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虚空之地——卿泰卯作品展 |
协办单位:桂林美术馆、桂林市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
支持单位:千年时间文化
展览时间:2025年6月7日-6月25日
前 言
从“主体”到“主语”——从卿泰卯的创作谈及当代绘画如何与文学重逢
现代以后,关于艺术的形式批评日渐式微,尤其对文学介入绘画的集体反拨过后,语言形式的狂欢像燃尽的烟火留下语义的荒芜。关于现代主义艺术批评话语中最具号召力的无疑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无法形成理论闭环的论断。对文学的剔除导致绘画处于茕茕孑立的处境,以至于直到当下,关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都未得到一种更新的认知。借着卿泰卯这批最新的绘画,我倒想谈一谈这个纯理论的话题。
站在现代之后反观现代已先,文学的支配地位不言而喻,绘画作为图解语言的“译本”附着于文本而具有自身的意义系统,文学的演进带动绘画表达与批评的视域,文学家与诗人成为最早的... |
 |
|
归真——黄少鹏油画作品展 |
策展人:刘坚
执行:阳磊
统筹:周世玉
开幕时间:2025年5月26日下午15:00
承办单位:美术学院油画系、美术学院三琢空间
归真——黄少鹏油画艺术三议
油画的民族化一直是中国现当代绘画进程中的重要命题,尽管可以开出许多理论指导的良方,但在实践层面的有效性探索却并不是坦途。民族化有诸多途径,最为直观的首先是题材内容的确立,然后是语言风格的转向。对于艺术家来说,题材似乎是最为容易突破的入口,但难于转向的是语言的精神。从绘画的媒介进入语言的本土化改造经历了相当艰难的实践,让一种外来的艺术语言体现本我的特质,对于画家来说,更是其终生奋斗的目标。
本我与真我
讨论黄少鹏的油画艺术,是对其艺术实现路径的本我追寻,艺术家的艺术理想究竟何为?艺术家如何体... |
 |
|
观山赋——杨诚油画山水作品展 |
展览地点:广西博物馆楼陈列大楼一层12号展厅
开幕时间:2025.04.19下午15:30
展览展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陈列大楼一层12号展厅)
协办单位:广西油画学会、《美术界》期刊、《油画艺术》期刊
“观山赋——杨诚油画山水作品展”将于2025年4月19日下午至5月22日在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一层12号展厅展出。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共计展出著名油画家杨诚先生创作的广西风景主题油画精品76幅及大量创作手稿,全景呈现其数十年探索“油画山水”体系的学术成果。
数十年来,杨诚先生怀着满腔热忱,不遗余力地描绘家乡广西及全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凭借别具一格的“油画山水”艺术表现体系及对“山”的精彩描绘,在画坛声名远扬。本次展览以“山水与时代”为主线,分五大主题展厅递进展开,其中核心展区重磅呈现21米巨制《绿水青山·漓江春晓》,生动地呈现出桂林山水的绰... |
 |
|
自然的韵致·乔宜男中国画作品展 |
前 言
中国画既是一门优秀的传统艺术门类,更是传统文化的图像传播形式。其中人物画反映的是人及人类社会,山水画反映的是自然山川,是人类生活的环境,而花鸟画反映的是自然界中生存的人类以外的所有生命。这种生命是自然天成的,蕴含生命的本真,而不同于人类生命中更多的社会属性。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网络信息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一日千里发展的大背景下,自然生命的本质属性显得尤为珍贵。其实在传统农业社会里,由于人类群体高度的社会性,古人早就认知到自然生命的可贵,不断发现并以艺术形式表现其美感,从中寻找自然中摄人心魄的美的韵致,并由此产生了中国绘画,产生了独具审美意识的花鸟画。其传承至今,不断吐故纳新,越发显示出传统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独特魅力。
花鸟画不是照抄自然,也不是照搬古人笔墨,而是在生活中感受独具特色的美感。这种美感并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以上乘修养之心在自然中发现常人无法感知的独特韵致,这种韵致古人称之为... |
 |
|
高楼齐浮云:河南焦作汉代陶仓楼文化展 |
展厅 特展厅(一)
本次展览由南宁市博物馆和焦作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出河南焦作出土的90件(套)文物,其中包括22件(套)陶仓楼。这是焦作陶仓楼外借展出数量最多的一次。
