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西展厅、新展厅
廖斐的创作始于对存在的思考以及对个体的反思,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探究事物的本质。其作品通过艺术的外在形式和日常材料的物质性,展示事物自身的存在问题。廖斐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艺术创作,基于思维逻辑和抽象概念创造出感性的强度。其作品将数理系统的逻辑感转化为视觉语言,透过低限的,几乎仅凭语言的直接表达,让我们体验到数理、逻辑和抽象事物的临场感和其极限。
作为廖斐自2006年开始职业艺术生涯以来最全面的机构个展,“廖斐:如人有目”将通过五个关键词——物质、场域、延伸、无限、推演——回顾与梳理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不仅展出了廖斐早期聚焦物质材料之间关系与张力的作品,也重点呈现了他放弃具象雕塑十多年之后再次回归的“手征空间”系列,以及近期借助穷举法所完成的“单向雕塑”、“局部被遮蔽的圆”系列。
在本次展览中,UCCA首次拆除了分隔西展厅和中展厅的墙体,以一览无余的方式呈现所有作品。正如典出金刚经的展览标题“如人有目”所意指的:世间万物以其自明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有眼睛的人能够明辨方向,不至迷失,远离颠倒梦想。“廖斐:如人有目”由UCCA策展人张南昭策划。
关于艺术家▼
廖斐
1981年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200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近期个展包括“形下寺”(Vanguard 画廊 × 醍醐艺术中心,上海,2023);“外在”(花厅计划,上海,2021-2022);“这一切是随机发生的吗?”(OCAT上海馆,2021);“广延”(Vanguard 画廊 × 零时艺术中心,上海,2018);“平坦”(上海玻璃博物馆,2016)。部分群展包括“80后的图景——代际的跨越”(油罐艺术中心,上海,2024);“险境集”(美凯龙艺术中心,北京,2024);“青山行不尽:山海渡远”(大阪文化馆·天保山,大阪,2024);“沉静的响雷”(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1);“继续/不继续的传统:中国影像艺术”(萨拉曼卡艺术中心,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2021);“于显现或隐匿之中”(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 研究中心,北京,2018);第11 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