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艺术在艺术市场化时代面临挑战”——访策展人江梅 |
2010年07月17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
|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琳 邱家和
●上世纪90年代当代女性艺术曾经蓬勃发展
●艺术市场化大潮使女性艺术关注度被弱化
●女性艺术市场尚未形成,但可以培养
2008年3月8日,一场名为“深度呼吸”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将在上海苏河艺术隆重开幕。展览由策展人江梅策划,集结了施慧、喻红、申玲、尹秀珍、蔡锦、刘虹、李秀勤、向京、姜杰、崔岫闻、甫立亚、廖海瑛、张新、靳卫红、陈小丹、陈张莉、陈巧巧、汪伊达和陈可等中国当代具代表性的19位女性艺术家,将展出绘画、雕塑、装置、录像等作品约50件。展览将持续一个月,以深度视角呈现全球化、城市化、商业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展的基本状态以及一些富有价值的变化和新倾向。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成为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此次展览通过集结当下具有鲜明风格特征和人文内质的女性艺术个案,来反映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创作中最坚实的部分,突显其所蕴涵的一种独特、持久、稳健的创造力。据策展人江梅介绍,参展的19位女性艺术家,出生时间跨越1950年代和1970年代,创作面貌、艺术风格皆不相同,使用的材料媒介也各有分别。将她们放在一起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从艺术创作的持续性和成熟度来看,这些艺术家多年来始终坚持自由创作的立场,不追赶时尚,也不见风使舵,在创作实践上有迹可寻,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二、她们每个人的艺术着眼点不同,总体反映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所关注的基本内容,并体现出较为丰富的层面;三、她们都是具有想象力和内省意识,带有“深度”艺术实践经验和“深度”艺术追求的创作个体。
江梅告诉记者,这样的集结,可以体现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阵容,尽管人数有限,但在“深度呼吸”的主题下,这19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仍可反映出中国当代艺术中非常重要和基础的一支女性创作力量。女性艺术在未来必定会继续发展下去,这已不是一个问题。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更独立、更健康、更有力地发展?由此,本报记者针对女性艺术在当下艺术市场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对策展人江梅进行了专访。
90年代曾经辉煌
上海证券报:改革开放以来女性艺术经历了怎样发展历程?
江梅:从我的观察和了解,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历了非常好的时期,是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关注力度是非常大的。当时就有很多关于女性艺术专题的展览,也有很多评论家和策展人为女性艺术家撰写批评文章,包括学术界。不光艺术界,文学界、电影界对女性艺术的关注都是非常普遍的。当时国际当代艺术策展人、美术馆馆长等都非常关注和支持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比如《半边天》、《东亚艺术中的女性》等等都是国际策展人为中国女性艺术家策划的展览。
但是,新世纪以来艺术市场化越来越明显,市场的力量和影响越来越巨大,一方面,市场只关注明星艺术家和重要人物;另一方面,在很多女性艺术家本身还没有发展到足够成熟、足够强壮的时候,社会风向就转了。或许这对几位已经具有一定市场的女性艺术家的影响不大,但是对女性艺术的整体发展来说,是不好的。女性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处在一个比较“边缘化”的位置。当然,市场兴旺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女性艺术家拥有了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创作的条件,但是20世纪90年代批评和学术的力量更大一些,对推出新人、肯定艺术家都有很大的作用。现在批评的力量显得没有以前那么强大,对女性艺术的关注度被“弱化”。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多做一些这样的活动,把一些真的具有深度艺术探索,创作的,从思想上、创作艺术语言上,成熟的艺术家,和具有独立意识的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来,对女性艺术的良性发展具有价值和意义。
入选艺术家独树一帜
上海证券报:请谈谈你挑选这19位艺术家参展的理由?
