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璟个展《缓存》将在北京开展 |
陷入日常——如何观看顾文璟的绘画
切入到对顾文璟作品观看的细密视角和路径可以分为很多,诸如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生产关系,历史、时间与记忆所组构成的复合的视觉感知层次,私密情感中的普遍经验等等。但我觉得最为重要的,同时也恰好将以上这些讯息笼统囊括到一块的思考点,便是关于日常性问题的探讨与延伸。
如亨利·列斐伏尔所说:“熟悉不一定是已知。”熟悉是... |
“山人行——王跃奎、赵晨、刘明中国画作品展”在济南开展 |
8月23日下午,由济南大美墨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山人行——王跃奎、赵晨、刘明中国画作品展”在大美墨韵艺术空间成功举办。此次展览汇聚三位当代水墨领域极具探索精神的艺术家,集中呈现他们在山水、人物创作上的最新思考与实践成果。展览汇聚了艺术家创作的40余幅精品力作,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及业内人士到场观展。出席展览的嘉宾有宋丰光、徐永生、汤伟、辛全龙、董瑞明、贾友春、邵速、刘斌、刘仲... |
诗心剑魄入丹青——周鹏飞的艺术人生与时代担当 |
周鹏飞书法作品
艺术之芽的萌发,有时竟始于“废弃”的偶然。初见周鹏飞,那幅被主人遗落纸篓的大写意画作,却如惊雷乍现:雄浑山石间兰草竹影蕴藏深情,一只将欲腾飞的雄鹰凝睇山岩,目光如诉。一句下意识的“太好了”,竟如钥匙打开共鸣之门——他郑重落款钤印,一幅本被丢弃的“废稿”瞬间蜕变为精品。从此,我竟成了他艺术废墟的“拾荒者”,亦步亦趋,见证无数被弃置的灵光在他指间重... |
“砚边拾趣——方广智个人艺术展”将在厦门开展 |
展览序言
广智生长于闽南绮丽的海洋文化氛围中,虽然他对于由中原文化主导的中国画传统衷心向往,但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他的眼光,他的感觉都不能离开他所生长的环境。所以,广智的水墨绘画,有着浓郁的闽南海洋之风。这里的土地,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植被,这里的建筑,吸引他,感染他,甚至左右他用传统水墨语言所未有的而且也不胜任的新笔墨、新形式、新意境去做最贴切的表现,因为这是... |
守正出新——徐里书法中的传统根脉与时代新境 |
纵观中国书法的发展路径,在继承传统笔墨精髓的过程中,许多书家都在试图创建新的书法图景,所以,理论与实践一直争鸣不断。但徐里先生作为一位著名画家,却一直遵循了书画同源的理念,他的书法实践始终坚守的是对传统的敬畏,让书法运营在学术与审美融合的探索中。他的书法作品既没有脱离开传统的核心文脉,又让笔墨语言转化为清晰的实用美学理路,逐渐成为传统精神与时代审美交融的新语境。事实上,徐里先生的专... |
袁武对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启示 |
袁武《进山》 380cm×150cm×4 2006年
一直想找一些言简意赅的词形容袁武的作品,我在展厅没有找到。当我看到这本《静默的高原》的书时,我突然想到了十八世纪温克尔曼,他是一个艺术学家。他所提出来的一个核心的审美理念叫“高贵的单纯,静默的伟大”。这句话虽然是形容古希腊艺术的,但是我觉得这几个字去形容袁武老师的艺术也不为过,这... |
“自然契约:技术、媒介、人、自然” 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 |
8月21日,“自然契约:技术、媒介、人、自然”展览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鲁晓波,策展人魏颖,艺术家代表曹澍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本展项目策划、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部陈兴鲁主持。开幕式后对谈环节,策展人魏颖与参展艺术家曹澍、尹韵雅共同针对展览主题展开学术讨论。
何为自然?人类如何与之共处?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迅猛发... |
“人民必胜”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
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2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中国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创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类型,浓墨重彩抒写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澳门开幕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25日在澳门开幕。
开幕礼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澳门中联办主任郑新聪、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显法、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政治委员林庆华等主礼,特区政府官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约280人出席。
岑浩辉致辞表示,澳门的“一国两制”事业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