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谈南京渡江战役胜利六十年雕塑群创作 |
2010年07月17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
|
今年4月23日,是南京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在三汊河口南侧地区扩建的渡江纪念馆新馆正式开馆迎客,位于新馆胜利广场上南京最大的城市群雕“千帆竞渡”也已安装成功。昨日,记者专访了渡江战役雕塑群的作者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
为纪念南京渡江战役胜利建一组江边雕塑,无疑是一大创意,也是个不小的难题。之前,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比较成功的,有广州的解放碑、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雨花台革命烈士群雕等,多是以竖立起一个高大的纪念石碑并在底座上配英雄故事的浮雕为形式。这样的纪念碑雄伟壮丽,极大彰显了革命者的气势,但吴为山教授认为,这样的形式全国各地都有,南京还有一个渡江战役英雄纪念碑,另外,在长江边孤立地竖立起大型的人物雕像并不合适。他想创作兼具历史感与现代感的艺术作品,既与浩瀚的长江融为一体,又能充分展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风和豪情,让年轻人在新的视觉形式中找寻到力量。如何才能创作出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革命雕塑?
去年下半年,吴为山教授接到南京市委市政府的任务后,一直在苦思冥想,画了数百张草图。最终,清华大学设计院提出的“桅杆”创意,让吴教授灵感顿现,并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
吴为山教授认为,必须首先从唤起人们对波澜壮阔历史回忆的“风帆”入手,以柱杆的排列组合构成风帆与桅杆,通过“排阵”而达到造型的壮阔与不可阻挡之势。在创作过程中,仅柱体切面该有怎样的形状就提出过十几种方案:圆形、方形、三角形……“排列组合了很多次,都不满意,有一天我灵感突发,建造这个雕塑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体现中国革命的胜利!红五星是中国革命的logo(标志、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logo,人民胜利的logo,柱体为什么不能以五星为截面呢?49颗红五星在天空闪耀,像是灯塔一样指引革命者前进,同时,晚上亮起的红色灯光,如烽火连天,不正是革命的战场吗?这么重要的logo怎么能不用呢?”于是桅杆切面最终被定为五角星。也正是因为这个创意,以后,每一个夜晚,南京市民将在江边看到49颗红五星在天空闪耀,宛如一首革命的浪漫曲,是一曲红色的交响。
目前已安装完毕的雕塑主体由49根高度不等的柱体有机组成,色彩为“金陵红”,最高的为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最低的为2米,分6组拔地起立于江边,形如数组风帆,又酷似风展红旗。雕塑以直线柱体形式,体现坚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49根钢柱倾斜的角度从1°到18°不等,吴教授充满激情地介绍道:“微斜的角度,更有一股冲破地心引力的上升感和冲击力。力拔山兮,激昂奋发,恰如进行曲一般铿锵有力,同时带来一种强烈的是视觉动感。”
曾有人提出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柱体数量应与这个数字相应。对此,吴教授坚持用49根,他说:“如果用60根柱体,对今年60周年来说的确意义重大,但70、80年后呢?这个雕塑就过时了。用49根柱体来寓意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是最有纪念价值的。”
名人雕像在吴教授来说是“拿手活”,但在塑造“千帆竞渡”前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前委的群雕时,他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既要避免人物的概念化、符号化,又要充分展现人物个性,在展现个性的同时又不能太生活化。最终,他在一千多张老照片中找到了唯一一张五前委合影,通过这张历史照片对人物进行艺术再创造。“站在中间的刘伯承是总指挥,他的神态是从容若定的;作为儒将的陈毅则披着军大衣,手拿怀表,突出他的运筹帷幄;邓小平那时还很年轻,我把他在这张照片里的动作进行了改动,将放在胸前的两手插进了口袋(这个动作在他很多张照片中都有过),突出他的机智、自信;粟裕的形象是果敢、勇猛,谭震林则突出他的忠诚和实干。”在已经完成的这组五前委雕塑中,我们看到,吴为山教授不仅塑造了一个紧密合作、心心相映的坚强堡垒,更用他的刀和手,展现了一代革命前辈的精神和心灵。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