中群体得救的“预言家”、人神关系中个体向上的“仰望者”、人人关系中魔幻现实的“色彩思想者”。他对人类处境的忧虑,可以与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的《终末审判》媲美。相对于人类的结局,他更关注我们今世的去向;他的绘画语言的丰富,完全和达·芬奇在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比肩。相对于色彩凝固的多向变化,他更富于表达色彩流动中的辉煌神妙。正如它们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思想巅峰一样,刘亚明的三部曲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精神敞现之极致!

        在创作《世纪寓言》前,刘亚明的《此岸》系列(2000—2004),无疑流露出对于女性之死的深切悲悯。人的迷失、绝望、惶恐、木讷、干枯、祈愿之类生命情感,因着佛像或天使的在场而得以释怀、净化。也许,在艺术家心中,无论那些植根于人我关系还是人人关系的情愫,都需要奠基于人与神圣存在的关系之中。不,寂灭的觉者,于画面上却沉醉于自身的静穆安详中,对人的得救悲鸣根本无动于衷,除非有圣母般的女性引领。

        坚定而怅然的目光,这是刘亚明青年时期的两张《自画像》(1995)为我们留下的生命印象,浸透着华夏士人自屈原以来的忧患意识。伴随岁月的熬炼,他发现一个艺术家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他表达了什么,更在于他在艺术语言方面如何表现。这构成他创作三张巨作的内在文化动力。同时,画面中的每个人物形象,其实不过是他作为个体之人的生命情感长阔高深的外化显现,不过是他在人我关系中进入自己的灵魂深渊的向上涌泉。他的《2021自画像》系列(2021)与《自画像》系列(2024),更是他咽下被无尽囚禁的时代苦水后发出的浩然悲悯的视觉见证。其中,交织着不屑与愤怒、震惊与孤傲、仇视与厌恶、哭泣与哀挽、逼视与隐逸、无助与伤心、怀疑与批判、仁慈与共情、淡定与期盼、沉着与执念等的目光。

        是的,作为人的个体生命的多维肖像,刘亚明的“自画像”所内含的否定性情感的丰富度,也许自现代艺术史以降唯有梵高的为先。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整个时代的“生命肖像”吗?

        (2025年8月14日,本文作者为 批评家、圣经学者、《人文艺术》论丛主编)

        相关标签: >>美术展讯 书画 美术 艺术 上海 上海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3(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