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二展厅
2025年1月18日至3月30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推出艺术家徐小国的最新个展“回环”。徐小国作为70后一代的艺术家, 他的成长和创作与中国近20年社会和艺术的快速变化紧密相连 。目睹和经历了艺术从社会性的现实主义、观念主义到回归艺术本体与观念表达的全球化过程。 他从最初创作尺幅巨大的神话、与现实结合的叙事性绘画,进入到对绘画本体表达现实感受的持续探究。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神话”“笼子”“织体”“星光”和“花”系列的创作,不断挑战真实感受和绘画语言的深度 ,每一步都在自我限定中寻求突破,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家中持续变化的少数案例。
本次展览的题目“回环”,取自博尔赫斯的小说《环形废墟》。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在一个飞鸟绝迹的黎明,魔法师看到一团火焰正吞噬着环形废墟的中央。有一瞬间,他想到去水里避难,但随即又意识到他的使命已经完成,应该接受死亡得到解脱。于是他向着火焰走去。火焰没有吞噬他,而是不烫不灼地抚慰他、淹没了他。带着解脱、屈辱和恐惧,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幻影,另一个人梦中的幻影。”
徐小国讲,几年前看到的这一段文字对他触动很大。小说中的火和魔术师,让他意识到宇宙中有一个超越者的存在,“他”掌控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之间都有紧密的内在生成逻辑。这似乎也与他的绘画路径有某种暗合,揭示了他的自我成长和创作变奏的动因。于他而言,一切变化都是有机的和自然而然的,创作变化本身意味着自我生存处境的变化。艺术家寻求超越却又无法脱离现实,个体现实处境就如《环形废墟》中异乡人梦见“火”一样的存在。这也决定了他的创作同时具有本质性探究和现实性追问,二者的交替结合构成了持续推进的路径。
此次展览作品的 时间跨度为十年,包含从2015年至2025年间的三个系列 。三个系列的问题和逻辑环环相扣,每一个阶段的开始都来自上一个阶段的延续,每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下一个阶段的起点。每一个系列都非仅绘画中的问题,而是艺术家具体生活的生命体验,是艺术家对变化所做出的表达冲动。解读徐小国绘画可以参照两个坐标:一是塞尚开启的追求艺术本质的现代主义传统;另一是西方自北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对图像的现实隐喻性表达传统,比如不断出现的“花”“笼子”“星光”等。熟悉艺术家的观众都能看到作品背后的线索,这条线索由艺术家的个体感知与绘画语言实验共同构成。
此次展览的展陈也 呈现出不同阶段作品之间的对照,就像一个有机循环渐进的“环” 。 也如个体与世界、变化与永恒的关系,回环是一个阶段的结果,又是新的开始 。
关于艺术家
徐小国1977年生于陕西西安,200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的作品涉及绘画、图片、影像、声音等艺术形式,近年来获得“798艺术节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一等奖,“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影像艺术青年艺术家学院奖,“光华千玉奖”等。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的群展,包括瑞士卢塞恩美术馆、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波兰BWA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关渡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朱屺瞻艺术馆、石家庄美术馆、山西省当代美术馆、西安美术馆等。
重要个展包括:“徐小国:回环”,龙美术馆,上海,2025;“星光”,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22;“徐小国近作”,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9;“枝曼.间隙”,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16;“徐小国”,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5;“空间纹体”,今日美术馆,北京,2014;“Small country”,白盒子美术馆,北京,2012;“2011徐小国‘降噪’6/25”,蒓萃艺术空间,北京,2011;“两条路线-翁奋/徐小国双个展”,BWA美术馆,波兰,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