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典雅蕴臻品——访紫砂高级工艺美术师吴亚平 文/迟丽丽 王艺 |
2010年07月15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
|
宜兴紫砂是紫砂领域的一枝奇葩,细腻的材质、精湛的技艺撼动着人们的心灵。紫砂高级工艺师吴亚平在紫砂领域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在壶艺的制作和创新上不断探索,用赤诚的热情浇灌着紫砂的艺术之花。
精心感悟 不断升华
吴亚平194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5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跟随名艺人陈渊福学艺,1958年拜顾景舟大师为师,同时负责紫砂厂技工的培训。1980年,受河南省宝丰县政府的邀请,吴亚平担任宝丰县紫砂工艺厂厂长。1989年任河南省平顶山市紫砂工艺厂厂长。1989年在顾景舟老师的介绍下,到北京韩美林工作室与韩美林老师合作设计制作紫砂茗壶。1992年回到宜兴,这一年他创建了自己的紫砂工作室——壶缘轩。
怀着弘扬紫砂艺术文化的强烈信念,吴亚平将宜兴古老的紫砂艺术的种子散播在中原大地上并使其潜滋暗长。在宝丰任职的几年中,吴亚平为宝丰培养了大批艺徒,并为宝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吴亚平曾先后荣获县、地、省先进工作者、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河南日报》等10多家媒体做过报道。
吴亚平在紫砂事业上兢兢业业,从跟随顾景舟大师的那一刻起,他就以从事紫砂艺术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多年的钻研,吴亚平的制作技法日趋成熟,而造型艺术的不断完善,还得得益于吴亚平的悟性。他的悟性积累,就是从他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钱的积攒中,去细心搜寻的艺术资料、工艺美术造型的设计理论中去感悟;从一件件恩师的经典之作和历史经典之作中去感悟;从一件又一件创作实践的作品中去感悟;从紫砂不同材质的泥性中去感悟;从传统工艺技法的不同尝试中去感悟;从图纸设计至成型制作中去感悟;甚至从一件件小到不起眼,精心打制的制壶工具中去感悟;从一条线、一个面、一块块线面结合的不同变化中去感悟,这就是使他在知识积累的沉淀中得到升华,得到爆发,得到飞跃。
蕴含哲理 孕育精华
吴亚平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刻苦钻研理论,勇于创作实践,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对紫砂艺术的执着追求,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全手工制壶技法,成为当今陶都一位知名的陶艺家。
吴亚平创作的作品风格质朴、典雅,题材新颖而富有哲理。既能体现传统艺术的精华,又能充分展示开拓创新的时代意识。吴亚平在陶的语言上下功夫,在形态结构上体味玩泥巴的感觉,在创作过程中去创造、去发挥,向世人诉说着一个个立意鲜明、主题深邃而娓娓动听的典故。《力争》壶正是吴亚平这种追求的表现。作品取材于“龟兔赛跑”的成语典故。该壶以龟的沉稳、坚韧,反映了龟兔赛跑中的动态,并与安逸、静态的兔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动一静,反映了大千世界中两种不同的处事哲学,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观、世界观。
吴亚平在对传统题材的挖掘创新中不断追求着美感因素的统一,与真、善、美统一的平衡。他深知:紫砂艺术的传统美,美就美在泥、色、形;美就美在精、气、神。《桥顶玉璧》的创作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玉感、古朴、温润、细腻、大度、顺畅、精密、浑厚在这一创作上展露无遗。在造型变化上,发于无意与有意之间,在形制上,追求不同效果,意在笔先,在表现形式中,采用揉捏结合、抽象、变化多端而特点统一。而《坐井观天》,结合嵌绞泥装饰,将古井俨然变成一座封闭的堡垒,拒世界万物于古井之外,除了古井再无他物,“坐井观天”成了绝妙的嘲讽之意。
创意深邃与富有哲理是吴亚平创作的特点风格之一,它使吴亚平不断开拓创新,在壶界舞台立足。《龙凤呈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淳朴,格调清新,龙飞凤舞,蕴含着吉祥如意的祝愿。《万象更新》 寓意深邃,喻意清晰,气象万千,一派生机。稳重中带有端庄,严肃中不乏活泼,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意装饰恰到好处,使人在把玩中百看、百玩不厌;使人在品茗中思绪万千;在艺术氛围中享受文化熏陶、享受乐趣,同时亦得到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双重启迪,这就是吴亚平壶艺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一帆风顺》 前瞻性极强,给未来展现一片光明,同时给朋友带来一片祝福,这是吴亚平壶艺的风格特点,亦是吴亚平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气度所在。
再回首 看河南市场
在河南工作了十多年的吴亚平,把这里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今年五月份再次踏上中原这片土地,参加河南首届紫砂艺术节时,吴亚平看到了河南发生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对于河南市场,吴亚平这样说道:“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宝丰紫砂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暂时还不能与历史积淀深厚的宜兴紫砂相比,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内涵。但愿宝丰紫砂会在中原市场上开拓出一片属于它的天地。”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