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们为何一直怀念丰子恺——记丰子恺画作公开发表一百年 |
丰子恺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彩墨版 1940年代重新创作
丰子恺(1898—1975)是我国现代漫画的拓荒者,不仅作品数量多,而且诗意蕴藉,哲思充溢,耐人寻味。1924年,他的黑白画稿《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在朱自清、俞平伯主编的《我们的七月》上刊载,这是丰子恺首次公开发表的绘画作品,迄今恰好100年。
1914年,丰子恺考入浙江... |
幽默且留下 “中国现代幽默画大展”缘起 |
或许,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有资格说:“人生又回到了原点。”
我的原点在哪里呢?
1990年,我有幸策划了“首届中国幽默画大展”,那次展览给漫坛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然而,从首届到第二届之间竟相隔了漫长的三十年,而到第三届虽然缩短了时间,也仍有五年之久。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漫画的黄金岁月。年轻的我,对漫画充满了火... |
出版、发表、著录对名人书画与手迹的增值效应 |
晚清海派书画六十名家 吴石仙 溪山烟雨 137×53cm 国画
“白纸黑字”作为一种文本记录形式,因其真实性和不可更改性,古往今来,上至皇家族贵,下至黎明百姓,一直是最具说服力、最有印证性的一种陈述形态与表达方式。在更广泛意义上,任何蕴含知识信息、具有视觉形态特征的创造物,例如书画作品,都具有“白纸黑字”的基本属性。
无论对书画作者,还是... |
如沐春风说收藏 |
赵宏本和钱笑呆绘制的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谈到“收藏”,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赚钱”“增值”。收藏固然是投资理财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但收藏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赚钱”和“增值”,其间很重要的一项是享“趣”——享受收藏过程中给收藏者带来的那份惊喜、自得与愉悦,那种“如沐春风”“其喜洋洋则矣”的心理感受。
我是个“杂食动物”,收藏的视野较... |
镶嵌在演武公园门廊的浮雕《郑成功收复台湾》 |
镶嵌在演武公园门廊里的浮雕《郑成功驱荷复台》
“演武”,指的是“操练武艺”。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岛东南向一隅,一座面积八千平方米的水池,简称“演武池”,就坐落在一处紧挨着演武小学的地方。公元1658年至1661年这几年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此厉兵秣马,操练水师。之后,“演武池”也因这场声势浩大的驱荷复台海战,远近驰名。
... |
三绝画祖顾恺之 |
东晋有位“痴黠各半”的画家,肖像画造诣极深,能通过点睛让人物栩栩如生,更凭借《女史箴图》《斫琴图》等作品跻身画祖境界,他就是“六朝四大家”之一的顾恺之。
顾恺之博学多才,善于从文学经典中汲取绘画灵感,以画笔重现常人难以想象的场景,令人拍案叫绝。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顾恺之改编自曹植《洛神赋》的《洛神赋图》。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 |
文人画家李苦禅——以跋文抒人生体悟 |
以跋文体悟人生
苦禅先生常以“笔记体”或“说部”的文体作画中题跋,以自己的体悟或讲述故事的形式,达到自警或教化的目的。观此类作品不但可以欣赏苦禅先生的精良笔墨,同时也体悟他对人世间的各种思考。
《鲶鱼双蟹》以寓言的方式对社会百态做了诠释。跋文为:
鲶鱼在水中正游行,二支蟹挡住去路。鲶曰:“我乃鲶鱼也。”蟹曰:“鲶只是... |
从“非遗传承人热衷‘评级’”说开去 |
由非遗传承人、艺术院校服装设计师等共同设计制作的中国楚雄非遗服饰时装展亮相2024巴黎时装周
新华社记者 高静/摄
近日一些非遗传承人称,他们和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一样,也面临着“35岁危机”。只是“危机”的表现有所不同,他们所担心的是,如果35岁还没有评上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这辈子可能与国家级无缘。此外,还有“老的不走,新的不补”... |
书法的大众审美需要引领 |
在当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的普及使得书法的记录功能正逐渐衰退,曾经作为日常交流与信息传递主要方式的书法,如今更多地被电子文档、键盘输入所取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书法失去了它的价值。相反,书法的艺术性和精英性在逐步提升,并正在向纯艺术道路上迈进。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一种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