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网首页 | 新闻 | 视频 | 展览 | 博客 | 论坛 | 交易 | 拍卖 | 服务 | 画廊 | 建站
首页 新闻 评论 访谈 品美图 品设计 品时尚 品文学
    郭润文油画展
    2025年04月18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展览名称:郭润文油画展
      展览时间:
      参展艺术家:郭润文
      策 展 人:方圆艺术空间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东街D10
        详细介绍:

        出品人:贾新伟

        开幕酒会:2025年5月24日 15:00(周六)

        我认为,当代艺术强调的是文化针对性,强调的是提出有价值的文化问题。至于采用什么风格、手法,甚至采用架上还是装置实在无所谓。那么对古典油画技法接受还是排斥的争论也就没有意义。 不过站在美术史的角度上来看,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末期对油画技法的争论和改革是相当激烈的,因为当时的画家几乎在同类型的绘画模式下创作,也就是说,采取的是古典写实手法。那么油画技术的高低和改革决定了画家作品优劣,以及在有限范围内的个人艺术风格的突现程度。

        在十九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对古典油画技法的革命依然有空间,这点我们可以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画家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而得知。但这些依然是建立在古典写实之上的。直到印象派之后,人们从精神上到绘画手法上都背离古典写实的宗旨,画家们各自在所建立的绘画样式的支持下,对自己的绘画技术进行研究和发展,以便有效地表达思想,体现对时代的关注(当然这里也包括“借用”古典写实手法的画家)。

        那么,在这样宽松多样化的艺术氛围内,还继续纠缠对古典油画技法接受还是排斥问题,并同现代还是保守同时牵扯到一起去,就没什么意义了。每个艺术家的学术背景不一样,艺术气息也不一样,他们有权力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艺术形式和手法。如果把追随时尚风格当作评判一件作品是否具有当代性的标准,无疑是不妥的。

        多年来对油画技术和材料的研究、实验以及追寻油画质地的“纯正”性,使中国油画界逐渐对油画形成一种严格的操作概念,也对油画的完整性与物质感有了一点体会。很多人多次赴西欧各国考察博物馆,仔细观察大师们的原作,反复进行比较,发现虽然古典写实大师们的风格各有不同,但油画质地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对此我直观理解为:“透过一层珐琅般晶莹剔透的物质形成的空间,探视到深厚结实的色层(这决不是上了光油的原因)。”

        这肯定是大师们对画面的质地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并精心制作才会产生的效果,因而我认为油画质地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品质,高低之分便体现出高贵与平庸的区别。由此可见,对传统写实油画技术的认识应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倘若采用这门技术就不要奢望对这门技术有原创性的改造的空间。因而我们在技术学习上所要做的就是主动地“向大师学习”!  面对自己的创作,全盘照搬西方油画语言体系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我们所处的位置上,认知是有限的,另外也没有必要。我们向大师学习技法不是为了超越而是借鉴,在借鉴基点上的学习是有选择的。我们应该为作品中所设定的一个目标、一种效果而学习所需的东西。

        因此必须了解几百年总结出来的油画材料的特性,以及程式化的运用过程。这样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就能主动地、有目的地将这种技术渗透进作品中去。当然,技术不仅仅是油画质地,它包括所有绘画本体的因素。而且油画质地恰恰是建立在这些因素之上的。如果没有掌握这些绘画本体因素的能力,就根本无需论及油画质地的问题。

        (文/郭润文,《油画语言体系与“当代性”》节选)

        相关标签: >>美术展讯 书画 艺术 美术 油画 北京 北京
      品尚品
      创想计划:文艺青
      中国艺术片:在边
      法国的时尚经
      渣打:视觉艺术诠释商业洞察力
      Gaga曾着迷小野洋子 流行音乐行为艺术珠联璧合
      日设计师制作气球礼服梦幻时尚受好评
      “VOGUE摩登不夜城”——当时装爱上艺术
      周杰伦版画5000元一幅 玩意识流受母亲熏陶
      绝对伏特加2011绝对艺术奖揭晓
      艺术与时尚结合:两者不再纯粹
      品设计
      灰姑娘的座椅
      所谓设计作品的好创意,不仅仅在于造型和功能,有时候,一种材质上的混搭和一个浪漫的名字,都会给设... 详细>>
      跳舞的杯子
      时计艺术的典范 宝齐莱马利龙系列腕表
      乱糟糟的鸟巢椅
      伦敦新晋设计师:雕塑般的针织作品
      品文学
      胡润:“由暴发户及新贵族”解码中国富豪蜕变
      天津美术学院欲扛当代艺术史研究大旗
      艺术家的悲剧,源于自我认知的迷失
      梁井宇:寻找新的可能性
      是店铺,也是艺术
      张小川:用“小首饰”做“大雕塑”
      张大千吃的艺术
       

      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meishujia.cn,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京ICP证110842号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6(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