仓楼就是仓与楼的结合体,兼具储粮功能与居住功能。汉墓中反映墓主居住环境的陪葬品仓楼,其材质多为陶制,所以称为陶仓楼。汉代陶仓楼的考古发现多集中在中原地区,尤其以焦作出土的陶仓楼数量最多、品种最全,反映出汉代高超的建筑技艺、上层社会奢华的生活以及发达的庄园经济。
展览分为「气象万千 仓楼尽显繁华事」和「匠心之筑 仓楼盛景有文章」2个部分。观众不仅可以一睹汉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等8件(套)一级文物,还能通过陶仓楼内存放的谷子的稃壳,以及出土的陶俑、陶灯、铜镜、铜带钩等展品,了解汉代山阳的生活场景。
|
 |
|
铸于铜·融于心:广西馆藏青铜器中的「三交」印记 |
展厅:陈列大楼二层5号展厅
本次展览汇集来自广西20余家文博单位的青铜器文物共计150余件(套),带领观众寻找文物中蕴藏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三交」)的历史印记。
展览分为「从无到有」「多彩共融」「美美与共」3个部分,展现广西古代青铜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和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碰撞、交融创新,侧面见证中华文明从多元汇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的历史演进格局。
|
 |
|
墨语·印痕:张江舟水墨艺术展 |
协办单位:南宁书画院、柳州画院、桂林画院、桂林中国画院、梧州书画院、北海市画院
开幕式时间:2024.9.29下午15:00
研讨会时间:2024.9.29下午16:15
研讨会地点:广西书画院七楼学术报告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周一闭馆)
2024年9月29日至10月13日,广西书画院美术馆将隆重推出“墨语·印痕——张江舟水墨艺术展”,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广西书画院、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南宁书画院、柳州画院、桂林画院、桂林中国画院、梧州书画院、北海市画院协办。展览集中展示了艺术家张江舟自2009年以来的重要作品80余件,时间跨度15年。作品整体呈现了张江舟置身当代,关注现实,以艺术的方式回应时代提问的学术诉求,清晰勾画出艺术家复杂而异样的情感轨迹。张江舟曾说... |
 |
|
野生·自在——吴以彩油画作品展 |
学术顾问:谢森
学术主持:李永强
策展人:李妮
承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文旅书画院
协办单位:广西北回归线油画研究院
视觉支持:尚度文化
开幕时间:2024年3月8日上午 10:00
研讨会时间:2024年3月8日上午 11:00
展厅: 2楼展厅
//前言//
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野生·自在——吴以彩油画作品展”终于与大家见面。此次展览汇集了吴以彩近十年来的46幅油画精品,这些作品不仅见证了吴以彩卓越的艺术才华和不懈的艺术追求,更深刻体现了她对自然与生命的独到感悟与真诚表达。
吴以彩,这位广西艺术学院的“嫡亲”学子,一直以来她的油画给人感觉与四周总有点... |
 |
|
御苑藏珍:颐和园园藏文物展 |
时间: 9:30 - 17:00 提前15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
展厅 特展厅(一)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晚清重要的政治舞台和慈禧太后的主要居所,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历史。本次展览将展出颐和园收藏的一批中外艺术品,通过起居服用、文娱雅好、寿礼供奉和舶来奇珍四个方面,呈现慈禧太后的生活样貌、百年前的宫廷文化,以及当时西方物质文明对宫廷生活的影响。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收藏有清末最高统治者起居生活所需吃、穿、住、用、行之物,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包括玉器、瓷器、金银器等门类。这些物件奢华精致,展示出当时宫廷文化的特色及工艺水准,其中多数文物是由慈禧授意制作或当时宫廷为慈禧专门定制的,更是直接反映了慈禧太后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本次展览中观者可欣赏到慈禧太后专门为自己设计、烧制的「大雅斋」瓷器。
清末颐和园日益成为清政府开展「游... |