江梅:有几个依据,最主要的一点,是她们都是在个人的创作上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实践,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这些艺术家都已不是新人;其次,这些艺术家的个人艺术表现语言和风格特征都非常鲜明;另外她们之间的风格差异也比较大,可以说她们各自都独树一帜。因此,她们的集中可以体现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一个基本面貌。当然,这19位女性艺术家尚不能囊括整个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但至少是某个层面的代表,是中国当代女性艺术非常基础又赋予力量的一个层面。而此次展览所要探询的就是女性当代艺术所要体现的女性力量,无论是精神张力还是视觉张力,都可以从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
这些人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但主要是60年代的艺术家。其中施慧和李秀勤两位艺术家是比较资深的,其他艺术家如喻红、申玲、向京、靳卫红、廖海英等都是60年代的,这批人不仅是中国女性艺术的中坚力量,也是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施慧和李秀勤这两位成熟艺术家,作品非常有震撼力,而且体量也非常大,发展线路也很稳定,是在一步一步深化自己。向京,现在则走出了对青春题材乃至在女性生理、心理等题材的关注,而转向更大的领域和范畴,例如关注人性中的普遍现象,而且其艺术表现语言更加精道,在创作语言上追求一种极致。
女性提供新视角
上海证券报:此次展览“深度呼吸”探讨的是女性力量,对吗?
江梅:是的,是一种女性的力量。人们通常认为女性艺术的创作都是一种闺秀的、柔媚的、情绪化的、自怜自哀的、柔弱和愁绪等风格的,我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我觉得作为人类的一半,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还应该具有视觉上的张力和精神上的深度。创作实践上语言有成熟度的作品出现。女性艺术可以从性别自身出发,因为女性的身份可以提供另外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无论是从情感经验还是从生活经验,都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但是我认为,最好的艺术最终还是需要超越性别,达到人性普遍的高度。正如沃尔夫所说的:“伟大的头脑都是雌雄同体。”
上海证券报:关于女性艺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表达女性意识,是对男性社会的有意识的反抗;另一种则是强调女性的感受、体验和感觉。你怎么看?
江梅:我觉得这两点并不矛盾。首先,要有女性意识,因为中国传统社会只有一种意识,中国的女性在过去三纲五常的道德准则束缚下,不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古代的女性画家的艺术创作也只是作为一种自我修炼。现在女性意识的提出是对一元化社会形态的挑战,但是所谓的女性意识,用感性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是指女性的感受、女性的体验。
上海证券报: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媒介有什么特点呢?
江梅:女性用的媒介更具有亲和力,是温情的、尖锐、伤痛。这一点与男性艺术家不一样,女性更本质,更纯粹,男性则更具有结构感,三度空间感。但也有张扬的,如申玲的作品,也有幽默和挑衅心理,反讽。怎样表达要看用怎样的形式。艺术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用更恰当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上海证券报:为什么女性艺术家没有男性艺术家那么出名呢?
江梅: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艺术家也是需要在圈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但女性艺术家缺乏的就是这一点。市场是有圈子的,要会在圈中混。毕竟这是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无论是批评家、策展人、理论家还是收藏家都是以男性为主,因此女性是相对边缘的。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在创作与家庭问题是一直是个很难两全的问题。
上海证券报:女性艺术家有独特的市场吗?
江梅:目前还没有。虽然有的画廊是专门经营女性艺术家的,但是商业上并不成功。参展的这19位女性艺术家,背后并不是全部都有签约画廊的,有一部分到目前还没有。从事架上绘画的要好一点,进行装置创作的艺术家要艰难一些,更需要资金的支持。有的艺术家告诉我,她现在完全没有市场支持,全凭自己的一股激情在创作。
上海证券报:那么你认为女性艺术市场能培养吗?
江梅:可以,绝对可以。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能力非常好,作品也好,只要有见地的人都会喜欢。市场终会理性化,这些艺术家和作品终会在市场中沉淀下来。例如,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几位具有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比如喻红、申玲这些新生代人物,还有向京和崔岫闻等一批比喻红晚一点的艺术家。当下这些女性艺术家的创造力与作品品质是很优秀的,但是整体上讲,很多女性艺术家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