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一位伦敦藏家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2.8亿港元的天价,买家是上海藏家。近两三年,伦敦拍卖市场上也数次传出类似的天价神话:2010年,一尊乾隆官窑花瓶,拍出了5160万英镑的价格,折合人民币5.5亿元;去年11月,伦敦克洛伊登区一尊青花瓶据说也拍出了220万英镑的价格。说实话,这两起拍卖,我觉得价格之高,匪夷所思。前者在交款问题上,还出现了纠纷,最终是以半价成交,也许背后故事比这个价格更有趣,可惜媒体没有深挖。最近几年,中国神秘买家在拍卖会上可谓出尽了风头,出高价,乃至天价拍下古董,使得中国古董,在英国也成了普通人留意的物件,甚至是国人旅游时候顺手一博的乐趣。就我个人的印象而言,国内买家好像已经逐步深入到了大不列颠的角落里。闲暇时候,笔者喜欢到二手慈善店流连,在刚过去这几年,我明显感觉到有中国味道的东西少了很多,而二手慈善店里也常常看到国人面孔。有趣的是,同期在国内,所谓海外中国古董文物回归祖国怀抱的报道,也日益多了起来。另外,根据我在英国乡村游的经历,其实,古董店,和中餐外卖一样,是英国小镇的标配。如果你到英国乡村旅行,千百人规模的小镇,都会有这么一家古董店。在那些低调、拥挤、破败或者精致的古董店,应该散落着一些中国真品,只是收藏起来需要精力。笔者曾就碰到过类似事情。2008年,我去一处传统市场逛街,偶然发现一个卖邮票的小店。这家卖邮票的小店,算是准古董店吧。和英国富人一样,旧货店或者古董店,往往有低调寒酸的门面,进去之后却藏着惊人的秘密。那家小店也是,店主有点嬉皮,甚至让人觉得有点算不清账。我看到他那里有很多中国80年代邮票,顿时见猎心喜,装作漫不经心地翻看,突然两眼发呆,看到了一张“猴票”,也就是198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八十年代末,我还是趴着玻璃柜台的小学生,一张猴票已经是80元一张,现在已经超过了1000英镑一张了。我先买了几张关于三峡的邮票,然后抑制着狂喜,慢慢接近自己的猎物,问店主,这张邮票很有趣,你这还有吗?他说,就这一张了。我说,多少钱?我想买来,给我爸做礼物。他说,这张我不卖的。然后开心地说,我碰到很多中国学生,他们都想买这张邮票给他老爸开心一下。我顿时爆笑,显然这店主是个明白人,于是和他聊起了这张邮票故事,他真的很门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