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名家经典 传扬紫砂艺术——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 文/迟丽丽 王艺 |
2010年07月15日
中国美术家网
责任编辑:jiping
热度:0
|
|
经过60个春夏秋冬的洗礼,徐汉棠已从当初的一名学徒成长为如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60年的从艺生涯,他用双手描绘紫砂素雅的情愫,以满腔热血浇筑紫砂以鲜活的生命力。
《逍遥财富》报道组有幸采访到徐汉棠,探访他的紫砂艺术之路。
师从名家 沿袭经典
1932年,徐汉棠出生于陶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在父母的影响下对紫砂满含热情。1948年,徐汉棠从东坡中学毕业之后,跟随父母和舅舅学习紫砂陶艺。1952年,拜顾景舟大师为师。1960年3月,徐汉棠跟随师父顾景舟一起进入紫砂研究所,开始专门研究紫砂造型的设计和创新。徐汉棠深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打造最卓著的紫砂作品。1975—1976年,徐汉堂在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进行深造。1984年,徐汉棠在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担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
徐汉棠从事紫砂事业近60年,代表了一代紫砂艺人。他对紫砂造型的丰富表达,线型的准确把握,满含江南文化所特有的老壶之韵味。同时,徐汉棠创新的作品不仅沿袭传统制壶技艺,且精于创新。中央工艺美院张守智教授和杨永善教授曾经说过,徐汉棠的作品把紫砂造型艺术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元素。
窥今望远 扬古陈新
在紫砂领域里近60个春夏秋冬的不断研习,徐汉棠已然成为紫砂领域里的佼佼者。
徐汉棠的紫砂作品表现形式有圆型、方型、多角型、几何型、线条型、浮雕型、嵌线型等多种形式,以光货为主,各种装饰技艺方法多种多样。他将筋纹器、方器、花器等造型加诸许多创新在里面,且将多类造型灵活运用,使作品新颖而不失传统韵味。在创作题材上,徐汉棠以新的观念诠释,承古取真,其作品被专家和学者给予很高的评价。
他的作品主要以壶、盆为主。他创作的微型花盆,造型精巧多变,盆的点、线、面结构匀称,细部处理严谨,品种达二百多种,名冠全国砂盆行业。他还擅长制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大部分被上海盆栽界珍藏。
他的作品《古兽窥今》,是以青铜器形为壶身,嘴、把、钮、足所塑的四种动物都是出自徐汉棠的想象,壶身以兽皮花纹为饰,“古兽窥今”因此而得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瑞雪庆丰年,老翁尚有兴。江边去独钓,一钓吊双鱼。”《寒江独钓》是徐汉棠为香港双鱼公司办展特别创作的作品,该壶将独钓寒江的景致彰显得淋漓尽致。
徐汉棠的每一件紫砂作品都堪称精卓,他所制作的紫砂壶,无论是素净的传统器形,还是创新的形制,都显示出陶艺大师的风范。
对话徐汉棠:
财富:您是什么时候、如何拜顾景舟大师为师的?
徐汉棠:1952年。1952年拜顾景舟大师时,他要求我制作一种制作紫砂的工具——矩车,如果合格了便将我收为徒。看过我制作的矩车后,顾景舟大师十分满意,于是便收我为徒,当时拜顾景舟大师的只有我,所以,我有幸成为顾景舟大师的第一个弟子。
财富:与顾景舟大师的作品相比,您的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
徐汉棠:我的作品继承了顾景舟大师的传统风格。紫砂的制作要求相当严谨,在顾景舟大师的教导下,继承了师父中国紫砂的技术。紫砂制作对泥料的选择和烧成都有很高的要求。紫砂是精益求精的,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制作出好的作品。1975年到1976年,我到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在作品的制作上加上许多创新元素,之后创作出了不少新品种,例如:古兽窥今、寒江独钓、莲花提梁等。
财富:现在的紫砂市场有什么变化?
徐汉棠:现在的紫砂市场还是比较乱,次品较多,很多人在紫砂壶上印上紫砂大师的印章,以此来抬高价钱,欺骗紫砂收藏者。
财富:从事紫砂事业这么多年,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徐汉棠: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孙将真正的紫砂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徐门紫砂为弘扬紫砂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
|
- 品尚品
- 品设计
-
- 品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