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黎静:将阿尔勒的气氛带到北京 |
2010年08月13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
|
黎静(Bérénice Angremy),地道的中国名字,却是个土生土长的法国女人。父亲长期在北京工作,哥哥出生在香港,家庭的中国因素使黎静从小对东方艺术拥有浓厚的兴趣。黎静大学期间在卢浮宫美术学院主修中国国画,2002年,她来到北京从事当代艺术研究。2004年,她与合作伙伴黄锐共同策划了大山子当代国际艺术节。
2010年已经是黎静在北京的第八个年头,在成功举办四届大山子国际艺术节后,这位法国女人希望迎接新的挑战。4月17日下午,“草场地国际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幕,该活动作为2010年“中法文化之春”项目的组成部分,与法国驻华使馆合作,由思想手文化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共同策划。摄影季开幕前夕,作为策展人之一的黎静向本刊记者讲述了阿尔勒牵手草场地的台前幕后。
《北京周报》:成立于1969年的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创办四十年后首次走出法国,与三影堂和思想手等中国艺术机构联手打造“草场地国际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活动,这个提议是何时提出来的?
黎静:应该说,阿尔勒对于中国摄影作品并不陌生。2003年,我曾经在阿尔勒摄影节负责策划一个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项目。四年后,我邀请荣荣&映里两个中国艺术家到法国参加阿尔勒摄影节时,我们发现阿尔勒这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小城市竟然聚集了如此多喜欢摄影的人,包括普通观众、专家、摄影家等等。当时我们就谈到是否可能把阿尔勒这种摄影气氛带到中国,虽然北京早已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但是却欠缺一个好的供摄影人交流的平台。
与此同时,阿尔勒摄影节的艺术总监弗朗索瓦·赫伯尔始终对中国当代摄影艺术拥有浓厚的兴趣。从2003年开始,阿尔勒每年都会在欧洲策划一系列的中国摄影展,并曾在欧洲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所以这次当我们提出想把阿尔勒摄影节请到北京时,赫伯尔先生很痛快地接受了这一建议。
《北京周报》:本次草场地摄影季并没有特定的主题,那么摄影师和作品的选择是否存在一定标准?
在展出作品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考虑展览是给中国的观众看,比如参与展览的国外摄影作品,我们都会优先考虑比较成熟的作品,比如吕西安·克莱格,并不是说他是最有名的摄影家,而是第一,他跟阿尔勒有很深密的关系,他是阿尔勒摄影展的发起人之一,第二,他的摄影真的是从纪实的感觉出发,从对生活比较贴近的角度出发,我们觉得能引起很多80后中国摄影师的兴趣。在展出一些知名老牌摄影家作品的同时,我们邀请了欧洲年轻摄影家的代表,比如皮埃尔·贡诺德,他是法国人却常年在西班牙生活工作,他代表一种新的摄影时代。另外,还有森山大道,他代表了亚洲的摄影力量。当然,优秀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周报》:中国每年也会举办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摄影节比如平遥摄影节、连州摄影节,还有一些年展,像广州摄影双年展等,这次北京的草场地摄影季与国内其他摄影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我刚刚提过我想把阿尔勒的气氛带到北京,这种气氛不是“啊,大家的作品都很好,看了展览很高兴”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感觉,而是倡导大家在欣赏这些摄影作品之后,可以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做展览,其他的摄影节都是以展览为主,而我们会在晚上放映一些幻灯片和纪录片,举办大大小小的讲座,召开摄影书的发布会和专家见面会。除了展览,我们还希望为中国摄影师提供一些帮助,让观众和专业人士得到更好的交流。这才是阿尔勒摄影节真正的气氛,也是我们需要向它学习的地方。
《北京周报》:您如何评价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环境和氛围?在中国的8年里,这种环境产生了什么变化?
8年里,中国的当代艺术舞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年前我刚到这里的时候,798只是一些破旧的厂房。那时候北京只有三家代表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廊,现在至少有1000个了。
另外还有一些例子可以证明当代艺术在中国的火热程度。以前说起艺术家,大家会觉得是“怪人”,他们好像是在社会之外的群体。现在你看各种媒体,都会关注艺术家,包括他们的生活。这说明人们开始关注艺术家,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对于当下中国艺术界而言,拿出好的作品是最不容易的,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北京周报》:您如何评价中国摄影师的风格和水平?
中国的摄影史相对较短,从80年以后才真正拥有独立摄影师。中国摄影界的一大特点是:很多在世界获奖的中国摄影作品并非出自纯粹的摄影师之手,它们的拍摄者可能是雕塑家、画家等等。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北京周报》:在一些采访中您将中国的摄影师分为两派,并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交流?
中国摄影师分为两派,一派属于新闻摄影,一派属于当代艺术摄影。我希望这两种风格可以进行一些交流,比如共同探讨摄影是什么,数码摄影是什么,传统的黑白摄影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发展的,它们与社会的关系。两派摄影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们并不是想改变哪一派,但是我想两派之间存在讨论的空间。这次的草场地摄影季就是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至少这是我们的一个希望,能不能成功还要拭目以待,这也是阿尔勒摄影节的一个特色。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