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意境紧贴生活——访《遵义之春》创作者吴山明等 |
2010年07月17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由张闻天同志负责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路线。毛泽东有资格参加重大决策,并逐渐成为党内的主要领袖。由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正确的领导,指导思想从混乱逐渐走向明晰和成熟。
在最初的构思酝酿中,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向党史专家了解情况。创作的总体思路是作品要出新。我们考虑是否可以把人物场景设置在召开遵义会议的洋楼前面,因为从室外角度展现遵义会议的作品目前没有。其次,以前的作品在处理毛泽东形象时要么画得过于突出,要么过于边缘,与历史事实有一定的距离,采取在党中央领导集体当中突出毛泽东形象的办法比较恰当。正是因为以往的创作有改进的余地,所以,我们对这次创作充满了信心和期许。
收集各种相关文献和图像资料是基础的工作,作为最初的构思,我们形成了两幅小稿。一幅延续了传统的遵义会议创作思路,把场景设置在室内,毛泽东的位置较为突出;另外一幅是在室外,毛泽东站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间。两幅稿子送到北京审核,最后,室外的那幅被专家组选中,并取名为《遵义之春》。作品展现的是会议代表开完会后,一起站在柏公馆前的场景,时间是三月份初春的清晨,正是梅树含苞待放的时候。
在最初的稿子中,人物的站姿比较严肃,相互之间靠得很紧,组合关系有些僵硬。调整后有些代表处在自然的走动状态,站立者的姿态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人物组群富于节奏感的疏密关系。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常注意收集各种形象资料,并且细致分析和研究,力求使各种素材内化为心中的水墨意象。转化的困难很大,毕竟我们无法亲眼见证历史,留存下来的原始资料也非常有限。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想象来重构历史。比如,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形象,我们几乎找不到两人在这段时期的照片,只好参考同时期的毛泽东形象。可参考的毛泽东形象微带疲惫和忧郁,显得不够明朗,需要做一定调整和转换才能用。在人物画中,脸部表情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对于这两个人物头部的处理,我们动了不少脑筋进行修改和加工。画面中的20多位人物的塑造,是作品的重头,花费的气力也是最大的。他们的头部,我们至少画了2至3遍,然后,把最满意的挑选出来。
背景中举行会议的那座小洋楼实际没有这么高,我们根据构图的需要,稍微做了一些夸大处理。洋楼的边上,画了一棵过了冬季还保留些许叶子的树。为了强化效果,我们特意把树干加粗了一些,枝条伸展,星星点点的寒梅含苞欲放,预示了春天的到来。
这幅人物画特别重视个体形象的塑造,至于背景,主要考虑它是否能够有效地衬托人物的活动。
传统历史题材的中国画作品,都不是非常具象,包括《清明上河图》,既是当时社会现状的描绘,也包含了创作者对城市世俗生活的认识和概括,还不乏自由想象的成分。当今的历史题材绘画创作,需要更多的写实性,而不是抽象的自由发挥。总体而言,油画在历史画创作方面有优势。但这不是说国画完全没有独到之处。国画的局限性恰恰是它的优势所在。我觉得,以5至6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加上一些群众作为周围环境的衬托,最适合用国画手法加以表现。中国画由于媒介本身的特点,无法取得类似油画重现宏大历史场景的效果。不过,这反过来促使我们尽力发掘国画语言的表现潜质。我们特别注重写生,希望笔墨意境与生活保持紧密的联系,能够真切地反映生活,创作《遵义之春》在这方面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